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83311
  • 博文数量: 105
  • 博客积分: 6010
  • 博客等级: 准将
  • 技术积分: 114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0-01 09:0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05)

文章存档

2010年(3)

2009年(93)

2008年(9)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8-12 22:43:38

前言

我们已经看到几家主流的主机板制造商开始批量生产AM3接口的主板,而且,我们手中还有黑盒版Phenom II X3 720,所以,当DFI送来他们的LANParty DK 790FXB-M3H5主板后,我们就很好奇这些主机板能有什么样的超频表现。微星近来送测的790FX GD70看起来也很不错,和DFI的主机板在相同的价位,并且功能方面也很相似。

当然,两块主机板并不完全相同。DFI在这款主板上并没有使用他引以为傲的数字式供电技术。

DFI以前曾经推出过多块超频神板,AMD平台上推出的DDR2版本DK 790FXB-M2SRH也有段时间了,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几家的主机板谁可以延续超频神话!

主机板特性

  • AM3插槽设计
  • AMD 790FX + SB750 芯片组
  • 四根 DDR3 内存插槽,支持 1066、1333和1600MHz(OC)频率,最大容量支持到16GB
  • 两条PCI-Express 2.0 x16 插槽 (x16/x16) ,支持 ATI CrossFire-X 多卡并联技术
  • 一条PCI-Express 2.0 x16 插槽 (x4 带宽)
  • 两条PCI插槽
  • Realtek ALC885 7.1 声道 HD 音频芯片, 支持 Dolby Home Theatre
  • 千兆网络( Marvell 88E8056 PCI-Express 总线)
  • SB750南桥提供六个SATA 3Gbps接口,支持RAID 0, 1, 0+1, 5 和 JBOD
  • 一个IDE接口
  • 十二个USB 2.0 接口 (六个I/O挡板,六个集成于主板)


包装及附件

001.jpg

002.jpg

003.jpg

004.jpg

  • 一条束状IDE电缆
  • 四条SATA电缆
  • 两条大D口-SATA电源转接线
  • CrossFire桥接器
  • I/O 挡板
  • USB连接线
  • 额外附送的主板跳线
  • 用户手册,简明系统手册以及驱动光盘(未照)


和往常一样,DFI的附件颜色和主机板保持一致,所以看起来赏心悦目。金属的后挡板质量一般,不如华硕的Q-Shield挡板那么有质感,而且,这个挡板有点划手,所以安装的时候要小心了。

附送的四条SATA线缆应该够用了,不过我们更想要六条(主机板上有六个SATA插槽);IDE线缆也做了90度的弯角,安装光驱时将更加方便,赞一个。用户手册印刷很不错,不过随机的驱动盘却不能自动运行,没有华硕、技嘉、微星等设计的细心。在大多数的方面,DFI都处理得不错,不过却在一些小的细节上不够注意,不够竞争对手那般人性化,希望能引起DFI的注意。

主机板细部特征

1.jpg

DFI LANParty DK 790FXB-M3H5使用了DFI经典LANParty系列的配色,亮黄色的各种插槽、黑色的PCB、橙色的内存插槽、银色的散热片……,这就是DFI的魅力所在。其他的厂家很少有像DFI这样使用如此亮眼的颜色——这也是DFI主板大受玩家追捧的一个原因。

整块主板的布局非常好,唯一的遗憾就是北桥的散热片有点靠近CPU插座,可能会影响到大型散热器的安装。主机板上的SATA和IDE接口都是横置式设计,这样不会影响到显卡和其他扩展卡的安装,显卡插槽和内存插槽的位置也很好,不会互相干扰。CPU供电八脚插槽位置处于CPU供电散热片和后挡板之间,这个位置可能会给插线带来一点点的麻烦。

5.jpg

CPU供电部分并没有采用数字式供电技术,而只是采用了普通的模拟式4+1供电模式,甚至连数字式PWM都不是——DFI这样做也许是为了节约PCB空间。这样的设计和我们之前评测过的790FXB-M2SRH几乎完全一样,而在M2SRH的评测中,CPU电源部分似乎承受不了高功率CPU的折磨,我们希望在新近推出的DK 790FXB-M3H5中,不要再发生这样的问题。

6.jpg

我们有点奇怪DFI北桥散热的设计,看起来很单薄的样子,DFI在这里使用了螺栓/螺母的方式进行固定,这可以保证散热片和北桥很好的接触,可以有更有效的冷却效果,不过这里使用的螺栓/螺母质量却很一般,也许该换成更好的。这块主板的南桥只使用了一个小块的散热片,已经足够了。

