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77061
  • 博文数量: 46
  • 博客积分: 1458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1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4-03 01:0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6)

文章存档

2018年(39)

2012年(2)

2011年(1)

2009年(4)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IT职场

2018-03-30 13:44:19

 

課題乙 哪些古典詩歌會「好」譜?


  這個課題,要做做題解。「好譜」的意思是譜來比較容易譜出較美麗的旋律,但所謂「好譜」,所謂「容易譜」,都是頗主觀的感覺。筆者希望能做到較客觀地去探討「好譜」或「容易譜」的問題,務求事事說得出個所以然。此外,為甚麼只探討古典詩歌,近世至當代的新詩情況又如何呢?筆者相信情況是相類的,當搞清楚了古典詩歌譜粵語歌的問題的時候,可以類推到新詩譜粵語歌的情況。

 

  要研究「哪些古典詩歌會好譜?」應可以集中地看看唐詩宋詞的情況,其餘朝代的詩歌的情況,則可按唐詩宋詞的情況來類推。

 

  現在問題改換成「怎樣的唐詩宋詞譜粵語歌會好譜?」

 

  說到唐詩宋詞,應知道其主流都是依循一定的格律來寫的,從文字聲律上來說,唐詩宋詞依的是由平仄構成的聲律,這種聲律主要是倚仗字音長短的變化,雖說也兼有字音高低的變化,但在這個維度上卻毫無要求,沒有任何規條去約束,只是任其隨機地變化,所以可視為「長短律」。比如說「平平仄仄仄平平」這個聲律,相當於「長長短短短長長」,側重的正是長短韻律的變化,高低韻律方面則任其隨機變化。

 

  讀本文可知,當下的粵語歌,文字聲律則是非常講究字音的高低變化的(課題甲中所說的「九字訣」,便是在講究字音的高低變化,設計一些規條去約束,以求得出一點韻律美),卻完全不管長短方面的變化,所以粵語歌的文字聲律是一種絕對的「高低律」──在字音的高低上是不可任其隨機變化的。

 

  一種是兼有高低隨機變化的「長短律」,一種是甚注重高低變化的純粹「高低律」,二者猶如方枘圓鑿,頗見格格難入。

 

  還要注意到一個情況,唐詩宋詞以「平仄」來構成韻律,出現兩個平聲字相連的情況非常普遍。但從粵語的「高低律」來看,兩個平聲字相連,有四種排列:「陽平陽平」、「陽平陰平」、「陰平陰平」、「陰平陽平」,其中兩個屬「同級」,兩個屬「跳進」,可見單就兩個平聲字相連的情況來說,字音「跳進」的出現概率更高一些,達二分之一。這不由人不想到,在唐詩宋詞之中,受「平仄」聲律使用的影響,字音的高低變化是隨機的,因而也是服從前文提到的「八分三定律」的,加上剛指出的相連平声聲字的情況,字音「跳進」出現的頻率,更不時會大大高於八分之三。比如說像晏幾道的一首《鷓鴣天》,開始的一句「彩袖殷勤捧玉鍾」,以「零二四三」標記它在「高低律」上的變化,乃是「三二三零三二三」,七個字裏的六個相鄰字位,全屬「跳進」!這個詞句,縱使在「高低律」上是回文,但因為由頭至尾都是「跳進」,要一字一音地譜成流暢的粵語歌「優態旋律」,可以說是沒可能的。

 

  一般而言,也是以課題甲所得的經驗而言,詞句譜粵語歌調時能用得上「反複」、「模進」等重要的旋律寫作技法,而且某些詞句還能譜得出「優態旋律」,這樣的情況下,可稱為易譜「好」譜。當這些重要旋律寫作技法用得上的頻率越高,詞句譜出「優態旋律」的句數越多,便是越易譜越「好」譜。

 

  依平仄韻律寫成的唐詩宋詞,偶然也有些詞句暗合粵語「高低律」所講究的要求的,這處所說的要求主要是就上文課題甲裏提到的九字訣中的「多扣合」而言(按:以後凡提到聲律扣合都是就「高低律」的角度而言),而「少跳進」的要求是少有能達到的(按:唯有「跳進」較少時,詞句即使一字一音地譜,也能譜出「優態旋律」),至於「有曲式」的要求,一般是想都不用想,因為幾乎沒法達到的。

