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74563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09-12-12 04:03:19

                                                                          

        《发现内心的良知·王阳明》这本书上有一句话:“懂得带兵打仗就是会管理”。这话应该是对的,蒙哥马利将军就是一个例子。作为杰出的军事家,他在二战中指挥英国陆军横扫北非和西欧,后来他又把管理军队的经验和感悟运用到重建战后德国、重振英国陆军和创立北约的事业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实际上现在的领导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从这些二战将领身上来的,人们总结他们的成功因素和管理头脑,从而开创了这些学科。

        时至今日,他们的智慧、思想仍然在通过其著作放射着光芒,等待着人们去感悟。《蒙哥马利元帅回忆录》就是一本值得一读的通俗实用的管理学著作,从中可以生动地领略到作者在激烈的军事生涯中总结出的种种经验与智慧。

        蒙哥马利将军的主要管理理念:

        一、领导的首要认务是思考。

        思考什么?大概的有:战略规划与执行、增强集体凝聚力、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怎么思考?对于领导者个人,要学会思考首先就要有比较冷静的性格和旺盛的精力,那么他就必须身体健康,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规律。蒙哥马利从没有不良的嗜好,也有比较固定的生活规律,睡觉从不准别人打扰。

        领导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就不能被琐碎而繁杂的事情打扰,因此要在领导手下专门设立一个处理琐事的部门,这样就各有分工,领导就只干领导的事,手下人就只干手下人的事,避免了事务的混乱,也使管理者能从琐事中抽身,投入重大的事情里——思考。

        蒙哥马利从指挥北非的战斗起就注重建立自己的参谋部,挑选一群精明细心的军官进来,专门替他处理军队的各种琐事。他自己则用大量的时间去思索和规划很多战略层面的问题,然后向参谋部提出自己的战略目标和大的行动方案,让参谋部围绕这个方案去自己进行诸如情报搜集、后勤供应等较细小的行动,他自己则负责写命令、作战指挥这种大工作。这种明确分工、密切合作的管理制度,为军队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前提条件是,处理琐事的参谋军官必须精明能干,总揽全局的领导者必须有合理规划的能力。

        此外,蒙哥马利将军在军队当中和国防部里任职时,都注重设立参谋长一职,用于管理参谋部里那群军官,目的是使每位参谋的工作成果都能汇总到参谋长那里,得到统一的安排,形成一个系统有序的报告交给领导者。

        当二战结束后,蒙哥马利元帅被提升为英国陆军参谋总长。在这期间他发现,国防部里不少的管理体制,都太需要改革了,尤其是海、陆、空军这三个军部各行其是的做法。在国防建设中,这三个军种是需要紧密配合、互相协作的,这就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与机构来指挥它们,否则就会形成各自为战的弊端,甚至会互相攻击、内斗,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但当时的情况是,一旦国防部遇到需要海、陆、空这三军军部共同解决的问题,这三个军部的司令官就都只从自己所管的兵种的角度来提出解决办法,而缺乏顾全大局的意识,于是三个军种之间容易产生矛盾。这些充满冲突的解决办法交到了国防部长那里,可是国防部长由于手上的事情总是太多、日理万机,因此没工夫去协调他们之间的分歧与争端,就只好在他们之间搞妥协、搞折中。结果,国防部出具的解决报告就出现了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问题。这就是缺乏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与指挥机构的恶果。

        此外,还有一个弊端,也造成了出具的解决报告出现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问题——一旦国防部遇到需要海、陆、空这三军军部共同解决的问题,这三个军部的司令官就把问题拿给自己手下的一个什么处去寻找解决办法,同时,这三个军部的这个处,都是联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统一的、经常解决那些需要三军协同处理的问题的联合处,汇集了海、陆、空这三军军部的人员,可是,因为这个联合处的级别不是特别高,所以当然不可能有国防部长那样强的责任心和能力,所以在一起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之间往往就会互相之间进行妥协、退让,不愿意得罪对方,结果交上去的解决问题的报告也是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可行性不高。

        对此,也许可行的解决措施可以有:

        1.为了避免那个三军联合处在解决问题时出现内部互相妥协、退让的情况,把这个三军联合处分拆开来,回到各自的军种里,他们就会只为自己的军种考虑问题了,就不会互相妥协了;

        2.因为把三军联合处分拆开来,会导致三军军部出具的处理问题的方案发生矛盾、分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三军军部以上设立三军参谋长一职,专门帮助国防部长负责协调三军之间的矛盾(参谋长的任务没有国防部长的那么多,所以可以避免因国防部长没时间去协调三军之间的分歧与争端而搞妥协、折中),并对他们出具的方案进行去粗存精的修改,以便国防部得到最有价值、最系统性的方案。

        蒙哥马利向政府强烈要求进行的改革则是这两条:

