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 而今很多人缺少正知正见,以理引生的定解更极其缺少难熬。假如通过《般若妙瓶》中所宣说的二种理(世俗理、胜义理)或四种理(作用理、观待理、证成理、法尔理)来抉择,那自相续中肯定能生起对佛法的正信。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7月2日: 即使密林遍布,宝剑也能将其无余劈斩,同理,拥有通达佛法的理证伶俐,就能对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宣讲的统统显密佛法了如指掌。 而今凡间很多众生非常可怜,他们深深陷进无明烦恼之网,但能斩断此网的,唯有如宝剑的这类伶俐。假如没有这柄伶俐宝剑,众生将始终沉陷在牢狱中没法自拔。假如相续中生起如是二量之伶俐,就可安若泰山断除统统邪知杂念。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7月3日: 宗派有精确的宗派和不精确的宗派两种。不精确的宗派,指的是外道,全部外道见解回纳起来就是常见和断见;精确的宗派就是佛教,它分大小乘,当然佛教中最殊胜的宗派是大乘。佛教之所以是精确的宗派,是由于佛陀所宣说的统统教法,是以宗法、同品遍、异品遍三相或三义,断除了统统怀疑的无垢清净正法。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7月4日: 我们通达了阔别统统戏论的甚深空性和以五道十地、六度万举动主的广大世俗这两种法,那就有获得统统佛法功德的殊胜机缘。任何一名宿世积累资粮且有殊胜人缘的人,若想品尝佛教的深广甘露,就必须获得诸佛菩萨的加持。 假如通达深广二法殊胜伶俐的光芒真正融进我们的心,这就是全部获得中最大的获得。概而言之,“深广二法”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真正教法甘露,谁想品尝这类甘露,《解义慧剑》就赐给他伶俐光芒。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7月5日: 万法包括在胜义谛和世俗谛中,大家肯定要通达这二谛的真谛。假如没有通达,那与瞽者没有甚么差别。而今有些学习佛法的人对二谛一点都不懂,这黑白常不好的事变。 那如何才能趣进二谛的自性呢? 唯有依靠无谬定解的伶俐才能深切领会,假如如许的伶俐渐渐修成,那么我们就具足了胜妙的慧目。所以,真实的大乘修行人必须要明黑胜义谛和世俗谛的道理,假如没有通达二谛的真谛,仅仅口头上说“我是大乘修行人”,那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7月6日: 对于大乘佛子,大家肯定要好好学习因明和中观,由于仅仅讲一点因果道理或佛教的公案,也解决不了全部题目。另外,人的伶俐层次不雷同,也有必要通过不同路子来学习。 所以,我在讲《进菩萨行论》、《大美满前行》等简单法门的同时,也宣讲一些比较深的法。通过学习如许殊胜的论典,相续中就能生起真正安定的定解。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7月7日: 大家都应当知道,外器凡间的法全都依靠缘起而生,如种子产生苗芽等,它们无不依靠各自的人缘而产生;一样,内有情凡间从无明、行、识不停到老死之间的全部循环流转,也全都依靠人缘而产生。 可惜的是,凡间很多人只知道物质天下的外在缘起法则,并不知道众生无始以来沉溺在循环中的内在十二缘起。而尽大多数黉舍的教学课本,也只研究表面的物质,很少往研究内在的心识,即使研究也仅限于一隅,对过往、而今、未来很多心态,和循环的源甲等方面根本没有触及,可以说是空黑一片,真黑白常可怜。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7月8日: 『邝用理”的意思是任何法只要人缘具足,果肯定会产生。所以只要我们通达了作用理,就尽对不敢造恶业,由于如是之因必定具有如是作用的原因。 有人问:“为甚么我今天杀生,将来就要堕进地狱?”原因起因很简单:假如种子、肥料、土壤等人缘扫数都具足,那到春天的时间,果会不会产生呢?肯定会。一样,坏人今天杀生,来日诰日诽谤三宝等,那将来肯定要堕进地狱。由于扫数的人缘没有一个不齐全的原因,那它的果怎么会消掉呢?肯定不会消掉。 当然,假如好好忏悔,这些因及其作用在未受痛楚之前就被摧毁无余了,那就不会产生痛楚的果。所以,而今很多人就是由于不懂作用理,才不停不断地造恶业。