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3254
  • 博文数量: 30
  • 博客积分: 925
  • 博客等级: 准尉
  • 技术积分: 44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6-29 14:59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30)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网络与安全

2012-08-28 16:57:42

“内向”与“外向”这是类型理论中最为著名的划分方式。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型”的人,他们重视外界,爱社交、活跃、开朗、易适应环境;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型”的人,他们更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自我欣赏和陶醉,孤僻、缺乏自信、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而在凯因的定义中,内向者被认为更喜欢刺激较少的环境,并倾向于安静专注,听得多说得少,在之前会思考。相反,外向者在社交场合中非常有活力,通常坚定自信,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表达自己的想法,反应迅速。在凯因看来,内向者回避社交并不是出于害羞或恐惧,他们只是地不喜欢而已。

对“内向者”的偏见

毫无疑问,这个世界已经被“”所占领——尽管其中有一部分是“伪装”的。我们的文化也更加推崇性格外向的人,特别是职场中,“性格外向”、“开朗乐观”、“擅长沟通”已经是对于每一个应聘者的基本要求。不过,一些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情况,事实上并非如此。

通常我们以为:企业界崇尚极度自信,们大多是控制力强、语言流利、说话铿锵有力的管理者。

事实上:内向的CEO比我们通常以为的要多,根据一项统计,美国40%的商业权力掌握在性格偏于内向的人手里。

“”的潜在竞争力

更注重深度:

追寻深度而非广度,他们乐于向纵深挖掘,获取他们想要得到的信息;和外向型领导相比,他们更加谨慎和细心,更容易把事情想得透彻并作出明智的决定,完成一件事后再继续处理新问题和新点子。即使需要与他人交流,他们也更热衷进行有意义的谈话,认真地聆听并提出有见地的解答,而不是无谓地闲聊。

开口之前先思考:

内向者极少会说出不靠谱的话,因为在开口之前,他们已经在脑海中完成了字斟句酌的工作,就如同书写下来的文字报告一样观点清晰、用词准确。在和他人的沟通交谈中,他们也会仔细思考对方的发言和评论,并且在思考之后才做出回应,因此在公司会议中,他们可以在一片嘈杂喧嚣中保持清醒和冷静,并做出判断与回应。事实上,公司会议上最沉默的那个人,往往掌握着决策权。

孤独带来成效:

有心理学家专门做过研究:喜欢单独训练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精湛技艺,这些技艺包括体育方面、乐器演奏,或是学生的课业考试等等。单独训练保证了在集体训练时无法达到的练习强度,被训练者的精神也更加集中,因此结论是:人在单独工作时会更有成效,而那无疑是性格内向的人所喜欢的方式。此外,头脑风暴并不是产生“好主意”的唯一的方式,独立思考的效果有时候可能会更理想。

通常我们以为:开朗外向和情商高的人更容易获得管理者职位。

实际上:研究表明,内向者也可以成为优秀的老板,无论作为管理者还是决策者

我参加的就有这样的训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批评与被批评,我们掌握了批评的巧妙运用,那么是有利于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的,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能够很好的解决同事之间及家庭中的矛盾,一举两得。我们常说:话多语失,但是掌握住方法,即使说的再多,也有人爱听,因为说的都在点子上。可见口才与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所以为了我们能结交更多的朋友,为自己打开人脉,打开职业线,抓紧时间学习口才,提升自己的能力,怕什么就要去面对什么,任何的逃避都是懦弱无能的表现。俗话说:要想成才先练口才。即使不能成才,拥有了一副好口才,必将成就一片天地。

阅读(33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