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5498173
  • 博文数量: 2005
  • 博客积分: 1198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253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5-17 13:5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005)

文章存档

2014年(2)

2013年(2)

2012年(16)

2011年(66)

2010年(368)

2009年(743)

2008年(491)

2007年(317)

分类:

2009-09-24 13:18:29

Atom处理器

  新一代移动网络设备平台(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
  
是近来非常热门的移动产品,
  轻巧便携,方便日常办公。随着体积的减小,
  产品的散热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作为发热大户处理器当然是需要技术创新来做保障的。
  英特尔在2008年3月初发布了新的低功耗处理器家族,命名为Atom。
  英特尔Atom处理器是英特尔历史上体积最小和功耗最小的处理器。
  Atom基于新的微处理架构,专门为小型设备设计,
  旨在降低产品功耗,同时也保持了同酷睿2双核指令集的兼容,
  产品还支持多线程处理。而所有这些只是集成在了面积不足25平方毫米的芯片上,
  内含4700万个晶体管。而11个这样大小的芯片面积才等于一美分硬币面积。
  其实Atom处理器就是我们之前所称为的“Silverthrone”以及“Diamondville”。
  Atom基于45纳米工艺和hi-k技术制造。产品的热设计功耗为0.6瓦到2.5瓦之间,
  但是处理器的频率却能达到1.8GHz。而目前主流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的热设计功耗也要25瓦-35瓦。
  英特尔推出Atom是基于对市场的认识。英特尔认为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对低功耗和能够上网的移动电脑设备(“netbooks”)以及以上网为应用中心的台式电脑(“nettops”)的需求,并在接下去的几年中出现显著增长。Atom处理器迎合了市场需求。
  而与Atom处理器相对应的整个平台,英特尔将其称之为“英特尔迅驰Atom处理器技术 ”(Intel Centrino Atom Processor Technology),这个平台在之前是大家比较熟悉的“Menlow”。一套完整的平台包括Atom处理器,无线网卡,包含集成显卡的低功耗芯片组, 以及轻薄设计。
  Atom处理器类型
  名称 二级缓存 工作时钟 前端总线 热设计功耗
  

Silverthrone with Penny

Z540 512kB 1.86GHz 533MHz 2.4 Watts
  Z530 512kB 1.60GHz 533MHz 2 Watts
  Z520 512kB 1.33GHz 533MHz 2 Watts
  Z510 512kB 1.10GHz 400MHz 2 Watts
  Z500 512kB 800MHz 400MHz 0.65 Watts
  N280 512KB 1.66GHz 667MHz 2.5Watts
  N270 512kB 1.60GHz 533MHz 2.5 Watts
  330 1MB 1.60GHz 533MHz 8 Watts
  230 512kB 1.60GHz 533MHz 4 Watts
===============================================================


英特尔两年内为手机加装Atom

ugmbbc发布于 2009-06-06 07:43:03|3412 次阅读 字体:

Intel的Atom处理器在Netbook市场已经取得长足进展,而现在他们更加关注推动Atom和Linux实时操作系统到手机上,并预计在三年内推出适合手机的芯片装置.
英特尔之前表示将加强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环境和对Moblin Linux发行版的支持.同时进行Xscale的收尾工作,开始Atom的工作进程.

Atom的处理能力和功耗均令人满意,经过优化后的移动设备方案如果能够成功进入手机市场,则可能带动一系列的软硬件合作伙伴,英特尔对于实现这一计划有两年的预期.

但是这项计划很有可能会牺牲长期合作伙伴微软,毕竟WinCE和Windows Mobile届时将会是他们的最大对手.


===============================================================

英特尔正是出于这样的典型考虑开始Atom的设计的。他们于2004年建立了一支小型设计团队,这一团队是一支更大的团队的一部分,后者是在德州的 奥斯汀工作,远离公司在俄勒冈州和加州的传统研究基地。这一研究团队从一开始设计Atom的时候,立足点就是低价格、弱功能,而非像通常那样设计一种功能 强大的产品,然后再缩减能力,削减成本。

  该公司此前也曾经有过类似的尝试,比如其根据Arm设计推出的XScale,就是试图作为无线电话处理器销售的。该公司最终在2006年将XScale部门作价6亿美元出售给了Marvell Technology Group Ltd.(MRVL)。

  观察家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很想知道,英特尔这一次吸取了怎样的教训,以及Atom是否真的会成为预期中的小小引擎。

