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404034
  • 博文数量: 1575
  • 博客积分: 19423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610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6-19 21:36
个人简介

专注专心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575)

文章存档

2020年(10)

2018年(7)

2016年(6)

2015年(21)

2014年(32)

2013年(279)

2012年(516)

2011年(309)

2010年(260)

2009年(92)

2008年(15)

2007年(28)

我的朋友

分类: IT职场

2011-10-23 13:37:24

 
国内外油气生产成本结构简单对比 <上一篇 | 下一篇> 
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包括矿区权益的取得、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和弃置处理等阶段。
(一).油气勘探核算:
油气勘探是指为了评价勘探区域或寻找油气储量而进行的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活动。
油气勘探支出以勘探项目为核算对象,分为钻井勘探支出和非钻井勘探支出。
钻井勘探支出是指为了解地层及油气藏情况而钻探的区域探井、预探井和评价井等所发生的支出,核算内容包括钻前准备支出(含土地征用、赔偿费等)、钻井工程支出、测(录、试)井工程支出、固井工程支出、试油(气)工程支出等。
非钻井勘探支出是指对特定矿区进行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及地球物理勘探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核算内容包括二维地震、三维地震、电法勘探、重磁力勘探、垂直测井、地震测井、微测井、油气资源遥感、地球化学勘探、综合研究评价等项目以及为购买其他经营者拥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而支付的费用。
油气勘探支出通过“项目成本”科目核算。成本发生时按不同项目分别计入“项目成本”,期末对不同项目的成本支出按下列原则予以资本化或列入当期损益。
1、非钻井勘探支出于月末由“项目成本”科目转入“勘探费用-地质调查”、“勘探费用-物理化学勘探”、“勘探费用-其他支出”科目。
2、钻井勘探支出在完井后,确定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由“项目成本”科目转入“油气资产-井及相关设施”科目。未能确定该井是否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1)、该井已发现足够数量的储量,但要确定其是否属于探明经济可采储量,还需要实施进一步的勘探活动。
(2)、进一步的勘探活动已在实施中或已有明确计划并即将实施。
应当将钻探该井的资本化支出继续暂时资本化,否则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勘探阶段可能未果,因此费用化进入勘探费用,勘探费用体现在油田企业损益表上类同期间费用, 仔细研究下成果法和完全成本法
二.油气开发核算:
油气开发是指为了取得探明矿区中的油气而进行的新老区产能建设活动。
油气开发支出以开发项目为核算对象,包括开发井支出和地面建设工程支出。
开发井支出是指为开发油气田,补充地下能量及研究已开发矿区地下情况的变化所钻的油(气)井、注水(气)井等发生的支出,核算内容包括钻前准备工程支出(含土地征用、赔偿费等)、钻井工程支出、测(录、试)井工程支出、固井工程支出、投产支出、侧钻井支出等。
地面建设工程支出是指为建造油气田开发方案或初步设计中所规定的地面设施所发生的支出,核算内容包括井口装置、联合站、计量站、单井拉油站、油气集输管线、注水工程、供电工程、通讯工程、道桥工程、开发先导资本性支出、开发工艺配套以及地面设施发生的不能列入成本费用的更新改造支出等。
油气开发支出通过“项目成本”科目核算。成本发生时按不同项目计入“项目成本”科目,项目完工后达到设计要求时,由“项目成本”科目转入“油气资产-井及相关设施”科目,并在以后各期按新会计准则允许产量法(同国际接轨)计提折耗列入油气生产成本。
*简单理解,到了开发阶段,通常前期勘探已做足工作,并且认定有开采价值,因此,开发项目成本通常都能资本化到油气资产。
(三).油气生产成本核算
油气生产成本核算以原油、天然气、凝析油、液化气等油气产品为核算对象。
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第五章内容(27号准则参考了国际相关油气核算准则)

第五章 油气生产的会计处理

  第十九条 油气生产,是指将油气从油气藏提取到地表以及在矿区内收集、拉运、处理、现场储存和矿区管理等活动。

  第二十条 油气的生产成本包括相关矿区权益折耗、井及相关设施折耗、辅助设备及设施折旧以及操作费用等。操作费用包括油气生产和矿区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

  第二十一条企业应当采用产量法或年限平均法对井及相关设施计提折耗。井及相关设施包括确定发现了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探井和开采活动中形成的井,以及与开采活动直接相关的各种设施。采用产量法计提折耗的,折耗额可按照单个矿区计算,也可按照若干具有相同或类似地质构造特征或储层条件的相邻矿区所组成的矿区组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矿区井及相关设施折耗额=期末矿区井及相关设施账面价值×矿区井及相关设施折耗率矿区井及相关设施折耗率=矿区当期产量/(矿区期末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矿区当期产量)

