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03245
  • 博文数量: 120
  • 博客积分: 3786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2383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12-14 16:3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20)

文章存档

2013年(15)

2012年(101)

2011年(4)

我的朋友

分类: IT业界

2012-03-29 16:41:59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供需链管理,它兼顾“供”与“需”两方面的环境,企业为了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先要有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原材料和配套件以及协作件的供应商。

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是业务往来对象,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是现代管理观念的重大转变。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需链,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当遇到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这类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的供需链,形成“动态联盟”(或称“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包括产品研究开发)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这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企业的供需链同竞争对手的供需链之间的竞争。正是适应这种竞争形势的需求发展起来的。在供需链上除了人们已经熟悉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外,还有容易为人们所忽略的“增值流”和“工作流”。就是说,供需链上有5种基本“流”在流动。

从形式上看,客户是在购买商品或服务,但实质上,客户是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提供能带来效益的价值。各种物料在供需链上移动,是一个不断增加其技术含量或附加值的增值过程,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消除一切无效劳动与浪费。因此,供需链还有增值链的含义。不言而喻,只有当产品能够售出,增值才有意义。企业单靠成本、生产率或生产规模的优势打价格战是不够的,要靠价值的优势打创新战,这才是企业竞争的真正出路,而要提供企业分析增值过程的功能。

信息、物料、资金都不会自己流动。物料的价值也不会自动增值,要靠人的劳动来实现,要靠企业的业务活动——工作流或业务流程,它们才能流动起来。工作流决定了各种流的流速和流量,是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研究的对象。ERP系统提供各种行业的行之有效的业务流程,而且可以按照竞争形势的发展。随着企业工作流(业务流程)的改革在应用程序的操作上作出相应的调整。

总之,ERP所包含的管理思想是非常广泛和深刻的,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之所以能够实现,又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分不开。不仅面向供需链,体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同步工程的精神,而且必然要结合全面质量管理(TQM)以保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结合准时制生产(JIT)以消除一切无效劳动与浪费、降低库存和缩短交货期;它还要结合约束理论(TOCTheory of Constraint,是优化生产技术OPT的发展)来定义供需链上的瓶颈环节、消除制约因素来扩大企业供需链的有效产出。总之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新产品的开发,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平衡市场与生产间的矛盾,解决库存难题。保证对客户的供货承诺等方面有很大作用。

更多ERP系统的信息:

阅读(41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