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949743
  • 博文数量: 264
  • 博客积分: 10107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45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5-09 16:3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64)

文章存档

2012年(1)

2011年(11)

2010年(128)

2009年(82)

2008年(42)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5-25 17:28:41

52008.12.02   和医生的第二次见面
  
  这次见面,我带了自己一星期里所做的每日记录和拖延记录(每日记录是一天到晚事无巨细的记录,拖延记录是记录自己每次拖延时的内心挣扎和结果)。医生说下次会给我反馈,接着便开始谈话。
  
  我先说了自己在日记里总结的自己拖延的原因,包括:每次拖延后结果仍旧很好,所以拖延行为受到了激励;家长没有很好引导,所以仍旧需要即刻满足;无形中我享受每一次赶死赶活过了最后期限之后的全身轻松的愉悦感受;我自视甚高,凡事都求尽善尽美,无形中将自己所做的事等同于自己,比如我研究做得差,我在心里自责时,都是觉得自己是个差劲的人,对人却不对事,因此,我做事的筹码比别人高,更怕输,潜意识里对失败的恐惧让我不肯轻易开始做事,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失败,而不停拖延;等等。
  
   解释一下即刻满足,immediate gratification, 有理论认为,人总是不愿意推迟自己的满足,一有什么欲望都需要立刻实现,比如孩童,想要什么东西便要家长立刻去买,不然就哭闹不休。在人成长的过程中,会慢慢学会自控,学会推迟满足。我认为我的爸妈没有很好地教导我学会自控,仍旧不怎么懂得推迟满足。所以,学习着学习着,一旦想起什么好玩的,比如突然想起某本小说了,就要立刻停下学习,搜索来看看。

      医生鼓励我说总结得不错,然后又引导我说说自己的家庭,说说自己的童年。我从小爸妈几乎放任自流,小学一年级拿卷子回去给爸爸签名,他签过以后,就叫我以后可以自己模仿他的签名,不用每次都等他签。平时大事小事爸妈都很少过问,诸如报考学校之类的决定也都让我自己下。初中起开始住校,和爸妈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少了。在他们心目中,我是一个独立的、能干的、坚强的、聪明的女儿,几乎没让他们操过心。我慢慢长大了,家里的大事爸妈也都会跟我商量着来。我有一个亲弟弟,从小学习不好,也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在父母心目中就特别不独立,弟弟初中时,在腊月二十八摔断了腿,全家人在医院过的年,可能爸妈以及我自己心中都心疼弟弟,都觉得要更好地照顾他。弟弟现在已经上班了,我爸妈还几乎每天打电话,叮嘱他一些注意交通安全、好好吃饭之类的小事。爸妈从来没有说过,但是亲戚朋友们见面时都会说:“哎呀,你现在是家里的主心骨啦,你爸妈都非常听你的话,你弟弟不争气,你爸妈以后都靠你了,你也要好好照顾你弟弟啊!”我家在农村,这种养儿防老、兄弟姐妹守望相助的文化特别浓。我反感亲戚反复说这些,但是自己也下了决心,立志出人头地,让父母生活得更开心。我和弟弟血浓于水,也不在话下。
  
  医生问我,那你享受这种“主心骨”的地位么?我愣了一下。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觉得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医生又问我,假使有一天,你失败了(比如无法继续博士学业,奖学金被 停,灰溜溜回家),那么你还会是家里的“主心骨”么?还有一些相关的问题,我现在有些记不清了。总之,当时我心里的冲击是巨大的,觉得外在正被慢慢剖开,内心一点一点呈现。尽管觉得有压力,总体而言,我满足于家庭里的“主心骨”地位,我知道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完美形象,而且竭力维持;在我心里面,我也塑造了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无数次反复对自己说:要快乐,要勇敢,要坚韧,要温暖)。我的痛苦来源于现实的我与设想中完美的我的差距,而且因为拖延,这差距似乎越来越大。而我为什么拖延?因为我心中对完美形象坍塌的恐惧。

    我问医生,既然我心里有维护自己完美形象的追求,那么为什么这不会成为我奋发的动力,而会成为阻碍呢?医生举了个例子:
  
  一块长木板,长五米,宽半米,放在地面上时,我能轻松地走过它。假使这块长木板慢慢升高,架在两栋20层楼高的建筑间,我站在一头,另一头是我所追求的东西。对摔下去的恐惧就会让我止步不前。我太害怕摔下去的结果了。(医生描述到这里的时候,说:you are so afraid of falling down. You cannot afford it. 我心中浮现自己彻头彻尾失败的情景,喃喃重复道:right, I just cannot afford it. 心理医生就是有一套啊,我快哭出来了。)而每次我拖延,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危机,也就是说,我拖延着拖延着,最后期限迫近,等于在自己的身后放了一团火,来自身后的火的更急迫的威胁让我短暂战胜心里的恐惧,往前迈了几步。
  
