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11954
  • 博文数量: 642
  • 博客积分: 2072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76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2-11 08:2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642)

文章存档

2012年(642)

我的朋友

分类: DB2/Informix

2012-03-12 17:06:56

供应商提高产品销量并无捷径可走

          从现状上看,3D行业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而且是内容跑慢了一年。2012年1月1日,国内首个3D电视试验频道上线运行,业内人士纷纷寄予厚望, 3D内容的贫乏状态或将迎来转机。但是,3个月过去,整个产业链条依然局限重重。首先是限制条件较多。3D频道工作人员告诉笔者,首先必须配备高清电视机顶盒,对3D电视信号解码;然后拥有3D电视以及显示设备;最后还要加上佩戴主动、偏光式3D眼镜,以上条件缺一不可。内容源也有局限。工作人员表示:“现在3D频道尚处于试验阶段,由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六家单位联办。节目都是他们送来的,3D频道仅仅是作为央视以及其他电视台的一个试水,内容以后会陆续增加。”
          因此,3D频道在内容处理上,只得采取“轮番轰炸”,且播放时间很短。据了解,3D电视频道具体采取的措施是每晚首播4。5小时,每天重播两次,、等水泥设备,共计播出13。5小时,主要内容以风光、纪录片以及综艺节目为主。胡洪森表示,“目前,运营商找不到一个很好的产业模式,这严重地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他认为,3D内容的制作很复杂,不是摄像机想拍就拍的,最关键的原因是成本太高,找不到承担者。“比如3D电视该不该收费?观众愿不愿意消费?”
          考虑到这种风险,一般的3D内容提供商不敢轻易冒进:一是盈利模式未解决,二是老百姓能不能看到都难以保证。这也是为何“内容匮乏,终端先行”的重要原因,“厂商的想法是先把终端推上去再说。”胡洪森如是说。终端尚未普及,内容提供商难以看到商机。胡洪森认为,没人去看、没人为成本买单,内容提供商自然不会愿意做。在“3D概念”未火之前,这些硬件生产商也有过这类焦虑:如果缺少观众,是否增加3D功能就没有区别,只是徒增成本。

、、等石头破碎、石头磨粉设备。当然,这个阶段早已成为过去式。
          于是,3D内容提供商也在纷纷考虑“走捷径”。目前3D内容的素材分为四种:摄像机素材、计算生成素材、2D转3D、电影。事实上,3D试验频道中还有许多2D内容,也有一些大片,、等烘干设备,如蓝光光盘等,还有部分内容就是直接2D转3D。胡洪森表示:“总体来讲,真正的3D内容比较少,并且,未来直播的节目会越来越多,比如说伦敦奥运会。”对此,3D试验频道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如果没有新闻发布人发言,或者公开的信息,这些内容问谁都不会说。但他透露,伦敦奥运会可能会有3D直播,“也只是可能,具体我也说不准。”他表示,上面已经下发文件,其中内容有这一条,“这主要是为了测试3D信号是否可行。”另一方面,3D内容的开发又有着“一刀切”的倾向。据灵基咨询调查显示,消费者主要青睐于电影大片,对综艺片、纪录片,不是特别感兴趣。有业内人士指出,用3D效果观看电影大片很合适,但是对于肥皂剧、新闻以及广告呢?也统统采用3D的内容制作标准吗?

阅读(45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