===============================================================

http://hi.baidu.com/cnwangyl/blog/item/0a5c6dfb54b1d16c034f56dc.html

Xscale卖给Marvell不到2年光景,完成转向的Intel再度对手持设备市场虎视眈眈。2008年3月3日,Intel向世人宣布即将重返首次 移动设备领域,并发布了ATOM CPU。新的CPU拥有有着超过2GHz的工作频率和对X86指令集的兼容,还将功耗降低到了恐怖的2W。究竟Intel用了什么魔法把ATOM功耗降低 到了2W?ATOM又能否在手持设备领域掀起翻天覆地的变革?本期的新技研将会带领各位深入ATOM CPU架构,一起探索移动计算的未来。

X86入住手机,Many Core计划的意外收获

2005年IDF上发布的Intel Many Core内核计划

对于技术达人来说,一定对2004年Intel宣布的Many Core计划记忆犹新。在2004年底和次年初的春季IDF上,Intel认为在四内核时代之后,处理器将会全面转向多内核(Many Core)时代——这里的多内核指的是一个CPU内部有几十甚至上百个CPU核心,每个核心的设计都较为简单,可以在有限的芯片面积内实现海量并行计算。 在Many Core提出3年后的2007年,Intel高调展示了Many Core的惊人成就:Tera-Scale CPU。这款拥有80个内核,浮点运算能力超过万亿次,采用了顺序执行、VLIW(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超长指令集)的CPU即便在3.16GHz频率下功耗也只有65W。2007年的ISSCC大会上Intel更是现场让Tera-Scale运 行在5GHz频率上,录得1.8Tflops的浮点运算能力。

作为Intel Many Core计划的重要成员,Tera-Scale固然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要在短期内把VLIW等截然不同的架构导入桌面,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了实现双 内核向多内核渐进式的过度,2004年秋天,Intel奥斯汀设计团队开始研究如何将X86处理器的芯片面积做的足够小,功耗做的足够低,以便在一个管芯 (DIE)中放入几十个内核。整个X86处理器“瘦身”计划在公司内部被称作Bonnell Core——Bonnell是奥斯汀地区最高一座山脉的名字。

Intel Silverthorne处理器

也许是歪打正着,在研究过程中奥斯汀团队发现,新的CPU虽然未能实现几十个内核,但新设计让单个内核的功耗和体积都变得非常小,即便将他们放入手 机和便携设备中,它们仍然能在性能和功耗上取得优秀的平衡,就这样Intel奥斯汀团队在迈向Many Core的道路上,通过组合Bonnell内核、前端总线、二级缓存以外收获了代号Silverthorne的超低功耗处理器。

Intel Silverthorne处理器

在Intel ATOM家族中Silverthorne处理器拥有最小的芯片面积和最低的功耗,即便频率达到2GHz,Silverthorne处理器的TDP也不过 2W。采用45纳米制程后,拥有4700万个晶体管的CPU芯片面积只有25平方毫米。作为第一款可用的手持设备X86处理器,Silverthrone 将会装入代号Menlow的MID (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终端) 设备中。这种比智能手机略大,又远小于UMPC的移动产品被Intel寄予厚望,希望能借此颠覆手机/PDA、笔记本电脑二元化的移动计算格局。

2GHz=2W,Intel的功耗炼金术

对于手持设备CPU来说,省电第一要务,接下来才是芯片体积、成本和性能。在Xscale处理器寿终正寝后,Intel认为当年采用ARM专利来生 产手持设备CPU并非明智之举(也有传闻指出Intel和ARM合作并不愉快)。由于Intel并不擅长ARM架构,所以Xscale刚问世就被Ti、高 通、博通、Samsung等厂商产品重重包围,即便借助Intel强大量产能力强行提升频率,最终还是落得衰败下场。在缴纳不少的学费后,Intel认为 只有把最擅长的X86 CPU引入手持设备领域,才能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而功耗只有2W的Silverthorne正是Intel梦寐以求的利器。

Silverthorne处理器能耗分布图

Silverthorne CPU的执行内核来自于Many Core研究计划的Bonnell Core,因此Silverthorne的内部体系结构和Intel现今所有CPU都不相同。和Intel其他CPU相比,该CPU最大的差异在于在运算 单元中采用16级顺序执行(In-Order)流水线来代替X86桌面处理器根深蒂固的乱序执行(Out of Order)流水线。顺序执行顾名思义就是按照指令的先后顺序轮流执行,顺序执行最大的缺陷在于一旦遇到短期内无法完成的指令,整个CPU就将陷入等待状 态。