  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包括矿区的开发井网钻探和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后已全面投入开采的探明经济可采储量,以及在提高采收率技术所需的设施已建成并已投产后相应增加的可采储量。

*油气操作成本,不包括油田固定资产、油气资产的折旧、折耗和摊销。

中石油油气操作成本:

中石油油田重视成本管理,采用成本支出项目化管理、资产ABC分类经营管理等先进方法控制成本,提高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中石油的油气生产操作成本:

材料费,燃料费,动力费,生产人员工资,提取福利费,驱油物注入费,井下作业费,测井试井费,维护及修理费,稠油热采费,轻烃回收费,油气处理费,运输费,油气集输费,矿区管理费,其他直接费。

中石化油气生产成本构成:

   中石化油田偏老化,开采的难度日益加大,需要通过各种增产措施如:注水、注聚合物、井底改造等来稳定产量,中石化的油气生产成本构成:

直接材料,直接工资,提取福利费,驱油物注入费,井下作业费,测井试井费,轻烃回收费,稠油热采费,

油气处理费,修理费,运输费,其他直接费用,青苗赔偿费,制造费用,操作成本(以上是操作成本)

折耗与摊销,最后油气生产成本 (= 操作成本 + 折耗与摊销 )

*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生产操作都有驱油物注入费,井下作业费,测井试井费,稠油热采费,轻烃回收费,油气处理费等油气生产过程分类,中石化目前是通过功能范围如驱油物注入费来规集驱油物注入的相关费用,据介绍说中海游是通过WBS来区分,中海油的生产成本核算未启用国内习惯的物料账

国际做法:

埃克森美孚公司:生产成本项目。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其提供的财务报告中对生产成本内容的

描述是:生产成本包括操作井及相关设施设备的人工成本,维护和保养井及相关设施,操作井及相关

设施设备所需的材料、物资及燃料以及与生产活动有关的管理费用。从以上描述我们可以看出美孚公

司所说的生产成本是指操作成本而对于折旧、折耗与摊销美孚公司是在财务报表中设立单独科目予

以反映的,这也是现在大多数国际石油公司的通行做法。

壳牌公司:生产成本项目设置。壳牌公司生产成本分为地面成本、地下成本及其他成本三部分

国外石油公司通常不断购入优质储量的同时对于高操作成本的油井实行废弃或转让(转中国接手?),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正规划分布在20来个国家的境外公司的油气生产成本核算模板,上周刚从阿根廷分公司回来,由于时间紧迫和语言沟通等问题,大概听取了下其油气成本核算,显然同国内存在一定差异,全球模板,规范? How ?Maybe A big problem,国内顾问最大的悲哀是,为了生计,你得到N个行业去混,国外的同行懒,很多人一生就搞一俩行业,做专做精,所以人家就很多号称18K,24K的什么黄金白金顾问了(k9,9K的应该含水量也不小,24K,还差一截!^_^)。

 

项目预算进度成本和资金匹配探讨 <上一篇 | 下一篇>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往往较大,资金支付管理涉及投资方、参建方等各方切身经济利益,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投资管理与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需要建立和健全内部建设资金管理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项目资金支付与项目工程进度相匹配,专款专用。

项目资金支付控制也是内部控制的重点之一,项目支付控制的主要措施通常包括:严格按合同条款支付价款;工程款项的拔付原则上要与项目建设的计划、预算、程序及工程建设进度情况相一致,与工程实际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价值相匹配v
 
比如: 
铺路10公里项目,预算1000万;项目进度已到50%;由于快到5公里处出现土质疏松,需要处理,导致项目成本上升;项目资金已支付400万,其中预付200,项目进度、实际成本和资金支付都不匹配。
 当然这是出现特例,我觉得以项目合同为主线管理一下就可以,主要思路:
 

MM模块

采购申请和采购订单建立时都需带上项目对应的合同号,发票校验时确定应付工程款时从对应采购订单带上项目合同号 

FICO模块

项目资金支付

预付工程款需输入相应采购订单号或合同号(VERTN 13);发票校验确定应付工程款需带上项目合同;项目应付工程款按项目合同支付,确定凡是涉及项目资金支付的,必须带上合同号。

项目实际成本

项目实际成本包括项目物资消耗,项目人工和其他费用。

项目材料成本:有的企业生产原料和工程物资混存,不启用项目库存使用普通库存,以

   实际发送到项目的材料成本为准,项目预算会有偏差,启用项目库存;项目库存会耗

   占项目预算,当然,实际项目成本是以实际项目库存消耗为准, 如果企业可以完全   

   区分出生产原料和工程物资,建议启用项目库存。

项目人工成本和进度:项目进度是人干出的,项目可能是自制或者外包,关联到项目合

同,不到具体WBS进度,则只需在高层WBS中维护一个综合形象进度就可。 

PS模块:

WBS主数据必须带上项目合同号。(一个项目会有一堆合同,分解后一层又一层的wbs...)
 
