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 潜伏 隐蔽 伪装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14-04-17 13:22:13
原文地址:TFS Erasure code实现方案 作者:zyd_cu
作者:zyd_com@126.com
博客:ydzhang.blog.chinaunix.net | blog.yunnotes.net
微博:
TFS发展至今,集群部署总容量已超过50PB,机器数量约2700台。TFS在阿里内部主流部署方式是主集群内数据块2个副本,每个主集群配置两个备集群,分别在同城和异地机房,实际上每份数据6个副本,存储成本非常高,为了降低TFS存储成本,我们将Erasre code引入到TFS系统,本文将详细介绍TFS应用的技术方案。
异步编码,对用户透明
目前已经应用Erasure code的分布式文件系统里,HDFS、Windows Azure等系统采用异步编码的方式,写流程和数据编码流程完全解耦;而GPFS、pangu(阿里云的分布式文件系统)等系统则是采用实时编码的方式,在数据写入时进行编码。
TFS与GFS、HDFS等系统类似,以数据块(block,通常为64MB)为单位管理存储的数据。不同的是,HDFS等系统主要针对大文件存储,一个文件包含多个数据块,写文件时通常是大块数据的连续写入,可以选择在写文件时对数据进行编码;而TFS主要针对小文件存储,多个小文件存储到一个数据块里,写文件时通常是是小块数据的随机写入,导致TFS很难对写入的文件进行实时编码。
基于TFS的写入特性,我们选择类似HDFS-RAID的异步编码方案,由nameserver(NS)在后台控制编码,以数据块为单位,每次选择K个数据块,编码出M个校验块,这K+M个块在TFS里称为一个编组,编组的元信息持久化存储在里,编组里不超过M个块的丢失(或失效),都能通过编组内任意K个正常的块计算恢复回来。
如上图所示K=4、M=2,D1-D4原来各有2个副本,总共2个副本,能容忍1个副本失效;在对数据块D1-D4进行编码后,生成P1、P2两个校验块,编码完成后D1-D4多余的副本会被删除掉,[D1、D2、D3、D4、P1、P2]构成一个编组,总共6个副本,能容忍2个副本失效(理论安全性更高);经过编组后,存储成本下降了25%。
从存储安全性以及空间利用率等因素考虑,编组选择数据块时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 机架安全,K+M的块必须分布在不同机架
2. 数据块必须已经写满,避免空间浪费
3. 数据块内删除文件数低于一定比例(如5%),减少存储空间的浪费
4. 数据块超过一定时间没被访问过(如1个月),尽量只对冷数据进行编码
TFS采用上述异步编码方案,编组过程由服务器端控制,对用户完全透明;用户仍使用原来的API来读写文件,他们并不知道写入的数据在服务器端会被进行编码,这就使得我们在应用Erasure code时,并不需要应用升级程序来配合。
编码方案可扩展
在编码方案选择上,HDFS、Windows Azure等都选择了Reed Solomon(Azure后来使用来优化数据恢复),TFS也选择了Reed Solomon,并使用了开源的Jerasure库;在容错性上,TFS最初确定编组容忍2个块失效,即编组内校验块的数量为2(M=2);而在数据块数量上,综合存储成本、编组恢复开销、实时恢复性能等因素,将数据块数量确定为4(K=4)。
在工程实现时,我们将编码方案、数据块及校验块数量等都是可配置的,作为编组元信息的一部分持久化存储,这么做使得后期都编码方案做优化非常方便;在应用Erasure code过程中,我们可以随时修改编码方案、以及容错参数等,一旦配置被修改,新产生的编组就会应用新的编码方案。
编组及恢复流程
TFS在对数据块进行Erasure code编码时,最大的难题是对数据块索引文件的处理;TFS的每个数据块都对应一个索引文件,用于快速定位文件在数据块内的位置,如下图所示,索引文件大小在几十KB左右。
最直观的方法是对数据块的索引也进行Erasure code编码,将索引编码生成的数据作为校验块的索引存储,如下图所示
