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2665
  • 博文数量: 54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6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9-04 16:2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5年(16)

2014年(38)

我的朋友

分类: 其他平台

2014-12-02 10:46:52

  根据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和生活教育理论,我们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注意引导孩子运用已有生活经验与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来学习数学,使数学教育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我们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促进孩子主动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合作者,让孩子也不在是被动的机器,而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我们注重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经验、兴趣、需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气氛,竟法孩子去操作、去体验、去创造。

  一、让数学教学活动“生活化”——“用生活来教育”

  陶行之先生对生活教育的解释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这无疑是给数学教育注射了一支强心针。

  所谓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教学的内容想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

  1、教学设计“生活化”。教材,是教学活动主要材料,是孩子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只要依据。我们在使用教材教学时,避免死搬硬套,创设了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更新了原教材的内容,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的生活,源于孩子好奇的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会,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我们让教材走近孩子,而不是把孩子拉向教材;我们让教材向孩子开放,而不是把孩子引向封闭。

  2、操作练习“生活化”。体验和感悟是人的指挥和品格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不通过感悟个体验,外界的东西再好,对主体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陶行之先生的教、学、做三者统一的思想不谋而合,生动地说明了体验和感悟的重要性。因此,早学习数学时,只有紧密联系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在活动着的环境中操作练习,才能促使孩子运用已有经验,探索数学知识,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我们在操作练习时,注意选取生活中的实物供孩子摆弄,注重将园内活动引向社会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交往中获得直接经验,自己感悟数学知识。

  3、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学科虽然有自己的逻辑性、严密性,但是在数学知识中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能起到优化数学教育的作用。如:我们在教学口述应用题时,根据孩子所讲内容,有意识地进行了保持生态平衡的教育、爱护树木爱护动物的教育、团结互助的教育等等。由于这些教育是孩子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又是伴随孩子们的回答而产生的,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德教效果是事半功倍

  二、让幼儿生活“数学化”——“给生活以教育

  数学教育就其本质上来说,数学应用是数学知识的归宿。我国古代数学家、哲学家就十分重视“学以致用”。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教育之场所。“孩子除了在数学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外,更重要的时间则是一日生活中学习,在社会生活中用。孩子生活“数学化”就是要让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拓展数学学习的空间、时间和学习内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1、一日生活“数学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孩子无时无刻不在与数学打交道,数学教育对孩子的生活有着独特的影响。在孩子一日生活中,我们注意引导孩子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孩子来园后,我们引导孩子在晨检牌前找找哪个班的红牌子多?有多少?每个班有多少个小朋友等等。孩子在轻松自然的一日生活中获得了数、形、量的知识和经验,既增加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又形成了初步的数概念。

  

  其他相关资讯

阅读(17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