  可是,我能一直依靠在身后放火么?不能。总有那么个时刻,我快不过这团火,还没摔下,就被烧着了。而且,我的心脏久而久之也无法承受所有这些焦虑,抑郁,内心挣扎,受害感,无力感。
  
  那么,该怎么办呢?医生说,两种办法:
  
  (1)慢慢降低木板的高度。逐渐放下内心的恐惧;
  (2)在木板下铺好安全网。做好最坏的准备,想好退路。
  
  我很认同医生的话,不过知易行难。下次就想和医生探讨我该如何做到这两点。


5 2008.12.3   第二次医生谈话后,自己的体会

      根据我自己的每日记录和拖延记录,又综合了一些材料,我制定了以下几条我希望牢记在心的,想一点点改变:
  
  1)保持积极的心态。无论是不是拖延症又反反复复,都要努力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像以前那样,每次一拖延,就觉得自己真是垃圾,怎么也没治了。一切都会有办法了,首先要相信自己。“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当因为拖延又情绪低谷的时候,多翻翻这段时间的记录,多和朋友交流,尽快走出情绪低谷,不要沉湎其中。
  
  2)分清生活的主次。父母和爱人是我最大的财富,其次是健康,再次才是学习。永远不要因小失大。锻炼、休息在学习之上。
  
  3继续积极配合心理医师指导,慢慢学会如何放下心里的恐惧。这个我会在下次和医生讨论。
  
  4)改变心中自己同自己交谈的语言。The Now Habit有一章专门讲这个,我觉得很不错。我同意书中的意见,在我心里有两个我,其中一个我强权、激烈,要求严格,不停指手画脚:你应该快点开工,你应该做到完美,否则如何如何。另一个我胆怯、恐惧,忍受强权的我的各种职责和严厉要求,却以拖延为手段来无声抗议,有深深的无力感。我要反复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如书中所说,将消极的语言转为积极的语言:
  
  (a)“我必须得、不得不” vs “我选择,我打算要”;
  (b)“我必须完成” vs “我什么时候可以开始”;
  (c) “这任务太大了“ vs “我可以每次做一小步”;
  (d) “我一定要完美” vs “我也可以是人(意即人都是不完美的)”
  (e) “我没空娱乐休息” vs “我一定要有时间娱乐休息”
  
  5轻松地玩,高效率地工作。作者很强调无负担的娱乐对高效率的工作的正面意义。对这点我自己也有体会,痛快打球后全身心的健康的疲惫是我怀念已久的,每每都以学习繁忙为理由而放弃。
  
  6在沉湎对过去的叹息和对未来的设想时,提醒自己专注此刻。这一类的名言警句太多了,要反复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朴素的真理。
  
  7明确一个信念:除了工作,没有任何事可以消除我内心的焦虑,没有。游戏、上网、聊天都只能短暂推迟我的焦虑,永远不可能消除,而且随着时间流逝,我只会堆积更多的焦虑。只有工作是良药。

   8)养成一些良好的工作习惯,列举如下:
  
  (a)定时查邮件、查QQMSN留言。从我自己的拖延记录可以看出,经常是正打算学习,却想着还是收一下邮件吧,万一有急事呢(其实哪来的急事啊),于是一打开IE,就神不知鬼不觉打开了各个论坛,半天就废了。根据我自己的作息习惯,我要养成定期查邮件的习惯,每天早晨约九点半到实验室,给自己十五分钟处理这些,然后就要及时关掉,等到午饭后、晚饭后的休息时间再查。
  
  (b)每周一天允许自己晚起。在起床这点上,我做得特别差,次次定闹钟,没有一次能及时起来的,上午没事的话总要赖到中午起床,有事情的话,就要赖到只剩十几二十分钟了,匆忙刷个牙,有时连脸都来不及洗(惭愧),赶紧打个的奔向目的地。以前定计划,总是过高估计自己,动不动计划个每天七点半起床的,经常是第一天做到,第二天起变本加厉起晚。既然起床这事对我这么难,我决定先对自己宽容一些,慢慢改。先要求自己每周里有六天时间要在十点以前起床,有一天时间可以随便睡到任何时候。
  
  (c)养成规律的工作习惯。例如,每天都在差不多的时间、差不多的环境下开始工作,比如每天都在下午两点开始工作,雷打不动。
  
  (d)观察自己每天最有效率的时间是哪一段,好好利用它。
  
  (e)不要只关注什么时候能做完工作,相对地,应该总是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什么时候能开工?开始远远比完成重要。借用书上一句话: Keep on starting, and finishing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      

