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精于勤,荒于嬉
全部博文(763)
分类:
2008-04-30 16:24:5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81200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设三个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及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研究方向有:
1. 人工智能及应用
2. 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3.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4.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5. 电力信息化技术
6. 图形与图像处理
7.智能机器人技术
8.软件构件/架构技术
9.分布式智能软件
10.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11.并行处理与高性能计算
12.计算机测控技术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一) 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制。
2.可跨学科专业或与有关研究部门、企业联合培养。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硕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有关人员协助指导。
3.采用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使硕士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4.可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
(二) 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2.5年,分课程学习和撰写学位论文两个阶段,每一阶段均不得少于一年。根据论文中期检查的结果,对于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由本人提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系主管领导批准,在满足系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其2年毕业。
非全日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位课程不少于21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1学分。对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补修课不记学分,但有科目和成绩要求,应补修而未补修或者补修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补修课一般不得少于2门。对跨门类、学科专业考取的研究生,是否需补修相关课程由导师确定。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六、其他
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
1.制定培养计划
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规定和要求以及研究生的具体情况,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硕士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制定出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提交教研室(研究室、所)审核,计算机系(学院)领导批准后报研究生院(筹)备案。计划执行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修改后的课程学习计划,经导师签字后送院系及研究生院(筹)备案。
2.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1)硕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现状和动向,尽早确定课题方向,完成论文选题。选题应结合本专业研究方向,在理论或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内容充实,优先选用应用性较强的课题,力争能解决较为重要的工程实际问题。
(2)硕士生必须在第三学期前十周完成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应不少于3000字(不含图表),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的基本构思,研究方法,计划进度,预期目标及成果,主要参考资料等,选题报告中引用外文文献应不少于十篇。
选题报告在二级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地进行,并由以硕士生导师为主体组成的审查小组评审。选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导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做选题报告。
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以书面形式交研究生院(筹)备案。
3.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在第四学期前三周内进行论文阶段中期检查,按二级学科组织考核小组(3~5人组成)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以及工作态度、论文完成的可能性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依据论文中期检查的结果,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由个人提出申请、导师及所在院系批准允许其2年毕业。硕士生的论文中期检查可与学术报告会统筹安排。
4.预答辩
正式答辩前进行预答辩,预答辩小组由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3~5人组成,学生除进行预答辩以外,预答辩小组要对学生完成的系统检查和验收,对工作成果不完善和未完成的,延期3个月以上方能组织答辩。
5.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6次学术活动。每次学术活动后须写出不少于500字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学校研究生培养办公室记载成绩。
6.实践环节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必须完成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和专业生产实践。实践环节完成后必须填写实践环节考核成绩报告单,经有关人员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学校研究生培养办公室记载成绩。
附表:课程设置表
类 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考试(查) |
学期 | |
学 位 课 |
(7学分)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1 |
20 |
考试 |
1 |
自然辩证法 |
2 |
36 |
考试 |
1 | ||
第一外国语 |
4 |
100 |
考试 |
1 | ||
(不少于4学分) |
规划数学 |
2 |
40 |
考试 |
1 | |
矩阵论 |
3 |
60 |
考试 |
1 | ||
组合数学 |
2 |
40 |
考试 |
2 | ||
小波分析及其应用 |
2 |
40 |
考试 |
2 | ||
图与网络 |
2 |
40 |
考试 |
2 | ||
应用随机过程 |
2 |
40 |
考试 |
1 | ||
现代数学基础与方法 |
3 |
60 |
考试 |
1 | ||
(不少于6学分) |
高级计算机网络 |
2 |
40 |
考试 |
2 | |
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 |
2 |
40 |
考试 |
2 | ||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
2 |
40 |
考试 |
2 | ||
算法分析与复杂性理论 |
2 |
40 |
考试 |
2 | ||
高级操作系统 |
2 |
40 |
考试 |
2 | ||
(也可选其它学位课) |
高级软件工程 |
2 |
40 |
考试 |
2 | |
高等计算机系统结构 |
2 |
40 |
考试 |
2 | ||
嵌入式系统设计 |
2 |
40 |
考试 |
2 | ||
语义WEB的原理与应用 |
2 |
40 |
考试 |
2 | ||
高级编程技术 |
2 |
40 |
考试 |
1 | ||
现代控制理论 |
2 |
40 |
考试 |
2 | ||
计算智能 |
2 |
40 |
考试 |
2 | ||
网络信息安全 |
2 |
40 |
考试 |
1 | ||
并行机与并行处理 |
2 |
40 |
考试 |
2 | ||
计算机测控技术 |
2 |
40 |
考试 |
2 | ||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
2 |
40 |
考试 |
2 | ||
数字图像处理 |
2 |
40 |
考试 |
2 | ||
离散数学(三) |
2 |
40 |
考试 |
1 | ||
非 |
(不少于4学分) |
除可选本专业课程外,还可选择其它学科专业的课程 |
|
|
考查 |
|
(6学分) |
科技文献检索及科技写作 |
1 |
20 |
考查 |
1 |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
2 |
|
考查 |
3 | ||
实践环节 |
2 |
|
考查 |
论文答辩前 | ||
学术活动(报告、讲座6次) |
1 |
|
考查 |
论文答辩前 | ||
补修课 |
|
|
|
|
|
由导师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