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6094
  • 博文数量: 15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3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4-09-12 12:40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5年(6)

2014年(9)

我的朋友

分类: 其他平台

2015-01-05 19:33:37

我觉得,作为孩子,真正的独立,是脱离亲情对你行为的束缚,也就是打破对你父辈的崇拜,接受你的父母也只是常人这个事实。把我们的父母放在人群中,他们可能就是那个碰瓷的老人,或者不让座的乘客,或者市侩的小人,但更可能的,他们仅仅是普通人,不像我们想的一样正确,万能。这个时候,我们真正意识到,每个人是孤立的个体,只能够依靠自己。


父母对儿女的爱,难道就一定是无私的爱吗?有时候我会有可怕的想法,是不是有的父母只是害怕孩子脱离了自己的手掌心呢,怕有一天控制不了自己的孩子了,自己会落空?那养孩子和养宠物有什么区别呢?这反映的是这些父母人格上的空缺和不独立,这种爱实际上是一种依赖。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对爱有一个定义,能够促使人心智成熟,不断突破自我界限的情感叫爱。爱的一个应有之义,就是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即使是“自己身上的肉”,也是一个独立于自己的个体,只有完全认识了这样的事实,我想,上面的逻辑才顺理成章。


但是那只是一方面,下面说的内容与题无关,但我觉得无法略去。


当我们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独立人格时,我们必须明白,独立的代价或要求是什么。我们喜欢呼吁自由,觉得被人管着不自由,但是当没人管,有的人可能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于是开始作死。这不是真正的自由。别人尊重自己的独立性,同时,自己也要尊重自己的独立性,自己要对自己负责。既然有了自由,就要一心一意做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事情,而不是荒废时间。没有人替自己选择,就必须自己选择,这其中必然有痛苦,这也是自由、独立的代价。


我周围的很多同学都有像题主一样的困惑和痛苦,觉得父母、家族对自己束缚很多,操太多心。但是真正做到个体的自由,并不容易,我们需要独自承担和面对一些选择,并承受选择的后果。这才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其中说的话有些自以为是,有些自大,可能会伤到作为长辈的人的良苦用心,但这是我自己此刻的真诚的想法。


推荐一个视频,来自《罗辑思维(第二季)》第19集—《爱,为什么会变伤害》。里面的观点比我上面写的更条理而深刻,手机答题,不方便附视频,感兴趣的话自己在优酷搜一下吧。
国内人多资源少,竞争太激烈,每家又都是独生子女,谁不是倾其所有保着这一个篮子里唯一的蛋?
失独家庭多可怜?


说到底,还是因为输不起。


不要对爸爸妈妈说重话,会后悔的。


——————————
抓大放小。


你读书受教育不断自我提高,不是为了扭转改造父母的,而是为了用更高的视野带他们飞出过去的局限性。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个责任包括在迷雾之中,走在最前面替他们开路,也包括在他们不安紧张时安抚情绪,告诉他们别怕,有我。
担不起责任,就别怪父母唠叨和指手画脚。
如果觉得深陷亲情的蜘蛛网却无能为力,也只能说明你能力不足,还需要提高。
当一家之主是需要靠实力的。
如果你羽翼未丰还不能顶门立户,那就别怪那些仍在为你遮风挡雨的人。更多视频,文字直播,请关注我们的首页  
阅读(25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