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918888
  • 博文数量: 412
  • 博客积分: 3010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7374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4-25 15:15
个人简介

学习是一种信仰。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12)

文章存档

2014年(108)

2013年(250)

2010年(11)

2009年(43)

我的朋友

分类: 项目管理

2014-06-10 15:41:20

一、确认范围与质量控制

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项目已完成的可交付成果的过程。确认范围包括与客户或发起人一起审查可交付成果,确保可交付成果已圆满完成,并获得客户或发起人的正式验收。

确认范围关注的是客户对已经完成的可交付成果的接受程度,是对项目的可交付成果的外部正式验收。这个正式验收包括对所有可交付成果的检查,以确认其与范围定义、范围分解时(项目范围说明书、WBS)的可交付成果的一致性。也就是说,确认范围主要关注对可交付成果的验收。

质量控制是监测并记录执行质量活动的结果,从而评估绩效并建议必要变更的过程。

质量控制关注的是可交付成果是否正确,是否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测量指标)。从可交付成果的认可角度而言,质量控制是项目组织内部的自查、自测,属于内部行为。只有经过内部确认,才能交由外部(发起人或客户)验收。也就是说,质量控制则主要关注可交付成果是否正确以及是否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控制通常先于范围核实进行,但二者也可同时进行。

 

二、实施质量保证与实施质量控制的区别与联系

1、实施质量保证

PMBOK指南第4版中对“实施质量保证”过程的定义为:审计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确保采用合理的质量标准和操作性定义的过程。这个定义其实是不完整的。

PMBOK指南第3版中对该过程的定义是:按计划实施系统的质量活动,保证项目通过各种过程来达到要求。

为什么第4版与第3版的定义差别这么大?在PMBOK指南改版时,如何加强新版与老版之间的衔接,这可能是以后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PMBOK指南及相关PMP辅导书中的具体内容来总结,实施质量保证过程要开展的工作包括:

按项目计划开展具体的质量活动,把项目过程及产品做得符合质量要求;即:按照计划做质量。

设法提高项目干系人对项目将要满足质量要求的信心,以便减少来自干系人的干扰,扩大他们的支持。

按照过程改进计划,进行过程改进,使项目过程更加稳定,并减少非增值环节。

根据过去的质量控制测量结果(质量偏差),对质量标准(要求)进行重新评价,确保所采用的质量标准(要求)是合理的、可操作的。这一条就是PMBOK指南第4版中对实施质量保证过程的定义。

2、实施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要做的几件事情包括:

按照质量标准检查质量,发现质量偏差和质量缺陷,并对不可接受的质量偏差提出纠偏建议,对质量缺陷提出缺陷补救建议。这两种建议都属于变更请求。

对已经完成的可交付成果进行质量合格性检查;如果合格,就得到“确认的可交付成果”;如果不合格,就提出变更请求(缺陷补救建议)。

对已批准的缺陷补救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已实施到位,就得到“确认的变更”(PMBOK指南中的这个词不很合理);否则,就要求执行过程继续实施缺陷补救。

3、补充与区分

实施质量保证与实施质量控制的区别也可简单地从以下角度区分:

1)实施质量保证是针对过程改进和审计的,强调的是过程改进和信心保证。

2)实施质量控制是按照质量要求,检查具体可交付成果的质量,强调的是具体的可交付成果。

 

三、根本原因分析

1、定义

根本原因分析(RCA)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法,用以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的表征。

根本原因分析是一个系统化的问题处理过程,包括确定和分析问题原因,找出问题解决办法,并制定问题预防措施。

在组织管理领域内,根本原因分析能够帮助利益相关者发现组织问题的症结,并找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2、分析流程

1Why-Why

寻找根本原因的过程。反复问“Why”,把问题逐渐引向深入,找出导致问题的所有潜在因素,直到发现根本原因。如不断问为什么会引发当前情况、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要这么做等为题。提问过程注意做好相关记录。

2How-How

纠正和预防过程。对每一个原因反复问“How”,寻找最佳应对措施,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分析过程注意做好相关记录。

3、实现工具

因果图、包含头脑风暴法与德尔菲技术在内的群体创新技术。

4、分析步骤

1)重新识别与定义问题(或目标,下文略),确保对问题有清晰、正确的定义。

2)对已定义的问题进行基本原因识别,确认导致问题的基本分类。

3)用头脑风暴法对导致问题的所有原因进行识别;

4)把识别出的每个原因归类到基本的原因分类中。该步骤可以对原因进行进一步分层,讨论导致原因发生的各种潜在因素,建立大类中的子类,子类中的小类。

5)重复进行第三步、第四步,直到识别出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此时分析图形成鱼骨状。

6)对所有已识别原因进行评估与分类,寻找那些反复出现的原因,并使头脑风暴法或者德尔菲技术等群体创新技术对关键的原因达成一致,并将他们圈出来。

7)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通过头脑风暴法或者德尔菲技术等群体创新技术对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达成一致意见。

 

 

 


阅读(180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