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IT职场
2012-10-09 19:08:37
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和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心理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体系,它主要是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所组成。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一个人对现实态度和积极行为的动力系统,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个性倾向性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基本倾向和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经常出现的特征的综合,它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个性具有稳定性、独特性、整体性、社会倾向性等特征。
气质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动力特点的总和。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是指这样一些心理特点:一是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等;二是心理过程的强度,如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三是心理过程的指向性,包括外倾性和内倾性。有的人心理过程倾向于外部事物和人,从而获得心理需求的满足。有的人心理过程倾向于内心世界,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先天性、稳定性、随人的年龄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巴甫洛夫揭示神经系统有三种特性,即兴奋和抑制的强度、兴奋和抑制的平衡性、兴奋和抑制相互转换的灵活性。这三种神经活动的特性,形成四种最典型的结合,即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基本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
1.胆汁质
胆汁质的人的神经类型属于兴奋型,即具有强烈的兴奋过程和比较弱的抑制过程。这种类型人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因而在行为上表现为不均衡性。在情绪活动中,一般表现出脾气暴躁、热情开朗、刚强直率、果敢决断,但往往易于激动,不能自制。在行动方面胆汁质的人表现出精力旺盛、反应迅速、行动敏捷、动作有力,对工作有一股烈火般的热情,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能够同艰难困苦作勇敢坚决的斗争。但这种人的工作特点带有周期性,当精力消耗殆尽时,便会失去信心,由狂热转为沮丧,甚至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在思维方面胆汁质的人接受能力强,对知识理解得快,但粗心大意,考虑问题往往不够细致。一般来说,胆汁质的人大多是热情而性急的人。
2.多血质
多血质的人的神经类型是活泼型,神经过程具有强、平衡而且灵活的特点。多血质的人容易动感情,但感情体验不深刻、不稳定,情感产生之后既容易消失,也容易转变。多血质的人一般都有很高的灵活性,容易适应变化的生活条件,在新的环境中不感到拘束,他们善于交际,能很快同别人接近并产生感情。多血质的人大多机智、聪敏、开朗、兴趣广泛,能迅速把握新事物。在行动方面多血质的人反应迅速而灵活,在从事复杂多变和多样化的工作中往往成绩显著。但是他们的兴趣不够稳定,注意力容易转移,一旦没有足够的刺激的吸引,常常会变得厌倦而怠惰,开始所具有的热情会很快冰消瓦解。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多血质的人给予人们的印象是聪明热情、活泼好动。
3.粘液质
粘液质的人的神经类型属于安静型,其神经过程具有强、平衡,但不灵活的特点。粘液质的人的情绪不易激动,经常表现得心平气和,不轻易发脾气,不大喜欢交际,对人不容易很快产生强烈的情感。这种人反应比较慢,行动比较迟缓,但是冷静、稳重、踏实,不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心理平衡。粘液质的人善于克制自己的冲动,能严格地遵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他们的情绪和兴趣都比较稳定,态度持重,具有较好的坚持性,常常表现得有耐心、有毅力,一旦对自己的力量做好了估计,选定了目标,就能一干到底,不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分心。粘液质的人不足之处是不够灵活,有惰性。惰性使他们振作精神,集中注意,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的对象上,以及适应新的环境都需要有一个过程;惰性也容易使他们因循守旧、保守固执。粘液质的人大多是一些沉静而稳重的人。
4.抑郁质
抑郁质的人的神经类型属于抑制型,也可称为弱型。这种人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而且情感体验深刻、有力、持久。他们往往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缘由而动感情,在情绪上产生波动和挫折,但却很少在外表上表现自己的情感。抑郁质的人外表温柔、恬静,在行动上表现的非常迟缓,常常显得忸怩、腼腆、优柔寡断、迟疑不决。他们尽量摆脱出头露面的活动,喜欢独处,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常常有胆却畏缩、惊慌失措的表现。但是,抑郁质的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他们思想敏锐,观察细致,谨慎小心,常常能观察到别人观察不到的东西,体验到别人体验不到的东西,有的心理学家把抑郁质的人的这种特点称为艺术气质。抑郁质的人大多是一些情感深厚而沉默寡言的人。
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任何一种活动都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能力,而且能力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率。例如,搞外交工作,要具有灵活而敏捷的思维、较好的语言表达、较强的记忆等能力;从事管理工作,要具备一定的组织、交际、宣传说服等能力。知识是概括化的经验系统,技能是概括化的行为模式,而能力则是概括化的心理特征,它表现在人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难易、快慢、深浅、巩固程度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在现实中,人们通过认知和实践活动,会对集体、他人、学习、工作以及自己等方面产生特定的态度,并且,在态度的支配下,会逐渐形成特有的行为方式,这就是人的性格。例如,一个人对他人抱友好的态度,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亲善的行为方式;对工作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工作中表现出积极肯干的行为方式;对自己具有谦虚的态度,在处理问题时表现出尊重他人、谨慎从事的行为方式等等。所有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这个人的性格。
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能力则是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情绪,是人对客体是否和自身需求相一致而产生的体验。这里包含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情绪的产生,是由自身对外在事物是否需要所引起的,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人自身又需要它时,就产生一种趋向反应,喜欢它、接近它、获得它;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人自身并不需要它时,就产生一种排斥反应,厌恶它、驱赶它、远离它。而当人产生诸如喜欢或厌恶心理时,也就是情绪的出现。另一层,情绪是否产生,主观体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之所以喜欢某事物或厌恶某事物,都是通过主观体验所产生的。当人需要某事物时,人的主观体验是趋近的、喜爱的、快乐的;当人不需要某事物时,人的体验则是排斥的、厌恶的、压抑的。所以说,凡能符合需要的事物,就引起愉快的情绪,凡不符合需要的事物,则引起不愉快的情绪。
态度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某种对象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这个定义反映了态度具有以下特性。
1.态度的后天性和社会性
人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态度都不是从先天遗传中得来的,这是它与本能反应的一个本质区别。本能反应的倾向性来自先天遗传,而态度反应的倾向性则是在后天环境中,尤其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例如,人对公共财物的态度,以及对劳动、荣誉的态度,没有一种是从先天得来的。
2.态度的对象性
人的态度总是针对一定对象而言的。态度的对象相当广泛,它可能是具体的人或物,也可能是不具体的思想、概念、历史事件等。态度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人的态度的多样性,一个人的十分纷繁多样的态度形成了他的态度体系。态度的对象性决定了态度都有主体和客体的对应关系,如领导干部对下级干部的态度,干部对提升的态度,等等。
3.态度的相对稳定性
态度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态度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些稳定程度高的态度作为性格的重要成分而进入人的个性,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更广泛、更持久的影响。态度的相对稳定性,在涵义上还包括态度也是可以改变的;但是改变已形成的稳定态度需要创造较充分的条件,且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另外,各种态度在稳定性方面的差异也比较大,对意义比较重大的、社会性较强的事物的看法比较稳定,对日常生活一般问题的态度较易改变。成人的态度稳定性高,儿童的态度稳定性较低,可塑性较大。、
4.态度的内隐性
态度既然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它就不同于人的外显的行为。态度虽然与行为的联系非常紧密,但它却是内隐的,是人直接看不到、听不到的,因而对人的态度只能从人的言行及表情中进行间接的认识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