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2448
  • 博文数量: 1696
  • 博客积分: 108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835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30 15: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43)

2011年(17)

2010年(828)

2009年(568)

2008年(185)

2007年(51)

分类:

2009-11-26 04:15:56

11.落后就有市场

  致富思维:

  穷人:经商就是为了赚钱,因此一定要在富裕的地方经营,这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温州人:如果大家都一窝蜂在一个地方经营,市场就被瓜分了。如果你反其道而为之,到落后的地方去经营他们最需要的东西,市场就全部是你的,还怕赚不来钱吗?



  相对于南方而言,北方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一些,但是北方却也是温州人云集的地方。因为,在温州人眼里,北方就是一块还未开垦的处女地。

  1980年,年仅20岁的温州人郑月球离开家乡乐清,辗转来到了拉萨。

  20多天的旅途,郑月球换了无数趟汽车,好不容易到了拉萨,却出现了高原反映,使他好几天起不了床。

  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后,郑月球就开始找活干了。

  当时的拉萨,到处都是土房,非常落后。

  “和温州比,这里简直落后了几十年,”郑月球笑着说,“不过,也幸亏这里穷,我们才有机会发展。”

  郑月球没有什么创业资本,只是凭借自己的手艺找活。

  “我刚来时也是做木匠,吃住都在藏民家里,而且一做就是5年。”后来,郑月球创办了电器经销部。

  后来,郑月球看到西藏的农牧民点的都是酥油灯和蜡烛,根本用不上电,因为这里的施工环境恶劣,海拔高、温度低、工程短,尤其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2000年,他成立了西藏华东水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专门为小水电站提供设备和安装。

  郑月球说,建设水电站工程往往要跑很远的路,车在雪地里行驶常常翻车,然后抬起来继续走,连掉进冰窟窿里也是常有的事。

  2002年的时候,郑月球去藏北验收水电站。当时,同去的有8辆车,郑月球在最后一辆车上。在一个冰面上,其他车都过去,唯独郑月球的车掉进了冰窟 窿。当时的天气冷得让人受不了,但车子却陷在冰窟窿中无法动弹。大家使劲推了一个多小时也推不上去,后来,幸亏来了一辆大货车,他们才得救。

  多数温州商人都深有感触地说:“很多次,我们就是和鬼门关擦肩而过。尤其是冬天,漫山遍野是雪,车子在冰雪上滑行,经过狭窄而倾斜的山路时,身边就是悬崖绝壁,我们透过车窗,甚至可以看见山下许多事故车子的残骸。”

  但是,尽管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郑月球一直非常诚信。他安装的水电站设备5年内实行包修、包换、包退,5年后,还保证免费年检一次,在接到用户抢修要求时,48小时内派员前往处理,风雨无阻,不解决问题,不停止工作。

  温州人认为,如果大家都一窝蜂在一个地方经营,市场就被瓜分了。如果你反其道而为之,到落后的地方去经营他们最需要的东西,市场就全部是你的,还怕赚 不来钱吗?正如西藏华建水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晓飞所说:“这里比较落后,信息闭塞,资源又缺乏,所以只要我们能找到当地需要的东西,没有卖不掉的。”

  现在,郑月球已经是西藏华东水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被西藏农牧民誉为“光明使者”。

   一般人认为,做生意就要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经营,这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而温州人的想法却不一样,许多温州人非常钟情于落后贫穷的地方,偏偏喜欢到那 样的地方去做生意。温州人就是喜欢在市场上寻找空隙,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去开拓”。

  1995年5月,温州商人吴建海只带着几只皮箱和一本叫《绝处逢生术》的书,独自踏上了前往非洲之路。

  这之前,吴建海一直在欧洲经商,事业相当成功。

  但是,吴建海却毅然放下经营多年的欧洲市场,逐鹿非洲,来到了喀麦隆。

  “经常听说喀麦隆是非洲一颗灿烂的明珠,到了那儿才发现,在喀麦隆杜阿拉市还没有中国商店。但中国货却很受当地人欢迎。”于是,吴建海果断地成立了海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专门经销中国商品。

  正如温州商人丁振兴所说:“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越是封闭的地方,越适合温州人发展。封闭的地方往往没有一个成熟的商业环境,而且存在着巨大的卖方市场。”

  凭着温州人吃苦耐劳的韧劲,吴建海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喀麦隆站稳了脚跟。

  1997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喀麦隆经商,但由于语言限制、店面难找以及治安问题,大多半途而废,悻悻而归。“当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脑中一 直酝酿  ----办中国商城,将中国商人汇聚一堂,形成规模经营,使中国的商品走进非洲的千家万户。”吴建海萌发了办中国商城的念头。

  1999年底,吴建海独资创办的“中国商城”开张了。中国商城有25家店面,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专门卖中国商品。于是,温州的眼镜、皮鞋、服装等小商品都进驻了中国商城。吴建海还经常带非洲客户来温州考察。把非洲人的市场眼光转移到闻名中外的温州。

  目前,中国商城每年从中国进口商品100多个集装箱,进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吴建海也成为喀麦隆华侨华人工商总会副会长。2005年,吴建海应邀出席了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还被《国际商报》盛赞为“在非创业的中国人的楷模”。

  因为他为中非友谊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朱镕基访问喀麦隆时,亲自接见了这位敢为人先的温州企业家。

  “但凡温州商人云集的地区绝对具备两个基本元素  ----早期商业市场不太规范和绝对消费基数庞大。”昆明理工大学的姜老师说。这两个基本元素正适合草根温州商人的生存和发展。

  有记者曾问山西太原华北服装城总经理苏德生:“你认为在山西做买卖前景怎样?你自己以后是回南方发展还是继续在北方发展?”

  苏德生说:“从目前看,我认为在北方做生意的前景还是比较好,因为机会多一些,有空白需要人填补,就有机会。再有一点是,对手的思想观念落后一点,竞争就弱一些。这是实话。”

  这就是温州人的眼光。正是有了这种眼光,许多温州人才甘愿离开经济发达的地方,而到经济落后的地方去开辟新的市场,寻找新的奶酪。



  温州人语录: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越是封闭的地方越适合温州人发展。

  ----温州商人 丁振兴
阅读(110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