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14700
  • 博文数量: 642
  • 博客积分: 2072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764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2-11 08:2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642)

文章存档

2012年(642)

我的朋友

分类: DB2/Informix

2012-03-12 17:04:03

3D产业链优化内部结构畅通无阻

    2011年被称为是“3D电视元年”。随着3D热潮铺天盖地席卷市场,大多数消费者却是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与众厂商热火朝天的干劲儿形成鲜明对比。如今,整个行业的流行趋势已演变成“虎口夺食”:视频网站要去当“导演”,抢影视公司的行当;电商自己出马建物流,想抢快递业的饭碗。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定位纷纷“乱了套”。“抢上游”是一种冲动,产业链不完善,就自己掏腰包出来做,表面看没什么问题,其实,中间暗藏着风险不可预测,彩电行业就是如此。

   按照这种“抢上游”冲动,现在3D电视厂商的老板,就必须去做电影制片人,而事实上,这基本是“天方夜谭”。原本,3D产业链也应该像其他行业一样井井有条:做终端的好好做终端,做内容的好好做内容。正如种水果的好好种水果,卖果汁的好好卖果汁。然而,现在却是乱象频出:终端的跑路速度比内容实在快太多了。在大势所趋下,3D内容“上游”发展滞后、冷冷清清,而3D电视也因“锅中无米”渐渐沦为单纯的高清电视。、等水泥设备,当然,这并未阻挡电视厂商的“高歌猛进”。

  需求源自消费者追求潮流,却对3D技术缺乏清晰认知。据调查数据显示,、等烘干设备,消费者对两大3D技术并没有清晰的认知,高达82%的消费者不知道主动快门式3D与偏振式3D的区别。

、、等石头破碎、石头磨粉设备。在选购产品时,消费者对3D技术特征不是特别敏感,相反,在品牌、价格、娱乐功能上,则表现得更为慎重。电视厂商正在制造一种“噱头”,对于他们来讲,3D内容的匮乏早已在预料之中。灵基咨询副总经理胡洪森表示,终端企业都是在推这个噱头,3D行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新的概念来引领。彩电这个市场,利润率本来就不是很高,在这种激烈的竞争平台上,他们只有不停地推出新的概念、技术,才能维持生存。

  “新概念”的传播速度远远超出想象,以至于上游的3D内容提供商没有跟上步伐,这中间有着必然的原因:3D内容的制作门槛很高,成本昂贵,技术也尚未普及。胡洪森表示:“3D内容的拍摄设备价格很高,人才的供应量也很少,所以一般的企业、电视台都不愿意做。”

阅读(36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