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7960
  • 博文数量: 74
  • 博客积分: 5360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12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3-17 16:05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08年(73)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LINUX

2008-05-23 11:21:41

昨天对于站前公安分局巡警杨忠和他家人而言,是异常艰难的一天。一大早,36岁的杨忠就准备着接受入院以来的第二次大手术,这次的“伽马刀”手术距第一次的开颅手术不过20天。因为常年繁重的工作,1月20日,是今年春运进入的第三天,杨忠晕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让家人和同事难过的是,经华西医院诊断,杨忠患的是脑膜瘤。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华西医院第一住院部8楼见到了手术后的杨忠。因为刚刚才做完手术的原因,杨忠无法开口说话,但记者看到,他始终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放在床前的警用头盔。2005年从部队转业后,杨忠成为了站前公安分局巡警大队的一名巡警。从警两年多来,他始终以战士般的勇敢,战斗在环境异常复杂的站前地区,默默地为南来北往的人们守护着平安。在杨忠的床头柜抽屉里,记者看到了一位普通民警不为人知的一面:《公安机关“三考”法律知识读本》《公安研究与实践》……涉及公安业务知识方面的书籍,将抽屉塞得满满的。虽然记者无法以语言和他交流,但我们的摄影记者用镜头捕捉到了他想说的话——一名普通民警的自白。

  女儿的手绘图

  记者在杨忠的病榻床头柜里发现了一张质朴而别致的手绘图,它被压在最底层。纸张已略有些皱,这是被无数次抚摸的结果,病榻上的杨忠疼痛难忍时就会把它拿出来看看,看了就忘了疼。

  图画的名字叫“I LOVE YOU”。左上角是一幅全家福:爸爸妈妈牵着女儿的手,三个人笑得好甜,旁边写有一段稚嫩的话:“这张照片是一张全家福,那是因为我想念爸爸、妈妈画出来的,所以我希望爸爸的病情快点好,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过年”。

  杨忠的女儿杨一真挚感人的语言让每一个成年人动容。彩纸折成的郁金香盛放在一旁,杨忠因此嗅出春暖花开的味道。

  杨忠常年以工作岗位为家,回自己家的时间少得让杨一都记不起爸爸的样子。“每次回家女儿眼里流露出的陌生眼神真让我心寒,”和同事谈起女儿时,杨忠总是长长地叹气,“只怕她今后都认不得我了。”

  得知爸爸生病住院的消息后,杨一难过了一夜,她连夜赶制了这幅图画,为爸爸祈祷平安……

  最深情的凝望

  杨忠的床头柜上有一个头盔,上面的警徽被他擦得铮亮。对巡警杨忠而言,这个与他相伴2年多的头盔俨然是身体的一部分,每天他都要摸一摸头盔。躺在病床上,杨忠深情地凝望着头盔。每次出警回队,不管再累杨忠都不忘将它擦拭干净。现在他的头上缠上了纱布,不能每天戴头盔了,但他仍然舍不得头盔以及头盔背后的集体。

  第二次的伽马刀手术后,杨忠靠坐在病床上,身上披着的还是警服内层的棉夹袄。队友们说,杨忠经常被疼痛折磨得握紧拳头、低垂眼睛,可他从不喊一声痛。只要听到队友谈起工作上的事儿,他就来神了,“春运期间警力这么紧张,我想早点好起来,回到岗位上和大家一起战斗1杨忠这口带有山东味的四川话让队友们潸然泪下。

  病床上的学习

  杨忠病床的床头柜里除了一些简单的生活必须品外,几乎全是书籍。《公安机关“三考”法律知识读本》《公安研究与实践》……了解杨忠的人都说他是个勤奋好学之人,2005年10月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公安,从“正连级”到一名普通民警,杨忠的身份变了,工作环境变了,他凭借好学善问也很快速从一个“门外汉”变成巡警队伍中的行家里手。

  与杨忠同时转业到站前分局当巡警的战友王茂明特别敬佩老杨,说他对政策钻研很到位。杨忠有一本黑皮大本子,用来收集名言名句和报纸上的好文章,还有他自己的学习心得。

  杨忠的“老三件”

  站前巡大休息室里,有一张床看起来特别整洁,被子永远保持标准的“豆腐块”——这就是杨忠的床铺。军人出身的杨忠在入警2年后仍然保持军人的严谨作风,内务永远是全队最整齐的一个。

  一支笔、一把剪刀和一瓶胶水是杨勇的“老三件”。杨忠平时有读报、剪报的习惯,凡是学过的资料、看过的好文章他都会一篇一篇剪下来粘在他的黑皮大本上。他床铺的棕垫下压着一本《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一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还有一份“站前巡大巡逻手册”,老杨没事就会把它们拿出来钻研。

  老杨时常跟大伙说的是“天道酬勤”,即便被病痛折磨得无法说话时,他还主动承担了队上的内宣工作,一有空就收集整理队上民警的好人好事,写成资料。“虽然我不能和大家奋战在第一线,但我还能为这个集体做些事。”杨忠不会表达,所以把心愿写下来给同事看。

春节前夕,《宁夏日报》发表的题为“奋发有作为不当‘太平官’”的评论,是一篇有思想、有深度、有特色、有说服力的好文章。后来拜读了白皋先生的文章,才得知此文是经过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精心审阅修改的。陈书记不仅从总体评价、内容结构、主要观点等方面提出了详细修改意见,还对原文进行了大量的文字修改。笔者在为陈书记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感动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这些发生在文章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尽管看起来是无声、甚至是无形的,却真实地反映出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

  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正因为有着这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工作水平和精神状态如何,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国运兴衰和人心向背,对于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戴和支持,也至关重要。就领导干部修改文章这件事来说,虽然它看起来微不足道,但背后的寓意却很深远。新时期新使命新任务,对领导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仅需要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文化、历史、法律知识;不仅需要宽阔的思路、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还要有处理复杂矛盾、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不仅需要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还要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应该说,现在开会讲话念错别字,甚至闹出“接下页”笑话的干部已基本消失了。但是,懒于动脑、动手的干部却依然存在。他们忽视看书学习的重要作用,热衷于各种应酬而疏于深入思考问题,习惯于依靠秘书、写作班子,而不愿亲自动脑动手。在他们看来,只有干具体事务才是务实,才算真本领,而讲与写则是务虚,是“秀才”们的事。这其实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和偏差。

  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重要决策乃至任务部署,只有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传达给群众,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才有可能真正落实而不至于落空。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传媒的增多,领导干部的讲话行文越来越显得重要和必要。一般来说,领导干部的工作性质和角色,要求他们想问题、办事情,要站得更高一些,想得更远一些,讲的更深一些。而只有亲自动脑动手,才可以把上级的指示和实际情况结合得更好,才能出思路、出思想、出观点,避免讲大话、空话、套话,多讲真话、实话、新话,增强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陈书记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一篇评论文章进行修改的意义,并不在于文章本身,而在于对我区各级领导干部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都有一定的启示和示范作用。这才是我们更应学习的。



阅读(24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