     (f)制定有效的、易于执行的计划。长期计划或有必要,但最有效的还是短期的、详细的计划。制定计划也有学问,可用逆向规划法。如制定12月的计划,首先想一下,自己12月31号要取得哪些成果;然后往前推,要做到这些的话,12月15号,也就是时间过半的时候,我该做到哪些;再往前推,12月7号,一个星期后我该做到什么;以此类推,自己今天该做到什么事。那么,今天的有效时间有多少呢?不妨算一算,给每个时间段都安排好任务,切记要实际,不要太有野心。
  
  (g)建立激励机制。以上所说的每个时间段都不宜太长,可以给自己一个许诺,如果做到,就奖励自己。比如我今天是这么做的:上午为了激励自己学习一个半小时(过长对我而言不易坚持),我许诺自己一个蓝牙耳机,并且写在纸条上,贴在电脑屏幕上;下午,我许诺了自己如果好好学习一个小时,今晚可以看一部电影。都做到了。(^.^) 这些小小的成功的喜悦,将会一点点累积我对自己自控能力的自信。
  
  (h)倒计时,而不是正计时。我在许诺自己蓝牙耳机之后,要开始一个半小时的学习。于是我用了手机里的定时器功能。倒计时让我觉得时间非常宝贵,尤其到了快结束的时候,我竟有些放不下,觉得还没学完,于是加快了速度学习。不过这个因人而异,个人经验而已。
  
  (i)不要整时整点开工。相信很多拖友都看到这小组里的关于整时整点拖延症的帖。我很典型,以前每次开工都要整点开始,只能是一点半,两点,两点半,等等。如果上网上得错过了一点半整,哪怕只有一分钟,我也要把计划延后到两点,半小时又半小时,时间就这么浪费了。为了纠正这点,我有些刻意地选在非整点的时间开工,今天好几次都特地选在时间错过整点若干分钟的时候开工,而且都进行得不错,这给了我很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不是一定要在整点才能开工的,随时可以。
  
  (j)每天6小时有效时间。我导师的经验是,只要每个工作日能保持六小时的高效率的工作,已经十分足够。因为我早上起得晚,晚上八九点以后也不愿意学习,所以每天的时间真的很有限,今天满打满算,学了5小时多,还是建立在早起(8点半)的基础上的,估计平时做不到。但是,只要每天在醒着的时刻我都能很有效率地工作几个小时,我就很满足了。争取一天比一天更好。
  
  (k)建立工作场所与工作的关系。这是CherylGirl昨天的“给读博士的拖延症们分享点东西”里提到的,我觉得很有用,还有几条也是的,大家应该去看看。应该养成习惯,在你的工作场所,你的大脑就能高速运转专心学习。可能很多人都是工作和上网娱乐同一个地方,我也是的,经常是一坐下打算学习,却忍不住开始上网开始游戏。今天我的尝试是,当我查邮件、上网的时候,我就站着,当我打算坐下做事前,我思考了一会:往下会有什么事情打扰我呢?上洗手间和起来倒水喝。那么我在坐下之前,就把这些事先处理好,保证往下的一个半小时,我可以专心致志学习。在我坐下前,我暗示自己:现在我马上要坐下了,一旦我坐下,我就会开始工作,不会有任何事打扰我。最后的效果很好。
  
  不好意思,写得比较罗嗦。我想这些利用时间、激励自己的方法还真需要量体裁衣,大家可以经常跟踪自己的思想、发掘比较适合自己的方式,不要忘了分享


62008.12.5   这几天的进展
    
    今晚时间充裕,想更新比较多的内容,包括The Now Habit第二章《我们是如何拖延的》里面的第二部分“拖延记录”, 我目前的进展,以及我和心理医生的第三次见面。
  
  拖延记录
  
  做每日记录(请参见上文)能提醒我们让自己浪费时间的事情,但不会告诉我们怎样做出改变才能避免重复过去浪费时间的模式。为此,我们要做拖延记录,清楚记录我们拖延的事情,当时的想法,不愿意做的原因,以及拖延的方式,和之后的感觉。有了这些记录,我们能知道自己拖延的模式,才能相应地想一些纠正措施。当然,如果你对自己拖延的模式了如指掌,那么也大可不必做这样的记录。
  
  往下我不想照搬书上的例子和论述,想说说我自己的经验和看法。以下是我自己的拖延记录的范例:
  
  时间----欲完成的事----想法----不愿意做的理由----拖延的方式----之后的感觉
  
  11/21----去图书馆学习----前两天都没有做事,今天必须得补上----学不下去,好烦啊----看了一天的小说----糟透了,我怎么总是拖延!
  
  11/23----写一份报告----我一定要写得很好才行----不知怎么开头,今天是周末,我就不能有些娱乐么----玩游戏----这真是典型的我!恨死了!
  
  11/24----早起去实验室学习----一定要早起,一整天才有好的开始----昨晚太晚睡了,起不来----一觉睡到下午----我整天都废了!
  
