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57919
  • 博文数量: 49
  • 博客积分: 140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7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6-11 00:57
文章存档

2010年(5)

2009年(11)

2008年(33)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WINDOWS

2010-01-01 08:06:55

    中国经济现在处境维艰,但中国人喜欢热闹与吉祥,所以到处是一片似乎繁荣的叫好声。

    事实上,中国经济中的不平衡因素在体制性约束下,长期积累,已经到了几乎要病入膏肓的地步。今天读到The Economist杂志2009年第23期中关于中国的文章,提到了中国面临的几个问题,颇有感触。

    首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通过吸引外资获得了很多好处,特别是弥补发展初期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管理混乱等缺陷,但一开始所形成的对外商和民族企业的差异性歧视政策,造成了对新诞生的民族企业的严重不公平环境,再加上原有国有体制对民营企业的不公平制度,民营企业处境维艰。

    其次,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短期内便形成了“世界工厂”的制造规模,出口成为必然,内需必然不足以购买这些“中国制造”的产品,长期出超的国际收支失衡就成为必然。巨额外汇储备必须发行天量人民币占款充斥市场,通胀压力长期存在。

    第三,巨额外汇储备在美国次贷危机中面临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而且事实上损失了其中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下,中国希望自己的人民币成为国际通货,这样就不必要持有他国的货币作为外汇储备。但是,为了维持出口不至于下降太快,威胁到就业和GDP增长,不得不维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而维持汇率稳定,必然使得人民币不能受货币市场的自由调节,从而不可能走向人民币自由兑换,更何谈人民币国际化!这就是一种两难处境!

    第四,中国希望淡化美元地位,到处倡导使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替代美元的地位。但中国持有了巨额美元,从而又希望美元保持稳定。这也是一种两难。

    第五,中国认为这次美国发源的次贷危机,进一步造成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由于美国消费者借贷性过度消费、储蓄倾向过低造成的。但事实上,中国的出口却需要美国市场的消费者作为买主。如果美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转型,能够通过制造业平衡自己的国际收支,那么,中国自己如果不能同时实现转型的话,经济又何以持续???

    ——★——★——★——★——★——

    说到底,中国经济的问题,和美国一样,陷入了一种相互依赖的病态模式,引用The Economist上“May The Good China Preserve Us”这篇文章中Nicholas Lardy的话说,“the two counties were as co-dependent as a dope-dealer and an addict.”(【中美】两国就像毒品商和吸毒者一样的相互依赖之中。)依靠这种模式,两国都难以持续地发展下去。中国自己的经济也需要转型。

    首先,必须消除外企和民族企业、国企和民企之间的政策性歧视,让他们平等地在市场中竞争。外企本身就是超级强大的,再加上政策性的不公平,民族企业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局面,真是奇迹!

    其次,改善收入分配,特别是政府和居民(这里所说的居民,是指法人意义上的,因而包括自然人和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公、通过行政垄断造成的行业分配不公、通过体制性因素造成的城乡(地区性的)分配不公、所得税等因素造成的各人收入分配不公,等等,这四大收入分配问题,是制约中国内需不足的重要因素。

    第三,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在任的这届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进步性贡献。但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让人放心地消费。(当然,前提是有钱。因此,我才将收入分配问题放在社会保障问题的前面。)

    第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只有社会保障体系是不够的,因为人们消费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风险和不安全因素,社会信用体系可以让人更加放心地消费,而不用担心假货、次品、欺诈、受骗、金钱损失等问题。

阅读(1158) | 评论(0) | 转发(1)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