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7月9日: “观待理”的意思是全部具备果自性的法,决定都观待各自之因。比如说,而今有些人非常贫苦、极为痛楚,伶俐也极其愚钝,那如是之果是不是有原因起因呢?决定观待人缘,观待他们今世、宿世和宿世的宿世所造的统统恶业。 又比如,我天天都抱病,这是果,那它肯定有因,所以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期看吃个药顿时就好。所以果必定观待它的因。我们而今只要做布施、闻思修行等康乐的事,那决定会有康乐的果,所以要精进行持善法;而而今所受的痛楚,也是由前面的恶因导致的,所以唯一应好好忏悔。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7月10日: 宣说四种理的必要:由于众生相续当中对因、果、本体和正理有怀疑,为了断除这四种怀疑就宣说了四种理。 比如,假如我们对造善业会不会产生安乐果方面有怀疑,那就必要宣说作用理;假如我们对众生的痛楚、康乐到底是不是是由恶业和善业所感召的有怀疑,就必要宣说观待理;我们对火的本体是不是是热的、柱子的本体是不是是无常的有怀疑,因而就宣说了法尔理;假如以为如许的因果道理还必要真实的正理来讲明,也就是说在逻辑方面产生怀疑,那就必要宣说证成理。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7月11日: 假如大家通达这些道理(作用理、观待理、证成理、法尔理),而对释迦牟尼佛生起了真实的信心,那这类信心并不是依靠暂时的人缘或暂时的感动而产生的,应当说是发自心田深处、碰到甚么样的背缘也不会被摧毁的正信。这就是统统修行人都必要达到的境界。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7月12日: 我们可以说作用理和观待理,完全涵摄世出凡间的统统学问,由于包罗万象、各种各样的知识,以“因果”二字皆可统摄。在凡间,任何一名理论家都会如许,假如研究这个项目会有成果,那他会继续深切;假如觉得没有成果,就不会继续研究下往。 以戒定慧三学为主的出凡间佛法也是云云,假如按照佛陀教言一心安住可得成就,那我乐意坐禅、乐意修学伶俐……假如这些都没有用果,那不会再如许下往。所以,真正想搞懂世出凡间的道理,务必要明黑作用理和观待理。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7月13日: 名言中的自然规律有简单和深奥两类。简单的规律,就像风的本体是动摇一样,这些大家都知道;但是,善的本体永远给人们带来安乐,恶的本体永远对众生带来痛楚,这些深奥的规律没有受过佛教教育的人根本不懂。 固然凡间有些人以为,我读过很多书、学过很多知识,但依靠这些相似知识,并不能清楚熟悉事物的法尔。比如说,一个人的内心长期存在着嗔恨心,这对身材、心灵以致全部生存都会带来痛楚,但是他自始至终都不知道。假如发菩提心或发善心,自然会带来***、康乐与吉祥,但这个道理尽大多数人都不明黑。固然他们不知道,但如许的法尔谁也没办法否认。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7月14日: 万法无常、统统痛楚的来历就是恶业,这些道理很多人都不知道,假如我们能通过闻思正理来产生定解,那就非常稀有难熬。如许的道理,谁想否认也没办法,就像火是热性谁也没办法否认一样。 当然,如许的道理只有从佛陀的教言中才能明黑,任何一名凡间智者,他们也只是对表层的道理有所研究、有所索求,并不可能触及如许甚深的真谛。 因此,我再次劝勉大荚冬肯定要花肯定的时间和功夫来研究佛教,佛教的教义定会给我们带来暂时与究竟的安乐。当然,这类劝勉并不和当今社会有些人做的广告一样,想为自己谋甚么优点,而是真正想将心田所获得的康乐与大家分享。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7月15日: 我经常如许想,假如能应用这三种推理(金刚屑因对因的观察、破有没有生因对果的观察、离一多因对本体的观察)来进行观察,自相续肯定会生起万法都是空性的定解。 着实空性就是统统诸法的本体,对此肯定要生起安定的定解。名言中固然有各种各样的闪现,但这些闪现都经不起正理观察,而在不观察的时间,这些如梦幻泡影般本不实有的征象却又似乎真实存在,这就是凡夫人的悲哀。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7月16日: 着实说,学习《解义慧剑》非常有必要。