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26204
  • 博文数量: 80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78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11-08 10:41
个人简介

爱莉清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0)

文章存档

2018年(1)

2017年(18)

2016年(49)

2015年(7)

2014年(5)

我的朋友

分类: WINDOWS

2016-09-03 14:51:19

本文属于转载:
看了大神写的汇编学习过程之后,感觉受益匪浅,现将其转载过来,供大家参考。

一、汇编语言的位置
   为什么要学习汇编语言呢?就像学习美国文化要先懂英语一样,如果不了解计算机的语言,又何谈懂计算机呢?我们知道,计算机执行的语言,或者称之为命令序列或数据,都是以“1和0”的二进制语言,物理上则表现为电信号的高低电平。虽然我们现在有C/C++、Java、Python等一系列强大的高级语言,但是其真正落实到计算机的执行时还是需要编译或解释成计算机懂的机器语言。最早的时候计算机编程就是在纸带上打孔表示1或0,以此作为编程指令,不仅难于操作,而且很难查错,记忆也很困难。于是人们发明了机器语言的“人性化”表示: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每条汇编指令都对应着一条机器二进制串,但是却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虽然我们现在有许多的高级语言可以用来编程,但是如果想真的理解代码执行的实际过程,还是需要我们去懂些汇编语言,从本质上理解机器的行为。因此当今IT的各位童鞋们学习汇编语言还是十分重要的,逆向就更不用说了。

二、机器架构
   了解了汇编语言的位置,接下来需要看看机器的架构。计算机的核心是CPU,负责各种运算,其中又包括运算器和寄存器,寄存器中也用来存储数据,但是一般较小,读写速度快,是运算器直接操作的对象;CPU之外有存储器,存储器一般指内存,分为可读写的RAM和只可读的ROM;其余各种外设比如显卡、网卡等都通过主板上的总线与CPU相连,CPU通过总线同存储器以及各种外设中的芯片(进而同外设中的存储器)进行数据通信。
   存储器按字节大小分为存储单元,例如一个字节是一个存储单元。CPU访问存储器时必须完成三件任务:1. 存储单元的地址(地址信息);2. 器件的选择,读或写的命令(控制信息);3. 读或写的数据(数据信息);因此,CPU同各种存储器之间自然而然存在三种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与数据总线。
   控制总线决定了命令的种类,数据总线决定了一次处理的数据最大位数,8位数据总线处理16位数据时要分两次进行,而16位数据总线一次就能解决问题。地址总线则决定了CPU的寻址能力,即内存的大小,比如8位的地址总线最大只有256个单元,即256字节,而32位的地址总线最多有2的32次幂bit,即4GB,这也是x86最多支持4G内存的原因。



    既然说到了4G内存的由来,那么就可以趁热打铁说说内存地址空间了,CPU认识的每个存储单元默认为1字节,因此可以定位的所有内存单元最大就是2的N次幂,N为地址总线长度,因此这个内存地址也就构成了计算机的内存地址空间,即所有可读写的存储器单元必须在这其中,否则就无法为CPU所定位检索。一般的架构是这样的:


    这里0x9ffff是655539,0xbffff是786431,0xfffff是1048575,这样认识的会更清楚些(感谢Python的计算机功能,果然方便)。主存储器地址空间即内存,如果直接操作这个地址空间内的数据,效果就是直接读写内存数据;显存地址空间指的的是显存中的RAM部分,显存的ROM以及网卡等其他外设的ROM都在最后的空间中。
阅读(1141) | 评论(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Nguhyw2016-09-03 16:06:18

老夫简单的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 ????????????????????????????????? ???????????????????????????? 1000000000 1000000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