 
还有种是明细到WBS的,就比较扯淡了。 

 项目资金预算通常是有专业设计机构分解项目(WBS),具体工作WBS对应项目物资和项目人工,设置计划单价,最后层层汇总形成项目资金预算。

项目物资采购和项目服务采购时,需明细对应到WBS,项目服务采购时,为了能有效统计出各WBS的完成进度,需按照WBS建立项目服务主数据,项目服务采购时的采购服务数量需和正式的项目完成工时完全匹配,一个项目往往包括多个WBS,每个WBS包含一写列作业(Activity)和对应需消耗项目工程物资,每个具体WBS的进度反映为WBS的全部作业量,每个WBS的进度具体可能表示为公里数、工序数或人工工时数量等,整个项目的进度= 单个WBS进度*权重
如果项目人工外包,有个家伙说那service主数据同wbs对应,service数量=wbs工程进度(服了,
开服务采购单的悲剧了) 
除非实际管理上能和明细WBS对应,再加上有专业的项目管理系统能统计出明细WBS的进度。

问题是,据说还有企业真的这样做,而且做的很“成功”,不要告诉我你家的项目(成本)就管理的very OK, 后来我一想,这就好比啥呀,这样说吧,据说国内奥数比赛巨牛,但却出不了几个国际知名数学家;什么这个那个英语考试,英美国的弟兄都自愧不如,但没有一个成为英语作家的,实际上现在汉语作家都没有几个干正事的,什么意思:学习别人管理的这么“细致”,但是实际管理跟不上,最后不过是形象工程而已,操作用户可是杯具了!(^_^)
   某天,新加坡的一位老项目管理专家和我谈了很久,他说:你们中国人呀,玩项目预算很有一套,预算少,就搞偷工减料;预算多,年底千方百计要用完,钱花不完,怎么办?项目组年底泡在洗澡城,脚都泡烂了,钱还是用不完,怎么办?凭空搞个预付款(实际上钱根本没有付出),总之,预算要整完,到年底一看, K,个个的实际成本和预算100% Match,真是太神奇了!我说:大哥,你是不知道,如果今年预算没有花完,明年预算就不给这么多,那更杯具,所以,只好年底牺牲一下肚皮和脚,撑死泡烂也把钱花出去的.
  有个领导说:赶超国际先进水 准,结合中国国情特色,再关照一下企业具体实情,那怎么可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准,所以说你学习洋人的管理很难,你只学到表面的东西,因为整个中国社会的FB文化已根深蒂固,难以更改。夫人湖南人,关注了下他家乡隔壁的传奇,尼玛昨天还听当地政府信誓
旦旦说绝对不存在贩卖婴儿的事情,今天一看QQ,十来政府职员受处分,大叔俺本来就人老眼花的,Government这不是让咱思维混乱吗?Believe it or not ?
(这段纯属胡扯,千万不要对号入座)
PPA收购价格分摊 <上一篇 | 下一篇> 
收购价格分摊(Purchase Price Allocation,PPA)
合并对价分摊的评估是通过识别所收购企业的各项资产和负债(包括未在被收购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资产和负债),评估各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将收购企业的收购价格根据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包括各类可辨认无形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分配,其分配差额为商誉。
  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小于的情况下该差额应计入合并当期损益,根据新会计准则,只有非同一控制下的收购才会产生PPA,现在,有个重大的合并报表问题,就是假设你收购了一家大型企业,收购后是相对控股,被并方如果使用ERP,其ERP的各项资产负债并未变动,只在合并报表上处理PPA, 想像一下,假设某资产并购前账面价值100万,并购时公允价值120万(当然可能有数万这样的资产),报表就比较悲剧,因为从财务模块账面直接取到的数据是100万,而合并报表上要按120万计算(固定资产是带折旧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会影响产品生产成本的,而存货生产成本又同销售成本相关->和利润联上了->所得税etc, 注意合并报表如果还有存货和固定资产类明细合并报表需要出具,那就更残忍),杯具因此发生了。(可能有人要说,那何在并购后ERP重新上线,资产重估后120万入账不就O了?原因很多,比如你收购是一个集团公司,下一堆分子公司,时间上难以完成ERP的总体重上线;比如收购后你100%绝对控制,那你想如何折腾都可以,可是如果你只是不到40%的相对控制,还有其他大股东...)
所以说,PPA会影响a lot of financial items .
另有个叫PVA(Purchase Variance Allocation)的东西,就是采购差异分摊。
原材料采用标准价时,标准价格和实际采购价格之差异,采购差异将根据原材料消耗和期末库存数量进行分摊。
 
阅读(174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