  类似的记录我大约记了有十几二十条,在六天之内。我仔细检查自己的拖延记录,主要观察以下几点:
  
  1我所拖延的是哪些事: 起床,学习,睡觉等;
  2什么样的念头和活动让我分心,让我拖延准备做的事:觉得事情太难不愿意做;不甘愿周末学习;玩游戏停不下来等;
  3我的想法和之后的感觉:我每打算做事前,心里总设想自己一定要做得很好,而且都是命令式的:“一定要”,“必须得”等等。而每次拖延后,我都觉得对自己很失望,很沮丧。
  
  针对这样的拖延记录,我们可以思考,该怎样才能提高。例如:
  
  1)把计划定得更实际,更详细,更易于执行。举例,写报告,这个任务就定得太笼统,容易让我心里有畏难情绪,不愿意开始。相反,如果把任务细分:定大纲,20分钟;写第一页,50分钟;写第二页,50分钟;……;修改定稿,20分钟,并且允许自己每工作一个半小时就休息半小时,那么就更容易开始,也更容易做完。
  
  2)停止用命令语气严厉地要求自己。这点我之前有提过,要用积极的语言跟自己交谈。请参考 appw 的帖子----“一句话从心理上治疗拖延症,希望对大家有用”。在此不再详述。
  
  3)客观对待自己,不要犯一些错便全盘否定,相反地,多给予鼓励。我一旦做不到自己预期要做的,便对自己非常失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对待别人的错误能客观看待,为什么对待自己却这么刻薄呢?假使一天之内计划学习6小时,最终只学了1小时,那么这1小时也是值得表扬的,并且比起昨天的0小时,就已经是进步了。为什么不这样鼓励自己呢?只要我今天做得比昨天好,我就正在进步。
  

我目前的进展
  
  如前所述,这周一是一个deadline,在上个周末,我因为连续两个星期没有做正事,心里非常焦虑。以往在焦虑中,还是会在最后期限前赶出些自己都看不过眼的东西来交差。这次,我心里的抗拒情绪非常严重-----我完全不想开工做任何事,哪怕周一近在眼前。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潜意识里有这样的打算,希望自己真正体验一次被火烧着的感觉(参见心理医师的那个例子)。另外,我也有要向两个导师道明情况的强烈冲动。
  
  于是我这么做了,导师很通情达理,当即回信说周三会和我商量如何更好地改正(没提周一deadline的事,于是这团火最终没烧着我)。在我周日收到回信到周二晚上的这段时间里,我过得非常轻松,不做正事,全身心地玩,而且丝毫不觉得有负罪感。
  
  到了周二晚上,我开始反思,我是矫枉过正了。我把自己的责任转嫁到导师和心理医生身上,期望等着他们来引导我、给我指示如何攻克拖延症。我下定决心,我要对自己负责,从现在开始。于是我综合了看过的书和各种材料,开始考虑此刻开始,我该怎么做(之前贴过)。我又制定了一份比较详细的短期研究计划,历时一个月,以两三天为一个任务期限。
  
  周三,我同两个导师见面。他们说拖延症在学术界其实很普遍,因为做学术的特殊性(时间周期长,需要探索知识的边界,没有定法,等等)。他们也同意我的研究计划,并且约定,每个短期任务期限过后,我都需要向他们汇报我的进展,等于是他们来更密切地监督我的学习(以往通常是十天半个月才见一次,而且并不怎么布置任务期限,根据我自己的进度而已)。此外,他们也分享了一些他们自己的经验,比如争取每个工作日保持六个小时的高效率工作时间,定期查邮件等。他们的支持让我更有信心了。
  
  周三,周四这两天,我都学习得很好,基本的方法我之前已经叙述过,简单来讲就是:
  
  娱乐时站着;坐下前确认扫清一切干扰;保证一坐下就能开始工作;不在整点开始;每次工作一小时左右;倒计时;完成任务就给自己一些奖励。
  
  周四晚上,我计划完成约一小时的学习,结果却因为开了张长帖,就浪费了一晚上时间。于是睡觉前,我便做了些反思。我保证过自己一定既往不咎,绝对不指责自己犯错;但是,一定要从错误里吸取教训。这次的教训便是
  
  1. 我不该开长帖。既然知道自己自制力差,那么就不要轻易开始。
  
  2. 我开长帖时是站着的,大约站了半小时便一屁股坐下了。我应该坚持站着的,就不信能站一晚上:p
  
  经过周四晚上的反思,周五,也就是今天,我的学习也完成得不错。今天的任务是写一篇报告,其实是拖拉着不情愿开始的,不过因为列在了给老板看的研究计划里,所以按约定,今天是要发给老板的,所以就很有效率地完成并且发出去了。下午还去见了心理医生,往下会更新和医生的见面,又是很有收获的一次。

阅读(75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