        1.撤换现任的国防部长,因为他缺乏战略眼光,又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所以才在海、陆、空三军军部之间搞妥协,造成很多问题解决得不好;

        2.在国防部长以下设立三军参谋长一职,其任务就是专门替国防部长处理对海、陆、空三军军部进行统一指挥的事务,这样就防止了国防部长因事情太忙而在三军军部之间搞妥协的现象,也杜绝了海、陆、空三军军部各行其是的问题,并且确定参谋长的选取标准(极其丰富的军旅经验、理论知识等等)。

        在蒙哥马利元帅退休多年之后,英国政府才在国防部内部设立了三军参谋长一职。

        二、要有全面而长远的战略规划,并为达到目标而统一指挥、执行到底。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要做到有很大的难度。首先,要规划好全面的战略,就要搜集大量的情报,并用大量的时间去分析、筛选。要确保战略规划的长远性,就要把要进行的战争、要从事的事情当作一盘棋,在进行第一步时,就要开始谋划后几步的行动,这就需要长时间的冷静思考。

        在蒙哥马利去北非指挥战争前,他了解北非地形时注意到一些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于是就有了在这些地区进行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战役的初步谋划。就是这套初步计划,为他进行后面一年的北非战争提供了比较清晰的思路。

阿拉曼战役前的大概半个月,德军对英军发动了阿拉姆哈勒法战役,企图把英军一举围歼在该地,但也就在那时,蒙哥马利却开始在进行下一场战役——阿拉曼战役的谋划了,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于正在进行中的阿拉姆哈勒法战役,因为在德军发动进攻之前,他的情报系统已经向他报告了相关的详细信息,而他也迅速制定了破敌方案。按照他的方案,英军很快打赢了阿拉姆哈勒法战役,但蒙哥马利随即下令军队:不许乘胜追击,也不许将敌军赶下西南面的那座山。就是这道命令,为英军接下来在阿拉曼战役中的胜利埋下了伏笔——不乘胜追击,使敌军仍然留在原地,就方便了英军将他们歼灭;不把敌军赶下西南面的那座山,使他们能看到英军在南方进行的伪装和佯动,就可以把敌军吸引在南方,从而保证“声南击北”的计划顺利实施。这就是蒙哥马利在阿拉曼战役之前,用了充足的半个月时间来思考的结果——把正在进行的和未来要实施的行动,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使前者成为后者的准备。

后来在发动阿盖拉追击战时,他就为下一场战役作了准备:他知道敌军后方有一条比较险竣的马雷特山脉,可能阻碍对敌军的包抄,可一旦穿越它,就能出其不意地截断敌军退路。于是阿盖拉战役刚结束,他立即就派出一支部队马不停蹄赶往马雷特山脉堪查地形,终于找到了穿越它的路。这就为蒙哥马利后来在马雷特战役中截断敌军退路、将其大部围歼提供了重要情报。

        蒙哥马利在担任英国陆军参谋总长前,为了给英国国防事业规划出全面而长远的发展之路,特意抓紧时间对英国在全球的、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殖民地的军事进行了考察、总结,并拿出解决措施。这就使他能从全球的层面为英国国防规划好全面而长远的发展。

        在谋划诺曼底登陆后盟军的主要战略方案,在后来重建战后德国的各个方面,在寻求建立北大西洋军事同盟,在提议改组陆军部、开发殖民地资源等种种重大事务上,都表现出蒙哥马利将军全面而长远的战略眼光,他在自己的著作里也用了大量的篇幅、借用大量的亲历事件来说明了这种战略眼光的极端重要性。

        定下了全面而长远、合理的战略规划,接下来就是坚定不移执行下去的问题了。

        这同样是一个大难题。一旦认定了一个战略目标,要坚决地实现它,就意味着要把很多东西都集中到为了实现它而进行的工作中去→大量的人力、物力、人心,还有权力。要将他们集中起来投入到这样的战略目标上,自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动员人心,领导者要发表演说、文件,告诉大家这项事业的重要性、要达到的目标、进行的步骤计划、要注意的问题、有利和不利条件、现有优势与劣势、规划的可行性、奖惩措施,最后鼓舞大家拿出干劲。

        要集中物力,在作战中就要确保交通运输渠道的畅通、高效率的协调与维修。这就得分配权力给适当的机构来做。

        最难的就就是集中权力,也就是把指挥权集中给一个能胜任的机构,由这个机构在战略层面上进行统一指挥与协调。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

        第一,大量的人来参与一项行动,必然要有人扮演次要角色,也必然要有人为了顾全大局而作出牺牲,如果不建立一个统一的战略指挥部,而让各个机构、各支部队各行其是,就会谁都不愿牺牲自己,那么大局就要被破坏;

