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094874
  • 博文数量: 249
  • 博客积分: 1305
  • 博客等级: 军士长
  • 技术积分: 4733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12-17 10:37
个人简介

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随着不断的学习,不懂的东西更多,无法消灭更多不懂的东西,那就不断的充实自己吧。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菜鸟的机器学习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49)

文章存档

2015年(1)

2014年(4)

2013年(208)

2012年(35)

2011年(1)

分类: C/C++

2013-08-18 11:29:29


    关于贝叶斯定理,请点击这里
    关于通过贝叶斯定理,如何过滤垃圾邮件,请点击这里
    今天是第三部分,也就是拼写检查。

    在这里,还是首先感谢原作者的三篇文章,让我对贝叶斯定理及其应用有了更好的了解。

    使用Google的时候,如果你拼错一个单词,它会提醒你正确的拼法。
    比如,你不小心输入了seperate。
    
    Google告诉你,这个词是不存在的,正确的拼写是separate。
    
    这就叫“拼写检查”(spelling correntor)。有好几种方法实现这个功能,Google使用的是基于贝叶斯推断的统计学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快,很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文本,并且有很高的精确度(90%)以上)。Google的研发总监Peter Norvig,写过一篇著名的,解释这种方法的原理。
    下面就来看看,怎么利用贝叶斯推断,实现“拼写检查”。其实很简单,一小段代码就够了。
    
一、原理
    用户输入了一个单词。这时分成两种情况:拼写正确,或者拼写不正确。我们把拼写正确的情况记做c(代表correct),拼写错误的情况记做w(代表wrong)。
    所谓"拼写检查",就是在发生w的情况下,试图推断出c。从概率论的角度看,就是已知w,然后在若干个备选方案中,找出可能性最大的那个c,也就是求下面这个式子的最大值。
    
    根据贝叶斯定理:
    
    对于所有的备选的c来说,对应的都是同一个w,所以它们的P(w)是相同的,因此我们求的其实是
    
    的最大值。
    P(c)的含义是:某个正确的词的出现“频率”,它可以用“频率”代替。如果我们有一个足够的文本库,那么这个文本库中每个单词的出现频率,就相当于它的发生频率。某个词的出现频率越高,P(c)就越大。
    P(w|c)的含义是:在试图拼写c的情况下,出现拼写错误w的概率。这需要统计数据的支持,但是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假设两个单词在字形上越接近,就越有可能拼错,P(w|c)就越大。举例来说,相差一个字母的拼法,就比相差两个字母的拼法,发生概率更高。你想拼写单词hello,那么错误拼成hallo(相差一个字母)的可能性,就比拼成haallo高(相差两个字母)。
    所以,我们只要找到与输入单词在字形上最相近的那些词,再在其中挑出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就能实现P(w|c)*P(c)的最大值。

二、算法
    最简单的算法,只需要四步就够了。
    第一步,建立一个足够大的文本库。
    网上有一些免费来源,比如古登堡计划、Wiktionary、英国国家语料库等等。
    第二步,取出文本库的每一个单词,统计它们的出现频率。
    第三步,根据用户输入的单词,得到其所有可能的拼写相近的形式。
    所谓"拼写相近",指的是两个单词之间的"编辑距离"(edit distance)不超过2。也就是说,两个词只相差1到2个字母,只通过----删除、交换、更改和插入----这四种操作中的一种,就可以让一个词变成另一个词。
    第四步,比较所有拼写相近的词在文本库的出现频率。频率最高的那个词,就是正确的拼法。
    根据Peter Norvig的验证,这种算法的精确度大约为60%-70%(10个拼写错误能够检查出6个。)虽然不令人满意,但是能够接受。毕竟它足够简单,计算速度极快。(本文的最后部分,将详细讨论这种算法的缺陷在哪里。)
    
三、代码
    我们使用Python语言,实现上一节的算法。
    第一步,把网上下载的文本库保存为big.txt文件。这步不需要编程。
    第二步,加载Python的正则语言模块(re)和collections模块,后面要用到。
    
    第三步,定义words()函数,用来取出文本库的每一个词。
    
    lower()将所有词都转换成小写,避免因为大小写不停,而被算作两个词。
    第四步,定义一个train()函数,用来建立一个“字典”结构。文本库的每一个词,都是这个“字典”的键;它们所对应的值,就是这个词在文本库中的出现频率。
    
    collections.defaultdict(lambda: 1)的意思是,每一个词的默认出现频率为1。这是针对那些没有出现在文本库的词。如果一个词没有在文本库出现,我们并不能认定它就是一个不存在的词,因此将每个词出现的默认频率设为1。以后每出现一次,频率就增加1。
    第五步,使用words()和train()函数,生成上一步的“词频字典”,放入变量NWORDS。
    