由于而今很多人连名言的真谛都不懂,更不用说胜义的真谛了。即使是佛教徒,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胜义的***,乃至一些寺院的大和尚,对胜义的道理也一无所知。 不懂胜义不足为怪,但不懂名言的真谛就非常可怕了。由于名言中,人有宿世后代,业因果真实不虚……这些在能取所取没有消于法界之前都真实存在;而统统诸法的本体胜义法尔,唯有圣者进根本慧定时才能亲证。 固然统统诸法皆是空性,但这类空性并不离开大光明,也就是说,统统诸法的本体唯是阔别戏论的现空无二的双运法界。固然在迷乱者眼前有各种各样的闪现,但这些都如梦幻泡影般不真实,它们的本体唯是明空双运的法界实相。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7月17日: 而今很多凡间人,该研究的地方不研究,不该研究的凡间法尔理却经常研究:为甚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甚么青稞的种子产生青稞的苗芽?为甚么人产生人,不产生牦牛?……而今西方有些人似乎没有事变做,平生当中不停在森林里观察:这棵树到底有多少树叶?有多少树枝?有些人拿着一个照相机到处拍一些动物,毕生都以如许的方式混过。 着实这没有必要,值得观察的唯有真实的正理,正理方面应当往观察,但回进法尔理后谁也没办法,所以没必要再往寻觅它的缘由。 ——《般若妙瓶·解义慧剑》 7月18日: 显密统统佛法是要修持的。首先从理论上要相识,然后到实际生存中应用,肯定要如许串习。假如光从理论上相识而不修持,就不叫佛法了。就像而今的凡间知识——历史、天文、地理,还有佛教中的个别学问,只要相识就可以了。 但作为佛教徒,最关键的是改变相续、获得解脱,这就必要实修。所以,华智仁波切等前译宁玛派的高僧大德讲《进行论》、《中观》等任何法要时,都有修法次第的引导。 ——《般若妙瓶·现观总义讲记》 7月19日: 我们要探求方向从循环中获得解脱,先要相识所得果是佛陀的遍智。不通晓这一点,也就掉往愿菩提心的所缘,由于愿菩提心是缘佛果之发心。没有所缘,发菩提心是不会成功的。比如我要出发,但不知前往何方,那就迷茫了;假如确定往拉萨,路上耽搁多长时间,终究还是会到的。 一样的道理,我们学佛的方针就是要成佛,要获得佛陀如海般的功德与伶俐,这一点要清楚!而今有些人学佛不是为了成佛,也不求伶俐,只是为了治病、平安……这根本不属于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它的方针肯定是求遍智,不求遍智也就没有发心。 ——《般若妙瓶·现观总义讲记》 7月20日: 着实做任何一件事变都是云云,首先要有方针,其次要有路子和顺缘,末了还要避免背缘。比如经营企业,一年要赚多少钱,这是方针;有甚么气力和本领,这是顺缘;还要考虑经营中可能发生的背缘。一样的道理,对于追求佛果的修行人,第一讲方针——遍智,第二讲顺缘——道智,第三讲背缘——基智。 ——《般若妙瓶·现观总义讲记》 7月21日: 我们在修持的时间,先把该做的事变处理完,以后心不散略冬以闭关或进坐的方式脑筋:无始以来直到本日,对自己有过真实养育之恩的老母有情,仍在循环苦海中挣扎着、痛楚着……多么可怜!缘此生起猛烈悲心。 具体修法可依照阿底峡尊者的教言:了知统统众生当过自己的母亲——知母;当母亲时对自己有莫大恩德——念恩;以后要报答母恩——报恩…… ——《般若妙瓶·现观总义讲记》 7月22日: 作为孩子,应当想办法让老母有情离开循环痛楚。循环有没有边痛楚,只是让他们有吃、有穿、有一些地位,这是暂时的,解决不了大题目。凡间有人经常给父母寄点钱、打个电话,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是个孝子。着实打不打电话没甚么,买点吃的、买间屋子、买辆轿车……这些都不紧张。 最紧张、最根本的是让他们获得解脱。而解脱也不是暂时的声缘果位,肯定要令其获得美满正等觉果位。这是最关键的! ——《般若妙瓶·现观总义讲记》 7月23日: 光是对父母、对亲人有悲心,这不叫大悲心,叫小悲心。父母亲朋抱病了顿时送到医院,与自己关系好的人才往帮忙,这是一样平凡人的做法,是贪心,而不是悲心。由于你的所为源于对亲朋的贪执,你的父母,你的亲人,你贪执他们才有爱心,而不是出于忘我的悲悯,所以不是大悲心。 真实的大悲心,凡有生命的,天底下任何一个众生,见其在循环中受如是苦,你都想救护,如许的心才称为大悲心。当相续中自然而然生起此心,说明大乘种性已复苏。 