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69207
  • 博文数量: 146
  • 博客积分: 2990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1399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3-09 22:0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46)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2)

2009年(143)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08-10 15:24:43

面子问题

有个古老的中国故事,说一个人家里很穷但又怕别人笑他穷,就在家门口挂上一块肥肉,每次出门时在嘴上擦一下,让人家以为他顿顿吃肉。还有个古老的西方故事,说皇帝明明没穿衣服,人们却都称赞他的新装,因为据说只有蠢人才看不到这款神奇的布料。

无论是坚信“爱面子” 是民族劣根性的中国人,还是对中国人的“面子” 问题津津乐道的美国人,如果把两个故事放在一起读,都应该多少看出些眉目:中国人爱面子不假,但面子这东西绝不是东方文化的特产。只不过不同文化下的人们拥有不同的面子观,让这个原本就难一下子看透的事,显得更扑朔迷离。

我在中国读大学时,曾经有一位美国留学生朋友聊天时豪不避讳说自己的祖母是个“捡垃圾的”,母亲离异、失业又吸毒。在场的中国同学大跌眼镜。那时侯,来自类似家庭背景的中国同学即使不编造一个美丽的谎言,也大都会对此讳莫如深。

我到纽约工作后,曾经采访过很多的街头艺人,大部分中国艺人都要求不用真名,不拍照片。有一位很有故事的中国小提琴手告诉我,在地铁拉琴其实收入很不错,但他那在家乡定时收到汇款的老婆和孩子一直以为他进了纽约的知名乐团,他不希望他们从新闻报道中知道真实的故事。而一位从华尔街公司被裁员的美国地铁歌手却显然为自己的成功转型而自豪,不仅摆pose让我随便拍照,最后还不忘叮嘱一句:“别忘了写上,比起华尔街,我更喜欢现在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很多中国人会因此羡慕美国人活得真实而轻松,但事实上,这并不能说明美国人背上没有包袱,只不过他们的包袱里裹的可能是不同的芯。英语里也许不常强调“face”(面子) 却经常提到“image” (形象)。中国人可能为了在人前保住面子而自欺欺人,美国人也可能为了在人前树立起一个完美的形象而言不由衷,不同的只是面子下的“里子” 。

中国人的面子大多来自对个人财富、能力和地位的渴望,这多少能看出长期以来尊卑分明的社会秩序和曾经的贫穷留在一个民族心头上的疤痕。而美国人的形象则是希望自己更符合善意、公正、诚实和自信这些社会价值,却往往被不会撒谎的人性拖了后腿,难免显得虚假和伪善。

从美国为攻打伊拉克找出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到政客们因为性丑闻宣布辞职时明明已经歇斯底里的妻子却总要站在灰头土脸的丈夫身旁表示支持,或者是真人秀的最后对决中,输掉的一方总会努力挤出比赢家更灿烂的笑容,为对手欢呼并送上热情拥抱,好像这才是自己一直盼望的结果——这些大抵都是美式的面子工程。

这种为了维护“形象”而必须小心掩藏真实情感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催生了一套精密的修辞学,很多时候让即使是深谙含蓄之道的中国人也自叹不如。

我刚来美国读书时,系主任给所有同学发信,询问新来的客座教授的表现,我回信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教授就像我们中国人说的茶壶里煮饺子——肚子有货但倒不出来。”系主任回信说:“感谢你的坦率。”

直到快毕业时我才慢慢明白,按照美式的习惯,这封信应该先用三段话来夸奖客座教授如何博学,在最后一段再一笔带过地说“如果她能够讲的更清楚一点就更好了。”这就像是申请工作时收到的拒绝信,总是先大段表扬你多么优秀,但熟悉美国文化的人都知道,只有后面的“但很遗憾,我们还是不能雇佣你”才是整封信中唯一有意义的一句。

这样看来,美式面子和中式面子其实只是殊途同归。不过,在美国这个“我”字永远都是大写的社会中,没有人会为了面子而亏待自己,“打肿脸充胖子”和“死要面子活受罪”似乎倒真的是中国人的专利了。

阅读(67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