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83313
  • 博文数量: 105
  • 博客积分: 6010
  • 博客等级: 准将
  • 技术积分: 114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0-01 09:0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05)

文章存档

2010年(3)

2009年(93)

2008年(9)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8-12 22:48:05

前言

水冷系统往往价格昂贵,并且不像PC中的其它配件一样有快速发展的技术。水冷系统的制造商虽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新的产品,不过往往在设计/外观/效能上没有什么大的飞跃。这个不像从Core 2 Duo升级到Core i7或者从普通硬盘升级到SSD那么明显。

遗憾的是,虽然高档的水冷头值得你花重金购买,不过它们往往是针对特定的硬件而设计,一旦你升级了主板或者显卡,这可能意味着你需要更换掉它们,这又将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也有某些厂商会推出适应新平台的扣具,而且价格也不算贵。但对更多的水冷设备厂商来说,他们没有适应新平台的扣具,即便有,价格也难以接受。

如果你也遇到了这种情况,那么你可以尝试着自己DIY一套适合自己的扣具,你会发现这将是一件非常简单而且容易的事情,并且,自己动手还能带来无法替代的曼妙感觉。

下面是我们向你演示的DIY过程所需要用到的工具:

1.jpg

有了这些工具,制作过程就会变得相当容易,并不需要什么专业的加工设备或者较贵的原材料。当然了,一点要求还是有的,那就是需要你能够准确的进行测量和裁切。

开始设计

2.jpg

或许最明显的办法就是照搬水冷头原来的设计,然后稍做更改使之适应新主板的要求。在少数情况下,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解决方法——例如上图中的D-Tek CPU水冷头,使用下面白色的背板对水冷头进行固定。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只需要按照主板的尺寸,重新做个背板即可。你需要做的就是测量好主板上安装孔的位置和尺寸。

在其他情况下——也许你手头上还是针对较旧的AMD 939支架设计的水冷头——然后上面的方法可能无效。在这些情况下,最佳的方案是DIY一个简单的“三明治”式扣具(夹具),用来紧固水冷头。

如下图,这样的设计,安装也很容易。把“夹紧板”放在水冷头上,四周用长螺栓固定。从图中也可以看到,我们使用了弹簧平衡压力,而且使用了手拧螺母,你可以根据自己主板和CPU的情况,调节紧固压力的大小。

4.jpg

在我们的演示方案中,你需要四个至少30mm长的螺栓。如果你也想用弹簧来平衡压力,那么螺栓要40~60mm长。一般我们建议你购买更长的螺栓,然后根据量测到的尺寸把它们裁短到合适的长度

还有,你还需要八个M3的螺母,以及至少八个塑料垫圈。其中有四个螺母用来在主板上固定长螺栓,八个塑料垫圈用来保护主板上的固定孔,防止螺栓刮伤主板。即便买不到合适的塑料垫圈,也可以自己加工:找个塑料的饮料瓶(当然要是空的),把螺栓烧热,在塑料瓶上穿个洞,然后用剪刀在周围剪一圈,一个垫圈就成了。

其他的四个螺母用来拧紧“夹紧板”。如果你像我们一样,使用弹簧来平衡压力,那么你还需要几个大的金属垫圈来辅助夹紧弹簧——当然,能买到图中所示的手拧螺母是最好不过的。

制作背板

更换主板后,原来水冷系统的背板也许不能继续使用了,需要重新制作。背板的目的是传递压力,辅助夹紧CPU。这需要你把主板从机箱中卸掉,仔细测量尺寸。在这个过程中,请注意保护好主板,防止金属屑掉在主板上造成短路,或者,有什么大型的工具掉在主板上砸坏主板。

3.jpg
在制作的过程中,请保护好水冷头的接触面,防止刮花

通常来说,散热系统的制造商(风冷或水冷),在背板和主板接触的那一面,都会有些绝缘措施,例如塑料或泡沫。这个很重要,以防止主板背面的元件被压碎或短路。你需要向这些制造商学习,针对你的主板,设计背板,并避开背板范围内的电路元件(开孔或开槽等)(个人建议,背板制作完成后,不妨在背板和主板的接触面上贴一层3M导热贴,不仅绝缘,还有辅助散热效果,一举两得,译者)。

只要你能够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使用背板还是很安全的。然而,现在还有个新问题,那就是你的新背板可能无法适应主板和机箱托盘中的狭小空间。