2.jpg

这块主机板最大的改进应该是对DDR3内存的支持,内存插槽的位置和M2SRH基本一样,都在靠近主机板顶部的地方。

3.jpg

扩展插槽部分,最上面的两个PCI-Express 2.0插槽都支持16x的传输速度,最下面一根插槽只是外观和16x插槽一样,其实它是x4的插槽。这样的设计并不会对你在扩展卡的选择上带来麻烦——PCI-Express x 16插槽可以插所有种类的PCI-Express总线的扩展卡。即便是老旧的PCI设备,也还有三根插槽可以使用。

板载Power/Reset按钮和DEBUG侦错灯,方便裸测的玩家。不过这块主机板仍然没有提供板载的Clear CMOS按钮,只是在I/O后面板位置有个跳线用于清除CMOS设定。

4.jpg

DFI的这款主板只有六个SATA接口,板载SATA芯片的位置空焊,在当今SATA接口的设备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并没有提供更多的SATA接口——我们并不喜欢这样缩减的设计,尤其是,这块主板还提供了软驱的接口,这更令我们无法理解了。

主板集成基于PCI - Express总线的千兆网卡,并集成Realtek HD音频芯片ALC885,这是款支持HDCP的音效芯片,I/O后面板还提供了S/PDIF光纤插孔,以方便输出素质更好的音频信号。

I/O后面板

reario.jpg

在I/O后面板处提供如下的接口/插孔:

  • PS/2键盘/鼠标
  • 光纤S/PDIF接口
  • Clear CMOS跳线
  • 六个USB2.0插槽
  • 一个RJ45网络插槽
  • 六个音频插孔,支持7.1声道输出


后面板的布局看起来有点稀疏。对于其他主板往往提供八个USB2.0接口来说,这款主板的六个显得不太够用。而且,这款主板并没有提供其他一些额外的功能,例如IEEE1394、eSATA接口等,不过DFI在这里还是保留了S/PDIF接口。对于PS/2接口来说,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毕竟是老旧的接口了,我们最近几年都没有使用过。

后面板的Clear CMOS跳线还比较有用,不过等到主板装入机箱,放在桌子下面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容易摸到了(尤其是考虑到此处往往还有大量的连接线缆的时候)。我们更希望此处是个按钮,一个简单的Clear CMOS按钮能有多么高深的设计?会带来多大的成本?

BIOS

bios1.jpg

bios2.jpg

bios3.jpg

bios4.jpg

DFI主板BIOS中的“Genie BIOS Setting”包含有所有对性能有影响的调整,进入这个选单需要在主菜单中按“F9”键,然后进入所谓的“Advanced Mode”,这样才会有对内存参数的额外调整。不过即便是在普通模式下,也可以对电压和频率进行调整。

AMD处理器的Cool'n'Quiet技术默认情况下是禁用的,以开放超频选项。其他例如频率、倍频、CPU电压、北桥电压、PCI-E总线频率、HT总线频率等都可以在这里调整。

bios5.jpg

DFI还包括一个“special add”选项,可以按百分比对电压进行调整。这样设计很方便,不需要你去记住实际使用的电压,你只需要知道最高安全电压的比率即可。不过这里只有三项可以按百分比调整,不像其它一些较旧的型号,提供更大的选择范围。

bios6.jpg

在内存调整页面,DFI提供了很多的相关调整选项,例如CPU内存控制器的调整、驱动信号的强度和终止电阻等等,并且,可以对每条通道上的内存进行不同的设定,以充分压榨内存的性能。另外,BIOS中还有CMOS超频设置重新载入的功能,虽然是个小功能,不过却是DFI独家提供的。在BIOS中,还可以分别对四条插槽上的内存添加最多三行的文字说明/注解。

bios7.jpg

bios8.jpg

风扇控制功能包括,可以对主板上的三个三针风扇接口按温度进行转速的控制,甚至详细到按每一度进行控制。但是只有三个温度控制的风扇接口,在某些系统上可能不够用。

DFI的这款主板并没有提供BIOS的在线更新和备份功能,这对于近期设计的主板来说,有点落后。而且,这款主板的BIOS芯片直接焊接在主板上,并不是易插拔的设计。

测试环境

我们使用Sisoft Sandra和Lavalys Everest进行基准测试,这样,你也可以运行这些基准测试程序,以了解我们的测试系统大致的性能表现。

我们还集中更多的时间用于测试系统(平台)的稳定性,以找出系统中任何潜在的弱点。我们使用Prime 95进行压力测试,并运行多遍的3DMark 06,这是为了确保系统的所有部件都受到较大压力的测试,并能够在测试中保持足够的稳定。

我们认为,普通的消费者在日常使用中,并不会给系统带来如此大的压力,同时,我们也不指望所有送测的产品都能够通过我们的压力测试。有些时候,某些系统甚至在开始测试后的几分钟内就已经崩溃,这样的情况使得我们更需要完成/完善我们的压力测试,来告诉你哪些产品是值得你花钱买回家的。