    第六步,定义edits()函数,用来生成所有与输入参数word的“编辑距离”为1的词。
    
   
    edit1()函数中的几个变量的含义如下:
    

    最后,edit1()返回deletes、transposes、replaces、inserts的合集,这就是与word“编辑距离”等于1的所有词。对于一个n位的词,会返回54n+25个词。
    第七步,定义edits()函数,用来生成所有与word的“编辑距离”为2的词语。
    
    但是这样的话,会返回一个(54n + 25)* (54n + 25)的数组,实在是太大了。因此,我们将edit2()改为known_edit2()函数,将返回的词限定为在文本库中出现过的词。
    
    第八步,定义correct()函数,用来从所有备选的词中,选出用户最可能想要拼写的词。
    

    我们采用的规则为:
    
 
  至此,代码全部完成,合起来一共21行。 
  1. import re, collections
  2.   def words(text): return re.findall('[a-z]+', text.lower())
  3.   def train(features):
  4.     model = collections.defaultdict(lambda: 1)
  5.     for f in features:
  6.       model[f] += 1
  7.     return model
  8.   NWORDS = train(words(file('big.txt').read()))
  9.   alphabet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10.   def edits1(word):
  11.     splits = [(word[:i], word[i:]) for i in range(len(word) + 1)]
  12.     deletes = [a + b[1:] for a, b in splits if b]
  13.     transposes = [a + b[1] + b[0] + b[2:] for a, b in splits if len(b)>1]
  14.     replaces = [a + c + b[1:] for a, b in splits for c in alphabet if b]
  15.     inserts = [a + c + b for a, b in splits for c in alphabet]
  16.     return set(deletes + transposes + replaces + inserts)
  17.   def known_edits2(word):
  18.     return set(e2 for e1 in edits1(word) for e2 in edits1(e1) if e2 in NWORDS)
  19.   def known(words): return set(w for w in words if w in NWORDS)
  20.   def correct(word):
  21.     candidates = known([word]) or known(edits1(word)) or known_edits2(word) or [word]
  22.     return max(candidates, key=NWORDS.get)
   
    使用方法如下所示。

    
    
四、缺陷
    我们使用的这种算法,有一些缺陷,如果投入生产环境,必须在这些方面加入改进。
    (1)文本库必须有很高的精确性,不能包含拼写错误的词。
    如果用户输入一个错误的拼法,文本库恰好包含了这种拼法,它就会被当成正确的拼法。
    (2)对于不包含在文本库中的新词,没有提出解决办法。
    如果用户输入一个新词,这个词不在文本库之中,就会被当作错误的拼写进行纠正。
    (3)程序返回的是"编辑距离"为1的词,但某些情况下,正确的词的"编辑距离"为2。
    比如,用户输入reciet,会被纠正为recite(编辑距离为1),但用户真正想要输入的词是receipt(编辑距离为2)。也就是说,"编辑距离"越短越正确的规则,并非所有情况下都成立。
    (4)有些常见拼写错误的"编辑距离"大于2。
    这样的错误,程序无法发现。下面就是一些例子,每一行前面那个词是正确的拼法,后面那个则是常见的错误拼法。
    
    (5)用户输入的词的拼写正确,但是其实想输入的是另一个词。
    比如,用户输入是where,这个词拼写正确,程序不会纠正。但是,用户真正想输入的其实是were,不小心多打了一个h。
    (6)程序返回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但用户真正想输入的是另一个词。
    比如,用户输入ther,程序会返回the,因为它的出现频率最高。但是,用户真正想输入的其实是their,少打了一个i。也就是说,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不一定就是用户想输入的词。
    (7)某些词有不同的拼法,程序无法辨别。
    比如,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拼法不一致。英国用户输入'humur',应该被纠正为'humour';美国用户输入'humur',应该被纠正为'humor'。但是,我们的程序会统一纠正为'humor'。

    (完)

    由于我不会python,所以用C语言按照上述方法实现过“拼写检查”功能,当然,代码量不仅仅只有21行了。


    
    引自: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2/10/spelling_corrector.html
    感谢作者。






























阅读(240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