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46945
  • 博文数量: 89
  • 博客积分: 3650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9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10-25 11:57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72)

2011年(17)

我的朋友

分类: 网络与安全

2011-12-26 11:29:29

春节将至,今年“春晚”会不会上“赵大忽悠”的小品,继续让众多“本山迷”捧腹一乐?笔者不得而知! 但若论谁是中国古今真正的第一“忽王”大师,越楚首推战国时期的庄周。

    在两千多年前一个清风和煦的春日,其貌不扬的他悠闲自在地步入后园,见百花盛开,彩蝶飞舞,心有所醉,俄然睡去 梦中的他化作一只活生生的彩蝶,左顾右盼,五彩的翅膀,纤细的身躯,振翅而翔,穿梭于竹花亭榭之间,徘徊与秋水之上,甚为快乐俄而醒来,发觉蝴蝶变成了他, 便纳闷:是我做梦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化为我呢?抑或那蝴蝶原本就是我自己?这位他正是堪称中国古今第一“忽悠”大师的庄周。

    在《庄子·内篇·齐物论》中,庄周经过如此一番神乎其神的“忽悠”,让人明白了“万物合而为一”的道理。更有趣是,这“忽悠”一词跟《庄子·内篇·应帝王》中说的一个典故相近似或者说相巧合。此篇最后一节的原文是:   

    南海之帝为倏(音:梳,极快之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说的是“倏”与“忽”为报答“浑沌”之恩情,便“忽悠”那“浑沌”,说是帮他凿耳鼻眼等七窍。于是就一天凿一窍,凿到第七天,这“混沌”就被“倏”与“忽”凿死了。庄周能把一个大活人在七天之内“忽悠”死,这是赵本山及其门生可企而不可及的。

    典故中的“倏”与“悠”形似,常与“忽”联用为“倏忽”,意思同于“忽然”于是乎,有人便把这则典故中的“倏”改为“悠”,说这是“忽悠”一词的出处。当然,这应该不足征信,二者纯属巧合。

    但就《庄子》中诸多典故的丰富想象力与情节的如诗若画而言,庄周不愧为“忽悠”大师,应该是“忽悠”的“祖师爷” 从“庄周梦蝶”到“倏”“悠”合谋“忽悠”死“混沌”,再让人与鱼对话,河与海交谈……

    庄周的“小品”历经两千多年仍耐人咀嚼,而且是常看常新。

    在《庄子》中,庄周还邀请各种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山川河海、骷髅鬼魂,甚至人的影子,一起参加一场空前绝后的哲学“大忽悠”盛宴!

阅读(43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