 

  且以唐伯虎的《一剪梅》為例:

雨打梨花深閉門

忘了青春 誤了青春

賞心樂事共誰論

花下銷魂 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

  千點啼痕 萬點啼痕

  曉看天色暮看雲

  行也思君 坐也思君

 

  這首《一剪梅》,顯而易見,有多處字詞重出,從「高低律」看,有兩對句子屬遙遙之聲律扣合,指的是「忘了青春,誤了青春」和「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二者的「零二四三」俱是「零四三三,二四三三」。有了這些字詞重出和聲律扣合關係,譜曲人肯定用得上「反複」、「模進」等重要的旋律寫作技法,有了這些理由,這首詞客觀上是說得上「好」譜的。

 

  筆者譜過不少宋詞,詞句中有並非由字詞重出產生的聲律扣合關係一般都很少見,即或有相信也是詞作者無心插柳所致。例如蘇東坡的《水龍吟》,其中有連續的兩句云:「二分塵土,一分流水」,其「零二四三」是「二三零三,三三零三」,兩個四字句的後三字在聲律上是重出/扣合的,於是就可以用得上「反複」、「模進」等手法。另一首辛棄疾寫的《水龍吟》,其中有兩句是:「(把)吳鈎看了,欄干拍遍」,其「零二四三」是「零三四四,零三四四」,聲律上是完全的重出,當然更用得上「反複」、「模進」等手法了。再舉一例,辛棄疾的《青玉案》,首句「東風夜放花千樹」,其「零二四三」是「三三二四三三二」,其中「三三二」重出了,屬於「連珠」式的聲律扣合,其中「三二」縱屬「跳進」,只需略墊一個音作過渡,譜來已很順口,如「la la so mi so la la so mi」,聽來儼如中國民歌《鳳陽花鼓》呢!總之,譜到這些有聲律扣合的地方,會分外感到「好」譜。

 

  此所以,為了「好」譜,拿唐詩宋詞來譜粵語歌時,須得不時自製「字詞重出」。比如筆者譜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出於譜曲時的需要,把「興盡」和「誤入藕花」等字詞重出,詞唱出來實際是「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說來,筆者還曾做過一個實驗,目的是察看當作品是「高低律」與平仄都可兼顧時,情況如何?亦即是說拿一個宋詞詞牌填詞時,既依該詞牌之平仄,也努力使詞的上下片有相同之「零二四三」排列,即使之能盡量有一整段的聲律重出。理論上,這樣真的兼顧到「長短律」與「高低律」所寫出來的詞,上片和下片的詞句是可以套唱同一個旋律的。

 

  筆者所選擇的詞牌是《浪淘沙》,詞如下:

誰信有長虹 曾貫青空

從來況是颳西風

六十年前前輩事 事事朦朧

  塵世盼能逢 原創先鋒

  嘗留美樂更開宗

  欲訪舊時藍縷路 問有誰同

 

下圖是筆者自行譜上的粵語歌調,說明真是可以上下片唱同一旋律的:


課題乙小結

其一 唐詩宋詞的作品中,當有字詞重出又或者有聲律扣合,譜曲時便可用得上「反複」、「模進」等手法,這些時候譜曲者會感到「好」譜。

 

其二 唐詩宋詞的作品中,某些詞句如在「高低律」上「跳進」較少,則即使一字一音地譜曲也易譜成「優態旋律」,這時亦會讓譜曲者感到「好」譜。

 

  這兩點譜文字為粵語歌調感到「好」譜之結論,上可以推至古詩、樂府、詩經楚辭,下可以推至元曲、新詩,以至諸式文字。

 

  再補充一點,由於唐詩宋詞依的是側重「長短律」的平仄韻律而非「高低律」,以粵語歌所講究的「高低律」來看,絕少能有一整段的聲律重出的,所以據唐詩宋詞譜曲,如無任何字句之添加,那麼譜出來的粵語歌調,結構上一般是難見嚴格而整齊的曲式的。

 

 

 





 

阅读(57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