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090275
  • 博文数量: 2759
  • 博客积分: 1021
  • 博客等级: 中士
  • 技术积分: 409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3-11 14:1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759)

文章存档

2019年(1)

2017年(84)

2016年(196)

2015年(204)

2014年(636)

2013年(1176)

2012年(463)

分类: IT职场

2013-07-30 03:25:35

  没赶上批林批孔的年代,可不知道为什么年幼时的我总认为“中庸”就是和稀泥的代名词。年纪渐长之后读的书多了,感觉中庸有是做事不过于苛责,也不过于懈怠的意思。我个人认为《幸福超越完美》用整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庸的意思,尤其是118页提到亚里士多德“美丽中间点”的概念——美德并不是个人品质的极端表现,而是表现不足与表现过度中间的一种品质。比如,“勇气”这一美德意味着表现出来的行为既不是懦弱(当一点点危机的迹象出现时,就不假思索地先逃走了,这是勇气的严重缺乏),也不是莽撞(完全没有考虑潜在 的后果 而一头扎进危险的境地),而是在两者之间找个快乐的中间点。
  仅凭以上观点本书就值得一读了。
  
  书里提到过度要求完美的现象在中国也很普遍。从心理上也许可以,很多时候身体跟不上这个要求,作者提到年轻时打壁球用世界冠军的方法训练,结果过度训练最后导致自己不得不退出运动生涯。相信在残废和退役之间正常人都会选择后者。作者之后又把这种过度要求自己的习惯搬到了学习上,每次要是考不好就会面临崩溃,直到后来开始学习相关心理学知识。
  
  回想下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多少有类似倾向,小时候是父母要求我们考出好成绩,走入社会之后是自己对自己愈发严酷——用不现实的目标虐待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很多职场猝死的例子背后都是虐待自己结果突然爆发。
  
  书分三部分:理论、应用、冥想来说明如何摆脱对自己有害或者会伤害自己的想法,同时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我们的人生。并不是不需要成功,而是我们可以某种程度上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与不足,毕竟只有神才是完美的,我们都身为凡人。那些想把自己当成神的家伙最后多半成了神经病去了他们应该去的地方。
  正常人就应该过上正常的生活,不是吗?
  
  最后,书评本想叫“要么歇要么死”从最近某咨询公司突然死亡的应聘女硕士谈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后来考虑一下感觉最近的书评写的都太沉重了,于是换了角度。
  另:有个八卦故事,几年前第一译者倪子君刚开始干这个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时我们有一面之缘,如今看到此院发展的风生水起,其中虽与倪本人背景不无关系,但是也非常令人欣喜,挺好!

阅读(37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