而乱序执行则会打散指令的顺序,无需停下来等待之前指令输出结果。毫无疑问,乱序执行的效率要远远高于顺序执行,在极端情况下顺序执行的性能只有乱 序的30%。然而,更高的执行效率是要付出晶体管和功耗作为代价的,在采用顺序执行后同样CPU逻辑所需要的晶体管只有前者的五分之一。根据Intel奥 斯汀团队的说法,将Penryn(45nm版本core2 Duo)降频降压,能够在1GHz频率下获得3W的功耗,但是为了达到空闲时毫瓦级功耗的目标,Silverthorne必须改用顺序执行设计。

Silverthorne处理器内部体系结构

随着多内核技术的发展,用顺序执行减少单内核面积,通过集成大量内核进行海量并行,用高频率弥补性能缺陷,似乎已经成了业界共识——在近期问世的 IBM Power6、Intel Tera-Scale处理器都采用了这一设计理念,Intel更是在ATOM发布会上宣称在CPU设计领域,过去五年看“乱序执行”,未来五年看“顺序执 行”。在Silverthorne上我们还能找到久违的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这个自P4以后就没露过脸的秘技能让 Silverthorne实现SMT(同步多线程)功能,以进一步弥补16级顺序处理器带来的性能下跌。

至于CPU的译码单元,Intel同样根据移动设备的需求进行了取舍。Silverthorne单周期最多只有2条指令的吞吐量,这个数字要小于单周期三发射的Pentium M处理器,仅和AMD K8 CPU相当。

受限于x86译码和指令发射能力,Silverthorne并没办法让大量执行单元长期保持满载状态。为此Intel采用了合并执行单元的设计。在 Silverthorne处理器上SIMD指令(SSE)、浮点指令(FP)、整数乘除(MUL)都将采用单一的执行单元完成,而不像core2 Duo处理器分开进行。

也许是考虑到顺序执行对性能造成的负面影响,Intel没有克扣太多的缓存——凭借32KB+32KB的L1 Cache和512KB L2 Cache,Silverthorne的缓存设计足以称霸整个手持移动处理器市场。必须指出的是,Silverthorne采用了8个晶体管一位 (Bit)的SRAM缓存设计,相对core2 CPU的6个晶体管一位,前者要耗费更多的芯片面积,但却有着更低的功耗。

纵观Silverthorne CPU整个架构,Evolife认为Silverthorne的性能将会略逊于Pentium M(Dothan)CPU,但却在功耗表现方面远远抛离后者。在成本方面,ATOM家族处理器表现出色;Intel可以在一块300mm晶圆上切割 2500块CPU,从而将每片CPU的零售价格降低到30美元以下。

下一战,手机?!

在Intel宣布ATOM CPU之后,许多人认为新处理器将会直接与ARM家族展开正面交锋,然后逐步渗透入手机市场。事实上即便是最低频率的Silverthorne CPU的功耗和体积,对手机来说仍然太大,另一方面X86在移动领域仍然缺少ISV(独立软件供应商)的支持。

Silverthorne裸片

Silverthorne所采用的体系结构注定CPU必须借助强大的编译器优化才能获得良好性能,在移动领域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采用ARM架构 32bit RISC指令集,要在短期内转向X86极为困难。另一方面,与Silverthorne配套的芯片组在功耗表现与体积上仍不容乐观,实在无法与ARM派抗 衡。、

尽管短期内Xscale后继无人,但这并不意味着X86会停止对ARM领地的渗透。在Silverthorne从无到有的4年里,Intel采用了 完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整个CPU有94%的晶体管采用了标准库设计,这样就能随意增加减少CPU内部模块从而定制出各种各样的处理器。随着处理器制程进 化到32纳米后,ATOM家族才有望和ARM家族展开全面的争夺。2007年6月,Intel在CEO欧德宁在接受德文报纸《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访谈中就多次强调Silverthorne的重要性,甚至将其和Intel历史上8088 CPU以及的Pentium处理器相提并论,由此我们不难看出Intel要用X86在移动市场击垮ARM阵营的决心。

早在10年前就有人惊呼X86受限于先天缺陷行将就木。10年后的今天,在半导体巨人的推动下,X86不仅牢牢的占据着桌面市场,还将触角渗透到了 手持设备与图形处理领域。凭借X86指令集庞大的开发基础,也许在未来3年内我们就能看到运行完整版Windows或者Linux的手机,ATOM的问世 只是这场革命的序幕。




阅读(242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