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08825
  • 博文数量: 55
  • 博客积分: 2124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62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26 17:39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2)

2009年(32)

2008年(20)

分类:

2008-07-29 09:28:26

日前黄志华老师就粤语九声发表六篇连载,讲解其辨别方法,其中又讲到将粤语去声和平声归为平声一族。我在评论中提到九声六调的声调关系,认为不宜将去声和平声归为一族,并提出这个“得位”论。

去声与平声有较大的不同,不宜将其混为一族。特别是“高去”声,最为有力,宜于表达激越坚决的感情,如国歌中“前进、前进、前进进”,用粤语读之,处于高去位置的“进”字表达了很坚定的意向,这种表情效果是用平声字完全无法达到的。

粤语平仄体系必与古平仄体系大为不同,亦有其自身特色,不宜拘泥古法以平仄分野,反可自为一体以高低定调。学生认为大体可依“一”(高入)、“三”(高平)、“九”(高上)为“高”调,其余为“低”调。而于“低”调中,可酌情分出“中”调,如“四”(高去)、“五”(低上)和“八”(中入),其余为严格之“低”调。以此三种调的高低,始可论填词入律;如以古平仄体系,则必定无所适从。

而中调的“高去”、“低上”、“中入”三声中,“低上”一声细按又有深味。低上一声,较高去、中入为低,而又较低去、低入为高,宜乎入“乙”“反”二调为得位!

虽然以前和黄老师一起看过“乙”“反”作品中“乙”“反”二调与声调的关系,发现六调均可能入“乙”“反”。而在下觉得九声六调虽均可入“乙”“反”,而应有一种特别自然的入律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发音最为自然,其他五调亦如此。对这种情况,姑且自作一个名词谓之“得位”。

我对于“去声”与“平声”应严格区分不宜归为一族的看法,实际亦由于这个所谓的“得位”理论。在所谓的“得位”理论中,我目前认为高去声的位置攸关紧要。因为高去在六调的力度最强(高去约相当于古四声的去声,近人龙榆生对四声去声字的特殊性亦有论述),以其定调,则其余五调可根据音程关系各自就位。此又尤以高去声在强拍为然。例如,老黄沾生前曾讲解其创作《上海滩》的过程,谓起填第一句就是“爱你恨你”(1 1 .6. 1),说一看到其中“1”,就想起“爱”字。“爱”字(高去)就入“1”(自然大调主音)。学生认为他“爱”字和“恨”字两字的填法就是使高去声、低去声“得位”的填词手法。一个小节中有些重要位置(主要是强拍),应尽量使用“使字音得位”的手法填词,以便让曲调入律,其余位置则可根据六调高低关系裁就腾挪。而先词后曲,亦可利用此理论创作谱写。

此所谓的“得位”理论尚未经大量实例印证,只是在日常创作和欣赏过程中想出来的理论。请各位学友批评指正。

阅读(2687) | 评论(2)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wmjordan2008-08-05 08:50:26

呵呵,欢迎欢迎!

chinaunix网友2008-08-04 03:23:04

炜明:你好! 亦有幸从黄志华先生博客多结识了一位学人,求同存异。-L. gutiqitai@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