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45902
  • 博文数量: 405
  • 博客积分: 5516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41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7-05 12:3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16)

2011年(35)

2010年(77)

2009年(277)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7-08 15:53:41

 
  由紐約遷到維珍尼亞洲,由打開門便極度繁榮擠迫,到周遭稍多優閒風景, George E. Samuels 始終如一,大清早就起床修煉。無論搬到哪裡,無論環境順逆,每朝 2-3 小時打坐練氣,已然是一生的功課。
 
  難怪他出外談生意,一樣風雨不改,舞拳耍劍,其樂無窮。每年 George 都會來香港數次,每次都會一早起床,由下榻酒店徒步到附近的九龍公園 「做功課」,耍他的陳家拳、楊家劍,因此之故,認識了一批也是每早出來練功的黃皮膚朋友,臨時組成修煉聯合國。
 
 
 
 
圖片由George E.Samuels提供
 

由觀景客變成流動風景
 
  路過的上班族和中外遊客,都被這奇景吸引,各各駐足觀看。若問,在此地耍國粹,何奇之有?奇的不是功夫與套路,而在於 George 本身。試想想,一個昂藏六尺的美國黑人,或踏著八卦步,或打著形意拳,或舞著太極劍,在遊人不絕的雕塑廊裡,本身已是一個有趣景觀。
 
  George 說,他在美國的師傅 C.P.Ong,是大陸出身的武術冠軍,說出來,他黝黑的一張臉似乎也與有榮焉。可他自己呢?「我可不在乎甚麼比賽,我看重的,是內在的修煉,那股氣的流動,整個人的舒坦。」 小宇宙跟大宇宙 (Cosmo) 的互動,至高無上力量 (Supreme) 的帶引,他琅琅上口,這些新紀元名詞,聽得公園裡天天碰頭的老師傅們頻說 「學到新東西」。
 
  George 的套路,盡管看在老師傅眼裡,稍嫌粗糙,美中不足,但以老外的水準來衡量的話,可又完全不失禮。在老家,George 也有一批拳友呢,「我們每逢星期天便有聚會,在後院一塊兒練拳,然後茗茶、聊天,不亦樂乎。」

 
穿州過省為拜師
 
  都說:「人離鄉賤,物離鄉貴」,此話一點兒不假。太極拳近年在本地雖已入學校,但論吃香和受尊重,還有一段距離,起碼來公園郊遊的幼稚園生和老師們,都不曉得要讓正在氣中漫遊的練習者享有一定的空間和寧靜,而隨便喧嘩甚至推擠。
 
  可是在美國,這可是有價有市備受尊崇的中國國粹哩。「久不久便有武術大師自中國大陸來,穿州過省的去講學授課。不少武術愛好者,都很樂意付出幾百美金的學費,專門坐飛機去上一兩天的課。好貴哦!「但可以單對單的向大師請教,怎也值得。我自己也上過好幾次。」
 
  此行來港,George 持著 600 塊錢的簽證返深圳,問他可有參觀內地的劍廠,拜會甚麼名師?他搖搖頭說沒有門路,但也專門乘旅遊巴繞城一周。以為隨便甚麼都可以唬住這位美國客?錯了,他曾經登黃山、遊成城,論內功、論遊蹤,都非初哥。

 
內在修為  點滴實踐
 
  論武功,俗世中不知邊個高?中國的養生派一向尊崇內家拳,而輕打得的外家功夫。說到內家,好像很神秘很高深莫測的一回事,就算中國人,十居八九都不大了了,在那遙遠的美洲又如何?
 
  別以為內家修煉在彼邦乃是小眾之事,據 George 說:「從前不是太多人練太極和武術,但現在可說比較流行了。」 不過,管它流行與否,這位神高神大的老外商人,在泳池的外圍,在健身室的活動室,都可以隨手便來一招單鞭、雲手或其他功法,正是途人目光,與我何干!
 
  這種我行我素,可能源出每早修煉的無我境界吧。能在鬧市中修行,如入無人之境,可說羨煞旁人。
 
 

補記:
 
  認識 George,大概是在 02、03 年,他來東方之珠遊玩,在九龍公園偶遇常來耍太極的黎師傅,看他的楊家拳打得行雲流水,拙樸有致,便纏著要跟他推手,跟他學拳,然後我透過當時的太極師傅黎師傅,又認識了這位黝黑的美籍非洲功夫迷。
 
   之前只知黑人朋友肌肉爆發力特厲害,擅長跳躍,街頭及 Hiphop 舞步特酷,可從未見過黑人耍太極,看著也覺得好像東西大融和,蠻有趣味。而且 George 每喜攜著太極劍上街,看他一把長劍走在熱鬧的尖沙嘴鬧市街頭,真是酷透了!
 
 
 
網誌相關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文:Z的休假
阅读(446)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迷人的中藥學

下一篇:Black Magic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