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阅读笔记和读后感3400字:
教师是主导,是辅助。学生才是实践的主体。只有做才学得会。当前的教学,显现的是两个极端:或者教师一讲到底,包办代替;或者,一味让学生活动,教师不教不讲不示范。语文教学,传授的是方法(也可以称其为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培养的是能力,而这个能力和方法一定是学生不会的。既然如此,那么,教师就必须要示范、要讲解,学生必须要实际操作。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运用所要传授的方法的情境,这样,学的和练的是一致的,以保证学生得到必须的训练。
其次,孩子学步是在肌肉、骨骼等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始的。这对于教学的启示就是要知道学情,基于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扶其肩还是携其腕的差别启示我们,教法也就是教师介入的程度是不同的。往往是早些时候要扶其肩,稍后再能携其腕。教学中,不能不考虑学生的学情,一讲到底或者一练到底。
孩子学步的过程中,往往大人往前拖拉孩子迫使孩子迈步,而后诱导孩子迈步。教学中,应当设计恰当的学习情境,或者迫使学生学习,或者因学习内容有意义、有意思而主动学习。课堂教学中设计导入环节其目的就在此。可惜很多老师为了导入而导入,或者笨拙地绕圈子,或者与学情不衔接……
既而去扶携,犹恐足未健,
则复翼护之,不离其身畔。
教师在教学中是这么做得并不多。所以,学生成绩好的是那些管理严格的老师。这些老师的执行力强。既提要求,又有检查督促,当然,学生学不会也会有指导。
管教不管学是不行的。既管教又管学,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这样的老师一定是有情怀的教师。对工作满腔热忱,对学生极端热爱。这就是职业认同感,这就是师德。
继之更有进,步步能稳践,
翼护亦无须,独行颇利便,
他日行千里,始基于焉奠。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课程标准说培养学生“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就是这里所说的“独行颇利便”。
那么,我们应该想想,“独行”除了包括独立迎接考试之外,是不是更包括独立面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挑战?如此,我们除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之外,应该培养怎样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怎样才能培养“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想一想,答阅读题的能力是“实际生活需要的阅读能力”吗?如果不是,在教学中就不要在学生阅读之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了。
想一想,“以文本体式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的阅读教学培养的是“实际生活需要的阅读能力”吗?
当然,要回答以上两个问题,必须先想清楚“实际生活需要的阅读能力”是怎样的能力,是什么样的阅读方法。还要想清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他们需要掌握那种阅读方法。
我们是让初中学生获得基本的生存技能,还是获得审美能力?如果是前者,写作教学应该追求文从字顺;如果是后者,应该引导学生文学化表达。可是,我们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特别喜欢所谓的“好词好句”。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尤其是立志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应该有强烈的定义意识。知道“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语文教师的职责是什么,所教的语文课程是什么,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怎样教这些内容才好……否则,我们的教学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一样危险。
似此寻常事,为教倘可鉴。
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炼。
这里,对语文教师提出了“自力之锻炼”的要求。
学生是向教师来学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教的资本、有教的资格。这就是自己掌握者值得学生学的本领。这就是“自力”。
“自力”从哪里来?不要以为你在学校是老师,就有这个“自力”,也不要以为你多上了几年学,就有这个“自力”。为什么咱们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觉得答疑稿那么难写?事实证明,我们没有能力应对学生提问这个挑战。学生提出的问题已经大大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学生对我们的要求已经高于我们自己的实际水平。
能教的和学生需要的不相符,这就是供需矛盾。供不应求,学生提问已经使我们丧失了做教师的资格。如果学生有选择教师的权利,如果初中阶段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也实行走班上课的话,我们能保证有学生听自己的课吗?
我们总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可以不给学生讲这个内容,就不学这个内容。换句话说,学生接受起来困难,不是教师不学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教师不上进的借口。如果这样,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
动辄以学生接受困难为借口,拒绝引进新知识,学习新知识,不是科学的态度。试一试,积极想办法试试,用实践去检验。这才是应有的态度。
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
此四者,是“教”。“诱导与启发”是激发内力,“讲义并示范”是外力。内力与外力形成合力,才会有好的效果。
我发现,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没有“诱导与启发”,也没有“示范”,“讲义”也只是传递答案,不能说清楚来龙去脉。
如何诱导?
“教育的未来应该把焦点放在有意义的学习上,放在让学生学会怎样推理、决策和解决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复杂问题上……换句话说,教育唯一合法的目标就是问题解决。”(乔纳森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任友群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持久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唯一直接途径,在于把注意集中在严格要求思维、促进思维和检验思维的种种条件上。”(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67页)
“困难是引起思维的不可或缺的刺激物”。(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71页)“思维开始于困惑的、困难的或混乱的情境……它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反省思维要回答的问题。”(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在这方面,请大家读一读秦晓静老师《皇帝的新装》以及我写的《发展思维:从文本认知到问题解决》。读一读徐江《唐雎不辱使命》《晏子使楚》(《文本解读逻辑思维研究与教学对话》)。
“讲义”,请大家看一看秦晓静执教的《桃花源记》。
“示范”,请大家看一看杨慧莹执教的《社戏》。
其道固多端,终的乃一贯,
譬引儿学步,独行所切盼。
独行将若何?诸般咸自办:
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
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
这里所说的“疑难、是非、斗争、高精”,不是试卷上的,而是生活工作中的。试想,背一背“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能行吗?
在“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满足”,使人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故事还具备一种功能,就是教我们认识世界,向我们展现世界是如何运转的,通过不同的视点调节方法,让我们从别的角度观察事情,并且了解其他人的动机,而我们通常是很难看清这些的……小说提供了充分了解他人的可能性,弥补了我们在‘真实’生活中对他人的无知。”(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第96页)
如果我们只是感受小说“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满足”,而不发挥其“教我们认识世界”的功能,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
“世间事,无巨细,都有古人留下底法程,才行一事,便思古人处这般事如何;才处一人,便思古人处这般人如何,至于起居言动语默,无不如此,久则古人与稽,而动与道合矣。其要在存心,其工夫又只在诵诗读书时便想曰:此可以为我某事之法,可以药我某事之病,如此则临事时触之即应,不待思索矣。”(吕坤《呻吟语》,学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153页)
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能够到这些凝结了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那里吸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他们所要面对的现实。(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2页)
所以,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时,要将文本呈现的问题当做现实生活种亟待解决的问题,积极地思考对策;要将写作题目,当做现实的挑战,积极应对。这需要教师转变观念,认识到语文课程不止是语文教学,应该是语文教育;认识到发展思维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认识到发展思维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一体两面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徐江《中学语文这样上》《文本解读逻辑思维研究与教学对话》《新课程议论文写作实验教本》的价值就在于此。作者:田贺书
阅读(945)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