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0313
  • 博文数量: 25
  • 博客积分: 140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3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2-30 10:5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5)

文章存档

2011年(5)

2010年(2)

2009年(18)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09-04-18 04:24:35

上海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教授-发迹金融家-虔诚基督徒李观森先生及夫人李陈淑芳故居。 女主人春意,一八八九年出生於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系太祖陈凤台第二十一代嫡孙女。 多伦路215号由李先生亲自设计,於一九二四年正式落成。 该建筑外观呈高坡屋顶,红色鱼鳞瓦屋面,门廊、二层露台和塔搂底层雕饰成仿古罗马陶立克式圆柱,整体结构带有浓郁的西班牙式建筑风格。 原花园造型与室内陈设皆为流行中西合璧式; 假山,茅亭,石桥,座狮等配景折射出近代东方人深植的审美品味。
 
 
                                     《A Tall Magnolia Tree》
                   White flowers were in blossom on the Magnolia Tree,
                   Kids played on swing under it with fragrance breezes,
                   It isn't being grown at Garden#215 for people to see,
                  There's a name of Magnolia State as scenery reached.
阅读(2265) | 评论(17) | 转发(0) |
0

上一篇:山高水长图

下一篇:海关钟-工人工程师梦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09-07-28 04:25:39

荣荣:侬好! 大概是侬寻公公资料寻到我。先给侬个gutiqitai@yahoo.com,有事题来信!

chinaunix网友2009-07-28 00:58:21

看来这照片是近年拍的。 你们最近回去过上海吗? 向你们全家问好!

chinaunix网友2009-07-14 23:02:13

命运背离了理想,难以脱离对她的真实讽刺。 李观森先生的次子亦已耄耋之年,教授告知广学会一九四0年出版的《一个上海商人的改变》为中英版,与其他几本著作不同,相当于人到半百的自传。最好能找回著述的非电子版/复印件。

chinaunix网友2009-07-14 22:15:17

[海派基督教」及其历程 —— 欧美基督教在近代上海的社会化问题 李向平 近代中国的历史上,上海备受关注;「上海现象」早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注意;上海基督教,也在中国基督教发展史中最具特征。作为异质文化或异质宗教,基督教在上海的传布和发展,已在西学东渐的层面,渐与上海的社会发展,获得相当程度的同步性。   本文提出上海基督教的社会化问题,一方面是指基督教的中国化意义,一方面则是与当今基督教学界关心的处境化问题应对。更重要的是,基督教在上海的社会化,确实是西方基督教在近代上海中比较突出的「上海现象」之一。可以说,基督教的上海发展,已经历史地具备有上海社会、城市文化的区域特征,构成了「海派基督教」的社会性内涵。      一 「利玛窦(Matteo Ricci)规矩」的历史延伸及其上海基督教社会化的起点   1831年8月20日、1832年6月19日和12月5日,德国传教士郭士立(Karl Friedich August Gutzlaff)先后自澳门乘鸦片走私船先后来到上海宝山、吴淞;英国伦敦会的传教士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也在183

chinaunix网友2009-06-23 23:51:36

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包容的思想和情感,有时特有的韵致并不亚于音乐的悠美,反而宜于交流和沟通。正是有时也美中不足,突显了用音乐表达更为远阔境界的重要性。-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