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机构博弈
(第3节)
在我们探讨合作之后,又不能不说分化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叫"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想,这些主力松散的投资于一只股票,又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权威
老大和领袖,大家都是为了共同的利益才坐在一起的,一旦利益出现差别,就必然会产生分化,他们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同盟,而是一种自然而然构成的短时间的合
作。这个分化我们在2003年也看到了。当一只股票涨起来之后,有些机构要撤,有些机构不撤,于是就分化了,股价的K线形态也就乱了,趋势也不存在了,甚
至导致一些股票的巨幅下跌,这就是分化带来的一些效应。
什么情况下合作的混庄机构会分化呢?我想有两个情况会导致合作产生破裂。一个是面临重大影响的风险,这个我们现在还没有相应的案例,因为机构博弈的时代是
2003年才开始的,所谓重大影响的风险主要是指牛市到熊市的转折,也就是2001年的那种局面。在那种局面下,可谓叫"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很少有股
票能够活着走出来,除非那种彻底高控盘的单庄股,而那些股票叫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好,也挺没意思的,股价非常之高,再也没人理它们了。那些股票大家也都
知道,肯定没有人去碰,是那种彻底有观赏价值的东西。回到2001的那种下跌,面临这种风险,可以说大部分的股票最终被系统风险这种惊涛骇浪彻底摧毁,在
这种情况下,这个合作的同盟有可能是不存在的,我这说的只是一种可能性,等我们下一次再碰到终级牛市,在它的顶部,不妨仔细的研究一下,主力的合作同盟在
风险即将到来之前是怎么破裂的,现在还不能断言它破裂的形式。
2003年给我们看到的案例,说明的是另一种分化的条件,就是在有利益的情况下的分化。典型的案例就是银行股,它上涨了一段时间之后,市场当初建仓的这些
投资机构都挣钱了,这个时候有人就要走了,他这一走,就把整个板块搞的七零八落。这种现象很有意思,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雪崩现象。雪崩现象就是我们作
为一个概念来描述群庄股在合作破裂时,可能产生的一种局面。什么是雪崩呢?在大自然发生雪崩,大家可能从电影里也会看到,就是一大片雪从山坡上汹涌的滑下
来。一般登山者最怕的是这东西,它的能量特别高。雪崩一开始也不是说整体的一个大山坡的雪,突然之间"一二三,塌!"就全塌了,而是从一个点开始的,比较
高的那个地方出现了破裂,然后雪滚下来,又压塌了底下一层,再压塌更下面一层,而横向的面积又在迅速扩大,最后一大面山坡的雪统统往下滚,直到滚到有阻挡
为止,这就是雪崩现象。雪崩现象在股票中要是碰到,是很可怕的事。一般来说如果你来不急逃命,大体上就要至少受20-30%的损失了,机构也怕这种损失。
所以当混庄股票有主力出货的时候,有可能演绎非常夸张的风险释放的形式。
我们简单的描述一下就是这样,一只股票走上去了,股价涨起来,大家都有利润,于是就产生分歧了,一部分机构说"我走",就撤掉了,毕竟都是大机构,它一
撤,势必会造成股价的一个小幅的下跌,趋势变坏。公众投资者一般都是追随趋势的,股票涨的好他就跟,股票涨不好他也抛,这样会把趋势变得更坏一些,那么没
有走的机构这时候就应该盘算了:"我走还是不走,如果这个趋势真的彻底变坏了,那么多资金,流动性又不好,如果不提前走掉话,最后可能就会陷在里面,不
行,我至少得走掉一点。"想这个问题的人就越想越多,这种空气就开始迷漫,最终导致谁不走谁倒霉,你要是不撤的话,别人撤掉了,趋势变坏,这只股票没人理
了,那剩下的你就在这儿呆着吧,就跟散户的局面是一样的。于是最后这些机构就开始抢跑道,就比较危险了,三下五除二,一只股票的价格就下来了,这就是雪崩
效应。
在股市也不是说这么多机构参与,走了一家机构就可能产生雪崩,就像登山运动,用脚去踩雪,不一定会踩出雪崩,它必须还得积累了足够高的能量,同时这触发点
也比较合适,这个雪崩才真会发生。也就是说走一两家机构未必就有事,而且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能发生雪崩,发生雪崩主要是出现在这只股票涨上去之后,主力也
不可能全赢,最终只能赢下部分的主力,但同时把股票搞坏。由于这个雪崩效应,最终导致的一个局面就是未来的这些个股,在向上的运动过程中的阶段性非常强,
即使这支股票要涨两三倍,那也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涨上去的,因为每涨一块都有人要走,一走就把股票搞坏了。
雪崩效应除了把股价迅速打压股价,造成一个瞬间很有爆发力的下跌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如果这个股价下跌过快,会没收主力已经形成的比较丰厚的获利空
间,造成最后没走的这些主力干脆就不走了,干脆都跌完了。于是乎走掉了一部分之后,剩下的要重新讨论问题了,到底我们还看好不看好这只股票,看好那再等一
段,等一些新的机构也觉得这只股票不错,市场再等一两个月,发育差不多成熟了,然后,它向上再恢复到原先的价格,向上再做一个台阶,直到有人想走,形成新
的局部的雪崩效应为止。这样就会造成这个股票长期大的牛股不一定是像以前那样,呈现单边直线的、连续上扬的局面,那种海坐庄的局面。我们也一定会看到一些
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涨上去的个股,这是雪崩效应的另一个结果。也就是说,一只股票,大家想它并不是一个机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思维意识,它就是大家磨合、
磨合、磨合,出现分歧又出现统一,出现统一又出现分歧,在这个反复的循环的过程中,最终完成它所谓的价值发现。
由于有这些问题,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这么一个机构博弈时代,价值投资成了一个香饽饽?是因为这么多机构投资于一只股票,首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
股票背景,否则万一真出现一点风吹草动,大部分的机构也要输掉。只有这个股票的内在品质不错,才能抵抗的住由于一些机构出货、部分机构出货导致的趋势变坏
和技术形态的变坏,才能使得想做远的也有机会,想做近的也有机会。由于机构博弈带来的大家首选的品种是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品种,这样一个格局也将延续到
2004年,甚至2005年。这都是我们对股市的投资者构成的演绎,推导出的一些合理推论。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再去理解一件事情,就是到底这些投资机构对
一只股票的预期是多高,这么一个问题。
阅读(2259)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