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不使用背板,在主板的背面仅使用螺母和塑料垫圈来固定长螺栓。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请注意做好绝缘,否则主板可能无法正常工作甚至烧毁。

夹紧板设计

5.jpg
准确地测量安装孔的尺寸,一点点误差就可能使得你的作品最后无法正确安装

6.jpg
水冷头的大小也需要精确的测量

在制作夹紧板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准确的测量。你最好手边上有个游标卡尺,或者你可以到主板制造商、CPU制造商的网站上去找找他们的设计蓝图(如果有的话),以获得准确的尺寸。另外,理想情况下,夹紧板的厚度在2~3mm比较适当,太厚的话材料不容易买到,加工也不太容易,而且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好处。但是你一定要保证夹紧板不要薄于2mm,否则在日后的使用中,在压力的作用下夹紧板很快就会变形,直接的影响就是丧失对水冷头的压力,降低散热性能,并可能带来其它难以想象的后果。

其实,制作夹紧板并不需要太多的工具,主要的工具是3~4mm的手钻和一台切割机。我们在最开始的图片中显示出来的其它一些工具在后面的制作中可能会用到,例如在最初的加工完成后,还需要对夹紧板进行去毛刺、磨边、抛光等工作,以使得你自己做出来的水冷头即便和商店中摆放的高档货色相比也毫不逊色。

7.jpg
从夹紧板的外围尺寸向内5mm,标记内框的大小,用以确定螺栓孔的位置

你需要测量三个方面的尺寸,这需要你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保持测量的精确。第一个尺寸是主板上散热器安装孔的距离,这个距离将决定夹紧板的大小。这个尺寸量测好后,分别将长宽延长10mm,就是夹紧板的长宽尺寸。在钢板上按这个尺寸画出正方形(或长方形),保证每个边都是90度垂直。然后在四周尺寸向内5mm画内框,按主板安装孔的尺寸标记3mm钻孔的位置。

8.jpg
内外框都画好后,确定水冷头的位置

9.jpg
使用定位器打出定位孔,方便钻孔

接下来,该考虑水冷头上面的水管接头了。你需要确保制作完成后的夹紧板的中心、水冷头的中心和CPU的中心都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而且,也许水冷头上除了水管接头,还有螺钉之类的东东需要你钻孔(或开槽)避开,在这里,就需要你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了。

10.jpg
确定夹紧板上水管接头的位置。某些水冷头,还需要标记出水冷头表面螺钉钻孔(或开槽)的位置

制作夹紧板

每种水冷头都采用了不同的材料/工艺/设计,但是它们都有些相似之处。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夹紧板必须整个压紧在水冷头上,并保持压力平衡。对于那些水冷头表面非平面的情况,你也许需要想想其他的办法确保夹紧板和水冷头之间的紧密程度。

还有,上面已经提到,使用3mm厚的钢板进行加工——这样的厚度加工起来更容易些,而且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水冷头——记住,钢板的厚度要适可,不能太厚。

11.jpg
水管接头开孔

当所有的尺寸都标记出来,就可以动手切割钢板了。首先,要把水管接口的位置开孔。记住所有的开孔、开槽、切割等都要留一点点余量,切割完成后再使用电磨将四个边打磨到合适的尺寸和平直度。

12.jpg
将夹紧板从大块钢板上切割下来

切割过程中,还需要多次确认水冷头和夹紧板的贴合程度,以及水管接头/螺钉等等的穿孔(开槽)位置/尺寸是否适当。注意,在切割过程中,不要把桌面也给切了~~~

上面也已经提到过,加工的过程中还要时时注意的是,让水冷头、CPU、夹紧板位于同一中心。当你做完了切割、打磨等工作后,这个夹紧板也基本完成了,可以准备上机了。

13.jpg
上机效果

夹紧板完成后,还可以按你的喜好,抛光、喷漆或者蚀刻出你喜爱的图案/文字。然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蓝图安装(紧固)到电脑中了,在拧紧螺母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夹紧板的位置进行一些细微的调整,以确保夹紧板压力适中,CPU受力均匀。

好了,经过自己的一番辛苦努力,看到心爱的水冷头又重新投入使用,而且为你自己省下了更换水冷头的费用,心情是不是特别高兴?
 
点击此处链接可以看到更多高端硬件分析与测评:
阅读(66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