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17932
  • 博文数量: 827
  • 博客积分: 2367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92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3-04 16:1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27)

文章存档

2011年(827)

我的朋友

分类: Python/Ruby

2011-06-04 09:43:00

读教师的道歉有感作为教师,也许道歉比训斥难度大得多。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样一个有关老师的小故事。四年级语文单元测试,老师误将一位学生答对的题扣了分。卷子发下来,这位学生举起手老师,我认为这道题这样答是对的,理由是老师重新看后作了纠正。按说这件事就过去了。不料,一会儿这位学生又举手老师,您错了,应该向我道歉。品德课上老师就是这么说的。顿时,教室里一片寂静,老师也楞住了。片刻,这位老师笑着说是我疏忽了,对不起!有人问这位老师您当时不觉得窘迫吗?他却说像这样有道德勇气的学生,很少见,我喜欢。尽管道歉是生活中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细节,但道歉对于老师来说,承担着威信一落千丈,但是,文章中的这位老师做了,他用自己的道德勇气呵护了幼小学生心田里刚刚萌芽的异常圣洁的光芒。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育人,就是教孩子做具有健全人格,高尚人格的人。如果说教书是教师以知识的力量征服感召自己的教育对象,那么,育人就需要教师以人格的力量征服感召自己的教育对象。因此,塑造和维护好自己的人格形象,是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人格上的失足,不仅会导致育人不能,甚至连教书也会难以为继。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社会对师徳的根本要求,也是师徳的重要特征和优良传统。它要求教师品德高尚,才能卓越,既重言传,也重身教。我国教育史上对教师的根本道德要求是言传与身教相结合,言行一致,处处事事努力做学生的表率。学生在校学习,往往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化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榜样。教师处处事事都应严于己,做到身正为范,以自己的良好形象来教育和感化学生。做好人的工作要凭两种力量,一是真理的力量,一是人格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就是知识的力量,多数教师是比较注意的。可是,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形象呢?在错误中维持尊严,只会降低尊严的价值。
老师每天要面对很多学生,即使师德再高尚也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很可能因为一点小的事情,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自己事后又淡忘了,但这却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影响。父母知道后,不要急着下结论,而应该巧妙地和老师进行沟通,把孩子的想法跟老师说一说,最好让老师来解开孩子的心结,这样做效果会更好。高明的父母会这样做一·帮孩子树立正确的心态。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老师可能是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人。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造成深远的影响,父母一定要帮孩子树立正确思想,让孩子知道老师的批评教育是以爱为出发点的。同时要让孩子知道,老师每天的工作繁忙,有可能有冤枉你的地方,可以让孩子去和老师多沟通,积极解决问题。二·在孩子面前多说老师的优点。有些老师比较威严,孩子对他敬而远之,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学习。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全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很自然地赞美老师的优点,让孩子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这样就会让孩子消除情绪,还能让孩子更喜欢这位老师的课程。三·要多和老师沟通。父母经常和老师沟通,既有利于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日常表现,也有利于老师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尤其是孩子和老师因为某件事情和老师发生误会或矛盾时,父母更要及时和老师沟通。老师一般不会因为孩子的一点思想问题就对孩子产生意见,他们都是以帮助孩子爱孩子为出发点的。四·要积极配合孩子和老师的工作。有时,老师安排孩子一项工作,父母可能是害怕耽误孩子学习或是嫌麻烦,便会有怨言,这样,孩子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不积极了。孩子不积极,自然也就和老师疏远。所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对孩子也是一种潜在的锻炼。其实每个老师的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可能有的老师表现得过于激烈,有些老师表现得十分平和。父母都要教育孩子尊重老师,树立老师的威信,这样孩子才不会把上学当成一种负担。
阅读(62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