        第二,一个集中了所有指挥权的战略指挥部,就有条件搜集各方面的情报信息,确保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第三,建立一个集中了指挥权的战略指挥部,可以很快地处理突发事件,如果各个机构缺乏统一指挥,都只为自己考虑,那么遇到突发事件后,他们就只会纷纷逃避责任;

        第四,在执行战略规划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小挫折,容易使某些机构、部门陷入低落、迷茫的情绪,危害工作效率,这就需要处在它们上级的战略指挥部来稳定人心。

        总之,一盘散沙、缺乏统一的战略指挥与协调,即便某个机构的战斗力很强,也只能取得局部而暂时的胜利,没有全面而长远获胜的可能。所以蒙哥马利将军从参与意大利登陆战到指挥诺曼底战役,再到进军德国、重建德国、提议改革英国国防部、建立北大西洋军事联盟(后演变成北约),都特别强调盟军、盟国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战略指挥部,但为此,他也和美国将军巴顿、艾森豪威尔闹过不少的矛盾。 为什么?因为建立一个集中了指挥权的战略指挥部,意味着很多人都得听从这个指挥部,这自然会引起某些人的不满。

        在盟军从北非进攻意大利的战役之前,由于全部都去忙于进行北非的战役了,因此没有制定出一个完整而长远的计划,结果付出了意外的代价。蒙哥马利在战前就对此作出了批评。也许,当时盟军应该采取的措施就是:

        1.在不影响北非战役的前提下,从盟军指挥部里抽调一批人组成一个参谋部,专门商讨进军意大利的作战计划,以便尽早为进行意大利战役做准备;

        2.还应再设立一个总指挥部,由盟军的最高司令长官或其代理人负责,对正在忙于北非战役或意大利战役的这两个参谋部的工作进行协调,确保整个盟军的指挥权的统一,以便使即将结束的北非战役和即将开始的意大利战役这两场行动,能够比较好地衔接起来,不会产生太大的冲突。

        在进攻德国本土的前夕,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在蒙哥马利坚持不懈地要求统一指挥权之后,终于接受了蒙哥马利的建议,把盟军的作战指挥权集中到了蒙哥马利手中,由他统一指挥剩下的战事,于是盟军很快就攻入了德国。

        三、要顾及士兵和很多非战斗人员的心理。

        蒙哥马利率领英军管理德国北部和丹麦期间,在开始的时候曾经下过命令:禁止士兵和德国人民交往。这是因为他考虑到两点:一方面,这些英国士兵在英国的家庭,如果得知她们的爱人在远方的前线同德国女士有来往,心里会不安;另一方面,德国人民曾经选出的纳粹领袖,发动了惨绝寰的战争,可是德国人民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对这场战争也有责任,因此为了教训他们,蒙哥马利下令英军暂时不要理德国人民,意思是让德国人民明白,他们选出的领袖发动的这场战争,给英国造成了太多的仇恨和牺牲。

        后来,当发现德国人民对自己在战争后的前途和生存感到担忧与恐慌时,蒙哥马利又适时逐步取消了禁止士兵同德国人来往的命令,让英国士兵把友善带给德国人,并顺便把英军的政策、重建战后德国的计划透露给他们,这样就多少消除了人们的不安。

       也是在管制德国的时期,蒙哥马利考虑到士兵经过长年的战争已经劳累不堪,于是减少了士兵们的工作,让他们只去看守重要的设施,并且缩短了值班时间,增加了换班次数。但空闲时间增多了,士兵们就会去民间休闲娱乐。由于考虑到当时的德国被战争摧垮了,为了避免贫穷的德国人民在看到娱乐的英国士兵时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他又下令大大限制士兵较奢侈的休闲活动。

        此外在军队中,照蒙哥马利将军的说法,有时候给士兵们提供一些茶叶和有关家乡消息的报纸,他们就会非常听命令。在攻陷德国、结束欧洲战事之前没多久,由于大规模战役结束了,因此蒙哥马利开始批准部分士兵休假回国,并且发给午餐、路费,此举获得英国人民的好评。

        四、要会观察人,知人善任。

        蒙哥马利将军总是用大量的时间思考很多事情,其中有1/3的时间就是在思考人。对于手下人的能力和素质,对于手下部队的战斗力与风格,他都要评估很多时间,然后依照各个人的能力赋予不同职务,依照各支部队的擅长分配不同的作战任务。经他选拔的人,几乎都是能较好适应他所赋予的职务的人。而在作战中,他对自己经过深思熟虑提拔的真正有能力的人,都是赋予了很深的信任的,同样,他也始终要求上级领导对他充满信任。

        蒙哥马利元帅以其富含深谋远虑的智慧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用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有很多这样的财富就隐藏在历史深处放射着耀眼的光芒,等待着一代代的人们去发掘、领略。

阅读(819) | 评论(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09-12-25 11:07:22

你好啊,朋友,欢迎转载我的这篇博文,eaglepla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