而大乘种性复苏,看见苦难众生会不由自主生悲心,任何一个众生,即使是自己的怨敌在受苦,你也只想施以救护,这就是具有大乘善根。 ——《般若妙瓶·现观总义讲记》 7月24日: 假如见到可怜众生不生悲悯,听闻甚深空性也无丝毫感觉,而一讲武打或爱情故事时眼睛大大的,那可能成熟的是坏人种性。所以,是不是是大乘所化,外相上看得出来。 有些人问:我有没有出家缘分?有没有学佛成就的缘分? 着实不用问别人,只要扪心自问:当听闻大乘空性法门,当见到众生受痛楚,当听到佛陀因地救度众生的感人故事时,有没有感觉?假如没有一点触动,说明你连大乘种性还未成熟。不要说修学密法,连修学显宗《金刚经》的人缘都未到。所以,有没有缘分要看自己大悲种性是不是成熟,空性伶俐种性是不是成熟。 ——《般若妙瓶·现观总义讲记》 7月25日: 真实的大悲菩提心要缘佛果,这个条件很紧张。见到可怜众生,只是“好可怜、好可怜……离开痛楚多好”,这是一样平常的悲心,不是大悲心。所以我们为人拔苦与乐时要想到:暂时解决众生的苦还不够,肯定要让他得佛果;为让他不再受任何苦,我肯定要成佛予以拔济。 不过有些人的修行只缘佛果,“我要成佛、我要成佛”,至于成佛的目的——优点众生这点却忽略了。只想往生极乐天下,不停“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问他为甚么要往生? “由于到哪里很康乐。”只是为自己,这类人生方针没有味道;而我们学佛人若只为自己,那也没有大乘佛法的味道。所以,我们要以悲心缘众生,以伶俐缘佛果,生起真实的提心。 ——《般若妙瓶·现观总义讲记》 7月26日: 作为大乘修行人,先要完成基本的闻思修行,生起猛烈的优点众生之心。 有了利贰心以后,再进一步想:我肯定要优点众生,但这类本领从那边来?唯有得遍智佛果;那佛果有甚么功德?能在一顷刻中度化无量众生;那我该如何以佛法优点众生……能如许脑筋,有了这些基础,听任何法门都会有优点。否则,未皈依空门或者为凡间法而皈依的人听《现观肃静论》可能会头痛,不但无益,还会拔苗助长。有这类伤害性。 ——《般若妙瓶·现观总义讲记》 7月27日: 在全部凡间,佛陀的伶俐确切太奥妙、太殊胜,所以我肯定要获得。这类希求心非常紧张。假如对佛果抱着得也可、不得也可之心,始终处在迷含糊糊的状态中,就不算是有缘者。 所以,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要让自己生起如许的心:众生可怜,我肯定要救护他们;而要给予真实救护,肯定要成佛,以后才能广度;所以,对我来讲甚么都不紧张,唯有获得佛果最紧张。内心有了这类火急欲看,说明大乘种性已成熟。 ——《般若妙瓶·现观总义讲记》 7月28日: 遍智佛果不可能无缘现前,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从地里长出来,肯定与因的修学有关。也就是说,要在漫长的时日中,发起菩提心以后积累二资粮,末了才能获得。既然必须修学这类因法,那以甚么方式而修呢?唯一的路子,就是在优点众生之心的推动下修学。 而众生的意乐、根基又千差万别,所以仅通达声闻道、缘觉道,或者只学点物理、化学、外语,能不能度化全部众生?肯定不行。所以要通达菩萨的美满道智。 ——《般若妙瓶·现观总义讲记》 7月29日: 遍智是愿菩提心生起之因,道智是所化众生相续生起行菩提心之因。假如放弃因只希求果,这是不实际的。就像农民想获得丰收,可是不积极耕耘,天天睡懒觉,能不能得果?不可能。 所以,大乘修行人肯定要修持大乘的道。假如口头上“为利统统众生,我要获得美满正等觉果位”,而举动上天天睡懒觉,能不能现前佛果?也不可能。 ——《般若妙瓶·现观总义讲记》 7月30日: 修学大乘佛法者都有两大方针:一是获得佛果,一是优点众生,而它们的关系是,要优点众生必须获得佛果。学大乘佛法不能离此方针,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以大悲缘众生,以伶俐缘佛果。 ——《般若妙瓶·现观总义讲记》 7月31日: 我们要经常观察自相续:有没有舍弃众生?有没有舍弃佛果?未舍此二者,即使没有总是在想“我要度众生!我要度众生”,而只有一次在上师或三宝所依前发过“我从而今开始为利统统众生而求无上佛果,以致成佛以后亦不舍众生”的愿,同样成了菩萨。 而只要未生起可怕的背品——我不再度众生、不再求佛果,就没有背犯菩萨根本戒。 ——《般若妙瓶·现观总义讲记》
蛮横游戏--研路走来
摩羯座女人
等候神
阅读(406)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