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是赵丰的炊烟,我在读,学生在听。以往很少听课的小王同学这次也听得仔细了。事后跟我谈,她很不同意作者对陶渊明的态度。她可能还不知道我要读此篇的原因。上愚公移山时,遂率荷担者三夫——愚公只带了三个人,给了我这样一个启发:愚公从未想到,要因移山而改变什么不会愚蠢到让他的家族倾其所有倾巢而出,去干那种让一代代人吃苦受累劳命伤财呕心沥血的事于是,愚公一族,才能延续着亘古不变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阡陌交通,往来种作,袅袅炊烟,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这个部族的生命力仍以最旺盛的方式伸展着,这个家庭的幸福感仍以最持久的方式绵延着,就像一条永不枯竭缓缓流淌的小河。
当我试图做那样的描述的时候,就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语句,只是不知不觉地,加上了——炊烟。大概我也觉得,乡村是不该离了炊烟的,它是那样古朴纯净祥和而能代表农村的东西。待到我读赵丰的炊烟时,才发现有相同感受的,不止我一个。我希望,我的朗读能在学生中产生共鸣。但王同学可不是这样想的——老师,我觉得作者对陶渊明的评价很不恰当;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的感受不会是相同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出的只是他心中的美感而已,赵丰不能因为自己的兴趣和别人不一样,就对人家指指点点胡乱评价!其实原文是这样的:土墙木门青瓦杨树炊烟。那时如果在村子里,我的目光里就呈现出这么几样东西。把这些东西拼接在一起,就形成了记忆中乡村的影像。如果远离村子,就只剩下炊烟了。我在孤坐,仰躺,眺望炊烟和风的游戏。炊烟离开烟囱后,就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炊烟在哪儿落脚,这是我所挂念的。我不知道诗人画家音乐家之类的艺术家的灵感从何而来,我一直疑心陶渊明没有享受过真正的乡村生活,不然桃花源记为何没有描写炊烟的诗句?缺失了炊烟的桃花源,该是何等的落寞。
王同学的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那么,赵丰和陶渊明的感受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差距呢?陶渊明又为什么对炊烟只字不提呢?这似乎是个有趣的问题。道理并不复杂,但还是让我们慢慢说来。且看文章第四段:原始人发明了火,从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这文明却滞留在了乡下。城里人早已开始用电取暖,做饭。液化气和煤气虽然也产生火,只是没有炊烟。乡野庄稼收获之后的桔杆枯柴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成为生活在乡野之人烧火的原料。这种情况可能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炊烟在乡好仍然继续充当着风景的角色。既然这样,乡下人对炊烟的感情还会旷日持久。
这种情况可能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最后这两句是有言外之意的,即是告诉我们,总有一天,秸秆枯柴之类的烧火燃料,总有一天也要为电饭煲电磁炉煤气天然气所取代;换句话说,炊烟将越来越少,渐渐就会淡出人们的视野。这对于从炊烟弥漫的少儿时代一路走来的赵丰而言,是怎样的留恋遗憾和痛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这样的心情体现得尤为明显:许久,没有见过乡下的炊烟了,不免有些思念。乡下不会没有炊烟,少了炊烟的乡好就缺乏生气。我生活在小城,眼中迷失了炊烟的影子,偶尔会感到失魂落魄。因而在作者的意识深处,炊烟,更添象征意味。它是一种符号,代表的是古朴的风情平民的意识纯净的灵魂精神的家园永远的归宿——正如作者所言,这种感情,既有对曾经被炊烟弥漫过的少儿时代的怀恋,更有一种对返濮归真的人生态度的守望。
但是,炊烟,却不是桃花园中的独有——桃花源之内有炊烟,之外也有炊烟;乡村中有炊烟,城市里也有炊烟;小时候伴着炊烟,长大后也离不开炊烟。炊烟,也不是战乱中人民的最爱——老百姓最渴望的,是人人安其居乐其业,是无生命之虞无温饱之忧的最基本的安全感;其次,便是无明争暗抢无背信弃义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像渔人后来所做的那样。从这一点说来,陶渊明恐怕就不会对炊烟有着特别的记忆和特别的感情。大凡人世间的浓浓的深情,都是因为距离的拉大而产生的——距离的拉大,意味着可以更好的观望。但是所有的分离都是时间上而不是空间上的,都是生命的运行过程带来的——比如乡愁。你所想念的,永远都不是当时当刻的那个遥远的他;即使是,那也只是记忆的重组——你所想念的,永远都是过往的生活场景,并渴望它重现,尽管它永远也不会有重现的时候。于是你渴盼,至少以重逢来作自我安慰,但重逢又遥遥无期。这种回不去跨不过的精神状态,才是乡愁!
乡愁的情结,让人对事物的情感一直递增,这便促进了我们对那个事物的认知。我们现在倡导读经典——尽管你并不一定能读得懂他,但只要有你能读得懂的东西,只要它能伴随着你生命早期的每个春夏秋冬,它就有不可估量的吸引你的魔力。因为它是你的曾经你的过往你的童年,它曾与你无限接近;只是在生活的忙碌中,彼此却又悄然分离,过去的感觉一去不返。于是,你隔着遥遥的距离,观望它,便是在观望你自己。让孩子读经典,不是为了读懂,是为了储存一份特别的记忆,和一份特别的情感。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孩子长大后,才会有一份特别的收获。
阅读(573)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