测试平台

7w.jpg

  • 主板:
    DFI LANParty DK 790FXB-M3H5 (AMD 790FX/SB750 - 424 BIOS)
    Gigabyte GA-MA790FX-UD5P (AMD 790FX/SB750 - F5c BIOS)
    MSI 790FX-GD70 (AMD 790FX/SB750 - .131 beta BIOS)
    Asus M4A79-T Deluxe (AMD 790FX/SB750 - 0902 BIOS)
  • CPU:AMD Phenom II X3 720 Black Edition
  • 内存:4GB G.Skill DDR3 Pi 系列 F3-12800Cl7D-4GBPI 4G套装
  • 显卡:索泰 GeForce GTX 280
  • 电源:PC Power and Cooling Silencer 750W PSU
  • 硬盘:Seagate 7200.10 250GB
  • SSD:Intel X25-M 80GB SSD
  • 软件环境:
    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 64-bit SP1
    Nvidia Forceware 182.08 WHQL
    ATI Catalyst 9.4 WHQL


功率测试

此处为系统待机和满载模式下的功率消耗对比

test1.jpg

性能测试

  • Lavalys Everest 5.0.1667 Memory Performance

    test2.jpg
  • SiSoftware Sandra Lite 2009 SP3 Home Professional

    test3.jpg
  • 磁盘系统测试:SATA and eSATA Performance

    test4.jpg
  • USB 2.0 Performance

    test5.jpg
  • 图片编辑测试:GIMP Image Editing

    test6.jpg
  • H.264转码测试

    test7.jpg
  • 多任务性能:7-zip

    test8.jpg
  • 文件压缩及加密

    test9.jpg
  • 文件解压及解密

    test10.jpg
  • 游戏测试:Crysis

    test11.jpg
  • 游戏测试:Far Cry 2

    test12.jpg
  • 系统超频测试:游戏

    test13.jpg
  • 系统超频测试:图片编辑、视频转码、多任务

    test14.jpg


稳定性测试

我们将系统BIOS全部恢复到默认设置,同时运行Prime 95和3DMark 06,以让CPU、内存和PCI-Express总线全部满载,运行时间是24小时。除了CPU散热风扇,不使用其他辅助散热措施,这意味着CPU电源部分的散热片和热管要在很小的冷却气流下仍然保持系统的温度不会过载。

我们在上午开始测试DFI的这块主板,下午又对它进行了检查——它当时工作得很好。正当我们晚上要回家的时候,它死机了。我们不得不留下进行排查,后来发现CPU供电部分的银色散热片和北桥的散热片都非常热。看来是系统过热造成了死机,不得不说,散热设计一直都不是DFI的强项,在这方面他应该好好向他的竞争对手学习。

测试总结

8w.jpg

DFI LANParty DK 790FXB-M3H5目前的价格是169美元,它没有提供eSATA接口,没有IEEE1394接口,也没有更多的SATA接口,超频能力也不出众。那么,它值169美元吗?也许你会说,这是款790FX芯片组的主板。不过华硕的CrossHair III Formula比DFI的这款主板至少还要便宜10美元,而且功能更多。

以前我们测试过的AM2+接口的DFI 790FXB-M2RSH并不是块值得推荐的主板,这一块看来也是。DFI需要在设计上加强,而不是固步自封,停止前进。目前看来,这块主板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改进:软驱接口会影响到PCI-Express显卡电源线的安装;改用质量更好的螺栓/螺母;在后面板上提供Clear CMOS按钮,而不是小到无法摸到的跳线。这些改进并不需要花什么钱,却会带来不一样的使用感受。

在我们的超频测试中,北桥和MOSFET的散热片变得非常热,但是加压超频并没有使得主板其它的部分过热。看来,如果对散热稍加强化,或者加个小风扇加强空气对流,这块主板就不会在压力测试中只坚持几个小时了。

在上面的基准测试中我们也已经看到,DFI的这块主板在效能方面并不出色,它只是保持了和其它主板“基本相同”的表现,某些时候甚至更糟。也许,只有它的配色能够吸引你的注意——如果你喜欢亮黄色插槽的话。

不管是默认测试还是超频测试,这块主板的前身(DK 790FXB-M2RSH)和它自己一样都无法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望。鉴于现在市场上还有很多比它更好的AM3主机板,相信DFI会对他自己的DK 790FXB-M3H5头痛不已。

评分
  • 性能:6/10
  • 功能:6/10
  • 价格:7/10
  • 总分:6/10


bit-tech.net
 
点击此处链接可以看到更多高端硬件分析与测评:
阅读(94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