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157182
  • 博文数量: 241
  • 博客积分: 1593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5293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27 11:22
个人简介

Fedora-ARM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6年(3)

2014年(1)

2013年(3)

2012年(50)

2011年(61)

2010年(26)

2009年(27)

2008年(21)

2007年(49)

分类: LINUX

2007-10-20 15:47:42

Linux设备驱动程序学习
 前言:
    接触ARM-Linux已经有9个多月了,经历了毕业设计和公司的练习设计,对ARM-Linux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我爱上了ARM-Linux,决心以后从事Linux的工作。
    8月份开始,我算是从头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ARM-Linux。先后对博创UP-NETARM2410-S和友善之臂SBC2440V4进行了系统移植,包括U-Boot1.2.0、Linux2.6.22.2,并针对3个网卡芯片进行了U-Boot和Linux的驱动移植,制作了一个cramfs和nfs文件系统。可以说已经很好地构建了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ARM-Linux开发平台。这些工作不仅是以后开发必须的,我也在这些过程中进一步地加深了对ARM-Linux系统的认识。由于工作的需要,两个平台上的其他外设的驱动移植已经基本停滞了,现在开始完全投入到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学习中。
    我早在7月底开始就在看《Linux设备驱动程序(第3版)》但是发现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缺乏实践。学编程就和学游泳是一样的,只是纸上谈兵是学不会的。没有在实践中学习,很快就忘了所学的知识,到头来只学了个大概。从今天开始我将跟随《Linux设备驱动程序(第3版)》的路线,边学习边编程,同时写这份记录,来巩固学习的效果。
    首先,因为我是在学习ARM-Linux,所以我所做的编译都是交叉编译,然后在ARM9开发板上运行。至于内核版本,我使用的是从 上下载的主线标准内核Linux2.6.22.2。引用《Linux设备驱动程序(第3版)》的原话:“如果想要学习驱动程序的编写,则标准内核是最好的。跟随内核的变化,发现变化的好处,从中学到编程思想。


阅读(73180) | 评论(94) | 转发(36)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10-04-15 19:26:59

博主,我发现用echo 12345678901234567890 > /dev/scullpipe0 给scullpipe0写数据,数据也会写到/dev/scullpipe1中?这是怎么回事?

chinaunix网友2010-04-14 22:23:28

博主,我想问一下,用echo给设备下数据如:echo 12345678901234 > /dev/scullpipe0 是会调用驱动中的write函数的吧?以及用cat读取设备文件也要用到驱动中的read函数,我这样的理解对吗?

chinaunix网友2010-04-14 11:46:01

博主,你好,休眠的方法似乎和之前用的completion效果一样,都是如果在写之前读就会休眠进程,那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编程的时候如何选择。

chinaunix网友2010-04-10 09:48:00

博主,你好,请教一下。我发现给s3c2440的某个端口写高电平或者低电平有两种写法:s3c2410_gpio_setpin和__raw_writel(cpu_to_le32(v), p),读取也是对应的两种,到底用哪种好呢?

践行志远2010-03-22 10:40:25

博主真正的牛人,敬佩!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