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6093
  • 博文数量: 15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3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9-12 12:40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5年(6)

2014年(9)

我的朋友

分类: DB2/Informix

2015-01-05 19:33:01

1.他们不够成熟独立,不懂得独立思考,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标配”视为成功,不知道自己是自己,孩子是孩子,儿孙自有儿孙福。人生趣味只是孩子考高分,孩子能挣钱,孩子听话,孩子嫁的好or娶的好,到年龄就给他们生孙子,如果孩子没有完成他们的期望,就不停地操心。


2.他们不够有趣,不懂得提高自己的技能去挖掘生活中的乐趣,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令人快乐的事情。比如跳广场舞,户外登山,唱歌戏曲,各类运动,共同爱好的小团体定期的活动,大妈可以提高厨艺,大爷可以做个木工,他们觉得生活就是吃饱睡好,生儿育女,养老送终。


3.他们的人生经历不足以让他们拿得起放得下,他们自身认识有限,思维局限,情感体验不够丰富。不肯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能力有限,孩子也是普通人,能力有限,他们以为操心就能改变命运。不懂得人生苦短,那些有的没的真不如一些简单的快乐更让人体会到生命的幸福。


4.他们不懂得尊重孩子的人格,不懂得儿童教育,没有教育方法。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吃的亏、必摔的跟头视为大敌,试图让孩子“不经历风雨,就要见彩虹”。不知道每个孩子生来的的天赋和使命不一样,不会欣赏每个人生命曲线的独特之处,甚至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孩子完成。
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是九零后,相信这代人对这个问题有很强的感触。比如被逼着做自己不太想做的事情--结婚生孩子,做公务员等等;被逼着不去做自己本来喜欢的事情--玩游戏,看闲书,看电影,谈恋爱。




回答这个具体问题前,我想尝试提出一种自己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人际关系有一个最小的单位,当然,这个最小单位是个人。但是这个最小单位——个人,意味着什么,很少被人们思考。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独立的个体。


人际关系,包括着从关系最远的朋友,到关系最近的——血浓于水的父母亲情。最本质上它们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往往习惯性地用不同的标准去对待一系列的关系,比如对爱情,我们追求两个人的合二为一;对待友情,可能就会理智一些,尊重朋友的隐私;而到了父母那里,我们可能不太会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但是其实这些关系都是一致的。


说回到这个问题,父母对儿女有操不完的心,为什么呢?父母很喜欢管自己的儿女,我觉得这是我们的父辈一代人的共有的特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父母或许没有把子女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


我常听到父母说,无论孩子长多大,在父母那里依然是个小孩子。我想这体现出了父母对儿女的割舍不断的一种情感。还有,如果不按照父母想的做,父母或许会很伤心,甚至成为一种心病,我妈就有一次和我打完电话讨论毕业之后的事情之后,一晚上没睡。


父母常把这种行为叫做对儿女的爱。


那如果把儿女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我想大概会是这样:父母生下儿女,养育儿女,是一种生物本能。父母不会以此为理由,就要求儿女报答养育之恩,不会时常在儿女不顺遂其意志时,以此为要挟说儿女不孝;孩子慢慢长大,父母要教育孩子,给孩子灌输一种基本的是非观,培养孩子基本的人格,让孩子进入社会之后能够做一个不危害社会秩序的人;在孩子慢慢成年的过程中,要培养他们的独立品格,尤其是精神上的独立,不要束缚他们,要让他们去做自己的选择,承担这些选择的后果,让他们自己去建立一种因果的联系,而不是告诉孩子,不要沉迷游戏,高考前不要恋爱,不要看无聊的电影,等等。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都负有一种利用自身经验去给孩子提供建议的责任,但仅仅是建议,仅仅是信息上的提供,而不是强制孩子去做,也不是替孩子做选择。


父母们有时候喜欢用爱的名义去给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作出正当性和合理性的说明,因为我爱你,所以你要找我说的去做。我最常听的几句话是,父母难道要害孩子不成?父母都是为你好啊!你要不是我孩子,我管你干嘛呢!但是如果“爱”就能为别人做出选择,就能确保行为的正确性,那要那么多学者专家有什么用,只要我们爱一个东西,只要使劲爱,结果一定就是对的呗!这不是很可笑的逻辑吗?这种逻辑在当下的社会还少吗?可是往往越在身边,可能越注意不到。更多视频,文字直播,请关注我们的首页  
阅读(21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