上述做法,虽然直观简单,但有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当编组内某个数据块D1失效时,如果要访问这个数据块里的某个文件(TFS里称为退化读),首先要读取编组内K份索引文件数据,恢复出D1的索引,然后在D1的索引里查找出文件在数据块内的位置及大小信息(offset、size);再从编组里选择K个块,读取出每个块[offset,offset + size]部分的数据,恢复出待读取文件的数据,返回给客户端。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即使退化读一个很小的文件,也要读取K份索引的完整数据,开销非常大,使得退化读的response time达到不可接受的地步。为了减小退化读时的开销,我们的做法是不对索引文件进行编码,而是以副本的机制存储索引文件,如下图所示,将每个数据块的索引,都存储一份副本到每个校验块的索引文件里。
索引以副本机制存储后,校验块索引占的存储空间变大K倍,但因为索引文件很小,增加存储开销基本可以忽略;带来的好处是,退化读文件时,选择任意一个校验块,就能从校验块的索引里查找到文件在数据块内的位置信息,接下来就可以选择编组内任意K个块来读取需要的数据,恢复出待读取的文件,返回给客户端。
很显然,通过将索引以副本的形式存储起来后,退化读的开销小了很多,少了K次读取索引文件的网络及IO开销、以及恢复索引的计算开销。下图黄色部分展示了当D1失效时,要读取D1里的某个文件时需要读取的数据。(黄色的D1 index只会查询到,并不会读取整个索引文件)
当某个块失效时,退化读该块内的文件时,TFS只会恢复被访问文件的数据,尽快返回给客户端,而不会在此时恢复整个块的数据,因为数据块的恢复时间远超出客户端能接受的response time。
失效数据块的恢复由NS在后台控制完成,跟文件读写流程也是完全解耦的。以D1失效为例,当NS检测到D1失效后,如果等待一定时间(规避短时间内可恢复故障的影响)D1仍然处于失效状态,NS会发起一个恢复D1的任务,具体流程如下:
1. 从D1所属编组里选择一个Master DS(某个块所在的dataserver),将编组信息发送该DS,让其负责恢复D1的数据。
2. Master DS从编组里任意选择K个正常的块,比如D2、D3、D4、P1,用于恢复D1的数据。
3. Master DS从D2、D3、D4、P1读取数据,计算恢复出D1的数据。
4. Master DS从P1或P2读取D1的索引,恢复D1的索引。
5. Master DS向NS汇报恢复D1完成。
NS选择master DS时,会选择编组里某个状态正常的块所在的DS,保证至少一个块的数据读取会在本地完成,节省恢复时的网络开销。
文件更新的弱一致性
在引入Erasure code前,TFS支持文件更新,但不保证更新后的一致性,内部有部分应用能接受不一致的语义,使用了更新接口,但频率不高,占总共写请求的0.5%不到。
在应用Erasure code后,对于没有编组的数据块,更新的流程保持不变;但对于已经编组的数据块,如果修改了数据块的数据,必须重新计算校验块响应部分的数据,并在校验块上进行更新,如下图所示,这整个过程必须做成一个事务,要么不做、要么都做,否则如果出现部分成功的情况,会影响到其他块的恢复。比如某次更新D1上的文件,D1上成功,P1也更新成功,但P2失败,接下来如果D2失效,如果选中P1、P2来回复D2,则恢复出来肯定是错误的。
引入事务机制对于TFS来说成本过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已编组数据块上的文件更新做特殊处理,使用跟索引文件一样的处理方式,对更新的文件以多副本的形式进行存储,方案如下图所示。D1、D2、D3、D4、P1、P2构成一个编组,假设要更新D1上的某个文件,首先将文件数据追加到D1数据块的末尾(图中update的黄色部分),并更新D1的索引,同时在每个校验块的末尾追加更新的文件数据,并更新D1在各个校验块里的索引信息。由于被更新过的文件特殊性,实际上在恢复失效块时,对于块内被更新过的文件,是直接从校验块上读取恢复的。
这样设计导致已编组的数据块上更新的并文件不能享受Erasure code带来的成本降低,但基于更新文件总量不大这一前提(实际上,我们一直在推动应用尽量不使用更新接口),加上已经编组的数据块通常是很冷的数据,发生更新的可能性更小,所以总体影响不大。
未来工作
目前,TFS线上服务已经开启了Erasure code功能,NS正逐步把满足条件的数据块进行编码,生成校验块,同时删除掉已编组数据块的多余副本,随着编码的不断进行,集群的存储容量正在逐步下降。
接下来,我们会逐步对Erasure code的应用进行各项优化工作,主要包括:
1. 对编码的性能进行优化,如使用更优的编码算法、使用硬件加速编码等。
2. 优化块失效时的恢复时间,降低恢复时系统总体的网络和磁盘的开销。
3. 优化对冷数据的统计,尽可能让Erasure code只应用在冷数据上,降低块失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