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09145
  • 博文数量: 55
  • 博客积分: 2124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62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26 17:39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2)

2009年(32)

2008年(20)

分类:

2008-08-10 23:00:53

今日香港学者黄志华先生在其网志中发表《粤语相邻字音的音程》一文,谈到粤语四调的音程关系。

在下亦有评论如下:

文中(指《粤语相邻字音的音程》一文,下同)将粤语九声六调简化成四调,似乎过度抽象概括了一些,还是用六调或五调来分析,比较严格一点为佳,例如,表中的“三”,实际包含了高平、高上、高入三声,高平与高上两声可同调互换,但当合在一起时,又以高平高入较高上高出大二度为佳(虽然也有同高,或置换过来使高上反比高平高的,但略感不合律)。这种细节也许可在文中附注。

高平(以及高入)和低平分踞音调的最高和最低,填词时音程关系可达五度以上,这也是粤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该特色使粤语比其他语言更有“抑扬顿挫”感——就如“抑”字即是“高入”,“扬”字即是“低平”,两字即构成明显的抑扬效果,用国语就没有这么好的效果。

我业余时也略有写过一些不太漂亮的国语粤语歌曲。国语歌曲要写得入乐律非常不易,一不留神就会出律,一首歌曲大概其中十字有六七能入律就非常不错。其中的音程关系在下尚未深入研究,只是创作过程中能根据旋律调配声调而已。而粤语由于本身其九声六调和乐调吻合程度较高,填词或谱曲时很自然就可将两者对应起来,稍微出一点律,很多场合下也没太大的关系。

简单而言,国语四声的声调高低关系是:阴平(最高)→阳平→去声→上声(最低),而且阴平与阳平有时候能通用。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苏联 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曲、薛范译配)“夜色多美好,令我心神往,在这迷人的晚上……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大多数场合下阴平、阳平声均占据高位(其中“美好”二字皆上声,前面“美”字变调为阳平声,依然入律)。虽然国语歌曲的创作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但这几十年来入律的依然不多,填词界似乎不太重视国语歌词入律,也很难做到入律。入律的例子还真不容易找,以后要积累一下才行。

此外,又有人认为去声可以占据较高位置,从演唱效果来看,有时亦有一定道理。例如《玫瑰三愿》(龙榆生词、黄自曲),“我愿那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其中“妒”、“爱”二去声字占据高位;又如《达坂城的姑娘》(维吾尔族民歌,王洛宾整理)“你要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给我”(“要嫁”五字占高位)。

阅读(6814) | 评论(6)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08-10-07 21:32:09

炜明学友,你好! 时常研读你的音乐笔记, 涉猎乐思。 最近从家人的集邮册中看到两张2” 见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邮票, 分别发行於1979年和1983年,除了选色不同,歌词也不同,(线谱注明G大调)。无巧不成说, 包括这首歌曲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歌曲乐谱,乐速无从查稽。 譬如,由娃娃填词, 简宁、徐日勤作曲的国语版《水中花》《尘缘》等歌曲的乐速旨在推敲,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中国音乐作品的消化与吸收。 若有机会,再进一步探讨词/曲何者先行此一有趣的律律研究。谢谢你!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