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408604
  • 博文数量: 1125
  • 博客积分: 1001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67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8-03 14:0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125)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1124)

我的朋友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8-17 17:19:42

PC? 名字并不重要

现在不少buzz word中都比较强调未来的计算环境中”设备(Device)” 如何如何,并且把PC和Device分开,我个人并不太认可。 首先,在谈论技术而不是市场包装的问题的时候,名字并不那么重要,其次,Device比PC更加广泛和含糊,什么是Device? 我的螺丝刀,老虎钳也应该算是device吧?:)

PC (Personal Computer) 其实是一个更加贴切的称谓,只不过我们把PC这个本来属于技术的缩略词变成了家喻户晓的产品名字而已。 现在的手机的计算能力不要说和ENIAC去比,就算和我毕业时候的台式机比计算能力也不知道要强悍多少。 我清楚记得我毕业设计的时候用了实验室一台最强大的PC机, 486/66, 2M 内存, 200M 硬盘,SVGA显示卡能支持16M色800×600,还有Creative的Sound Blaster和CD-ROM, 当时已经是相当好的配置了, 现在我随便的一台手机都比这个强大太多了从CPU到内存到“硬盘”。

所以我觉得根本没必要羞涩地不舍得把手机,PDA/UMPC等称为device,  至少在讨论所谓新一台计算环境的时候,个人终端部分叫PC无可非议。

Think different

我承认我是Apple Fans, 不属于所谓典型用户。 而且通过实际生活中对用户的观察,的确我的想法和喜好和很多典型用户是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的。

最近一个有趣的现象来自于iPhone (对不起,又是iPhone…  ), 不过这个iPhone 现象有趣的是,我发现我访谈和观察的一些赞美iPhone的人中geek类的比例并不那么高。 过去我认为喜好gadget成瘾的geek们应该是iPhone的最忠实推崇者,但实际上一些玩了无数Smart或者不那么smart的电话的geek们往往可以历数一些iPhone的不是:比如现在还不支持3G, 不支持copy/paste, 没有全键盘那个cool cool的on screen键盘实际在写email的时候不那么好用,email、日历的集成不好(这是目前windows mobile, black berry的最大优势)等等,反而最推崇iPhone的人们却是过去常常自称自己不那么喜欢电子玩艺的几位。

这几天琢磨iPhone的UI设计和Windows Mobile的UI设计,同时结合Nokia的对比,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

  • Windows Mobile 最像PC
  • start 菜单 (这个是我最痛恨的东西)
  • 菜单 (好多地方按个smartkey后弹出个菜单,再上下地选择)
  • Nokia S60最像电话
    • 一堆菜单组成的操作结构
  • iPhone最不像PC,也不像电话

    电话的特点:功能简单、明确,大部分操作通过按几次键完成

    PC的特点:功能复杂、可以扩展、用户交互单元很多

    Nokia是来自电话时代的,过去的nokia非常好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菜单的设计(相比那个时代的Motorola产品),但随着功能越来越多,从电话操作界面发展而来的nokia遇到一些麻烦,我的N70用了快半年了,至今还常常找不到一些操作项(层层菜单结构隐藏太深了)

    Windows Mobile是我最近生活的主旋律,无数最新的WM phone几乎快让我用得恶心了. :)  WM最大的优势是和exchange server的完美集成,其UI设计正越来越从PC的mini版变得越来越像电话一些(比如最新的Windows Mobile 6.1的home screen设计)

    未来操作系统也需要Think different

    未来的计算机是什么样子?其实没有人知道。但可以肯定,那不是今天的windows, 或者Linux的样子 也不是今天浏览器的样子。所以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总是要用今天操作系统或者浏览器的摸样去揣度未来的OS?

    比如前些时候流行的Web OS, 其实最早的 Web OS在netscape时代,可能是98年就出现了,那个时候web os可以说是个相当创新的东西,但其作者自己声明那只是个玩具而已,后来也没有继续开发下去。 但不知怎么到了web 2.0的时候,一群人翻出了故纸堆里的web os的idea, 搞了一堆堆的东西,宣称这个未来的xxx, yyy 云云。 这些所谓web os其实应该称为web desktop, 其核心在于用浏览器(有的用flash)弄出一个类似windows 的desktop界面的东西,并且能跑几个简单的Javascript程序,或者iframe嵌入些其它的内容,这种东西离OS距离实在太遥远,其实用性也更接近于玩具。 看到Live mesh的live desktop我不禁颇为失望,这个东西至少看起来颇有些前些时候web os的陈腐气息。

    所以我以为,未来的操作系统也应该以Think different的心态去设想和规划,如果太过停留在现有的思路上,很可能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当然如果凭空完全新创,那更可能是镜花水月,这个过程是科学更是一种艺术。

    评论:

  • xin chen | May 12th, 2008 at 8:08 am

    是啊,以前用了moto的mpx200的一款windows mobile手机,经常有接不到电话的问题。今后不会在用windows mobile的了。。。

    web os 由来已久,不过总是走desktop os的思路。。所以没有成功案例。。。的确这个得think out of box。。。

  • danzhu | May 12th, 2008 at 12:20 pm

    走题地一句,虽然老冒是苹果的粉丝,但不怕得罪地说,苹果在酷和用户利益之间有冲突时,总是选择酷炫,够自我,但并不是一家对用户负责的公司,它的产品质量我觉得是很脆弱的(比如我不太相信一台iphone不维修能用到2年)。 微软和诺基亚,不能说是做得有多好,但总体来说,比苹果负责任些。

  • netbeen | May 12th, 2008 at 5:14 pm

    对WM的态度跟我很像 ,我也非常讨厌他的开始菜单 ,很讨厌他做的很像他的操作系统,非常讨厌他的字体那么小,使用的时候只能拿跟棍子死命戳
    不过估计也是没办法,在一堆成就面前要think difference 太困难了,意味着要否定过去他认为是正确的东西。

    所有事情都需要balance, 就像是WM系统,要在延续以前用户的习惯和在创新面前做出完美的平衡是一种智慧

  • netbeen | May 12th, 2008 at 5:56 pm

    顺带同意danzhu的观点 。
    apple重来都不是“科技以人为本”的公司 。我觉得他仅仅是电子界的时装Show 。
    很多人非常欣赏,但却不实用。 无论是公司理念 ,对其他开发人员基于他平台上开发产品的授权,产品定价,产品的功能和使用的习惯的平衡。
    据两个例子 。
    1. 我用iphone听歌的时候死机了,找遍所有关闭方法所有的按键组合和时间长短都无法将它重启。最后等他把电耗完再重启解决,苹果竟然为了设计美观把切断电源的按钮给取消了。 他们完全不考虑意外情况和安全性。

    2.air book ,BP日经网站对他有深入的分析。 苹果在硬件设计的精细度及彻底降低成本方面并没有刻意下功夫。或许与此相比,苹果更注重外观设计、软件及用户界面等该公司所擅长的方面。这一点与iPod及iPhone等该公司的其他产品也是共通的。MacBook Air不可思议的制造方法对于日本连硬件的细微之处都不放过的制造方法来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不过我仍然佩服Apple ,他可以将他的品牌价值做的让用户容忍他产品上的不便利。

  • 阅读(40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