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72273
  • 博文数量: 405
  • 博客积分: 5516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41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7-05 12:3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16)

2011年(35)

2010年(77)

2009年(277)

我的朋友

分类:

2010-08-08 10:26:47

     醫病是否一定要用藥物?藥物裡是否一定有某個濃度的化學成份?是否沒了這些化學成份就不能治好病?
 
     這三條問題的答案,原來都可以是「不」。
 
     單就第一條,聽起來還比較易理解,但第二、第三條,有這可能嗎?
 
     答案盡在順勢療法(Homeopathy,或稱同類療法)的精髓。
 

 
     香港人對於順勢療法一般比較陌生,因為香港懂得這門學問的人寥寥可數,接受過這種療法的人亦非多數。這句話,Z的休假曾在1997年公開說過,其實,十三年後的今天,情況也相差不遠。不是說接受治療者沒有增加,像吾友黃偉德,多年來一直致力耕耘此園地,粉絲不少。早年順勢療法icon人物袁大明,影響力亦不減。只是,順勢療法(Homeopathy)的知名度,跟相識於微時的有機農耕(Organic Farming)一比,顯然落後了啦。
 
     在現時流行的另類療法風潮中,順勢療法可說是一個頗為複雜而又完善的獨立系統。更有趣的是,這套西方醫學不屑一顧的治療學問,原來是由一位接受過正統西方醫學訓練的人所創立的。
 
順勢療法始自西醫
 
     這個人就是Dr. Samuel Hahnemann(1755-1843),德國知名的醫生兼化學家。
 
     他的故事,在順勢療法擁護者之中,可說是家喻戶曉。
 
     話說Dr. Samuel Hahnemann行醫經驗愈豐富,就愈發覺,無論他處方甚麼藥物,都不能真正解決病人的痛苦。有時醫好了某方面的病,因藥物副作用而起的另一些病又接踵而來,病者的痛苦始終無法真正解除。終於,他因為受不了良心的煎熬,棄醫改以翻譯為生。
 
     機緣就是這意巧妙,在翻譯那些化學和醫學作品時,給他發現了一個難以接受的定論,就是虧奎寧可以治好瘧疾,正是它能引發類似瘧疾的反應。
 
     對於治療瘧疾有豐富經驗的Dr. Samuel Hahnemann,決定以身試「藥」。結果一如該書所言,服藥後,所有記載關於瘧疾的病徵通通自動現身。好像指(或趾)尖變冷、疲倦欲睡、心跳脈速、打顫、四肢乏力、頭疼、臉紅、喉涸……
 
     這個偶然發現,驅使Dr. Samuel Hahnemann走上研究藥物治病原理的必然之路。由是,他發現了「相似定律」確認最理想的治病之道,就是用一些引起A效應的天然藥去治A病,用有B效應的藥去治B病,如此類推。
 
驗不出有效成份的藥
 
     千禧年前,有位印度順勢療法醫生曾來香港主持講座病公開應診,他就是Dr. Jay Pandya。對於上述故事,Dr. Jay自然是滾瓜爛熟。
 
     據他說,要取得順勢療法學位,並不比取得MD(西醫學位)容易。兩者同樣要接受長達六年的正式訓練,涉獵心臟、婦產、腫瘤等各個專科,然後在醫院實習一年,才能正式行醫。「西醫各科我都有認識,就差用的不是西藥,而是順勢療法藥物而已。」
 
     可是,順勢療法擁護者最引以為融的順勢療法藥物,確正是最為西方醫學詬病之處。苦讀七載,行醫又七載的Dr. Jay怎樣看呢?
 
     「『最低劑量』是順勢療法一個大原則。這個『最低』,完全超出了西醫心目中的最低劑量。因為用化學測試,順勢療法藥物可能根本測不出藥物有效成份的粒子。」
 
     如此這般,又怎能治病呢?
 
     「這就是竅妙之處了。如果你一定要從物質的角度來考慮藥物有效成份的話,你就會囿於西方傳統醫學的佣藥層次了。」
 
非物質層次的治療
 
     那麼,這類超乎物質層次的藥物是如何提煉出來的呢?
 
     方法原來是將1份藥物加99份液體稀釋,並加以搖動。完成後從這混合溶液中再取出1%,加99倍液體再稀釋。如此類推,這程序可重複多達數千次。重複愈多,效力據說愈強。
 
     最後的製成品可想而知,已驗不出有藥物粒子了啦,但Dr. Jay強調:「治療只是重質不重量最初那份藥物溶液的治療信息,已被傳送出來。」
 
     聽起來頗匪夷所思,但Dr. Jay提供了兩個思索的方向:
 
1.水能有效複製及攜帶信息;
 
2.物質最細的單位不是原子、核子,而是介乎於粒子與光波之間的頻率。
   
     就是這些藥物,助他出道頭七年治好了不少西醫眼中的頑疾(按:Z的休假沒見Dr. Jay怕也十年有多了),如:濕疹、哮喘、過敏、高血壓、糖尿病甚至腫瘤。信焉?
 
     其實不信也無所謂。但在你一面倒否定某件事之前,最好先對它有所認識。否則,你跟其他迷信者也無大分別。
 
 
 

 1.順勢療法藥典

     Dr. Jay當年給Z的休假看過一本足有三吋厚的藥典,已經快被他翻到爛透。原來那正是順勢療法中的聖經。

     要有效使用順勢療法藥物是一件頗為困難的事,因為病類都分得很細碎與繁瑣。

     比如頭疼,在這本書中就佔了差不多一百頁的篇幅。如:

*不同時間(如早上、中午、下午)發生的頭疼;

*不同部位(如頭頂、單側、兩側、前額)的頭疼;

*不同姿勢(如躺著、坐在溫暖房間、咀嚼之後)引發的頭疼;

*不同形態(如針刺、撕裂、槌打、壓迫)的頭疼;

*不同情緒反應(如哭叫、扯頭髮、發噩夢之後)的頭疼;

*吃過某些食物(如檸檬汁、朱古力、抽煙)之後的頭疼;

*伴隨其他病(如腹瀉)而來的頭疼……

     原來要仔細區分,才能正確用藥。

    果真是聽見也頭疼。不知用起來會否特別見效呢?

 
    
 
 

 2.甚麼時候看順勢療法醫師?

     順勢療法在印度、歐洲、英國等地也極為流行。Dr. Jay說:「印度人會隨個人心水和需要,決定甚麼時候看西醫,甚麼時候看順勢療法醫師,或者服用傳統草本藥物。」情況大致跟港人想極速撲滅感冒時看西醫,想慢慢調理時看中醫這心態差不多吧。

     順勢療法也有用來「看門口」的小小家庭藥箱,常用的順勢療法藥物一應俱全,包括:治頭疼、傷風、咳嗽、胃腸氣、嘔吐、泄瀉、便秘、燒、喉痛、失眠等小毛病。

     白色的小丸子由乳糖所製,方便入口,沒有怪味,即便是小朋友也不會抗拒。    

 
   
補記:翻查資料,第一次與Dr. Jay Pandya會面,已是香港回歸那年的事了。當時,原康堂仍在中環營業,發哥(趙來發)仍英姿勃發,黃偉德還未成為順勢療法醫師,時間之流,迴圈漫長而複雜),凡人實難以想像。
 
至於Dr. Jay Pandya(他叫我喚他作Dr. Jay),爾後跟他碰過幾次面,都是匆匆忙忙在路上擦身而過,又或是在中環地鐵的樓梯間偶遇。只不知他近況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文:Z的休假
 
 
 
      
 
      
阅读(56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