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167487
  • 博文数量: 241
  • 博客积分: 1593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5293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3-27 11:22
个人简介

Fedora-ARM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6年(3)

2014年(1)

2013年(3)

2012年(50)

2011年(61)

2010年(26)

2009年(27)

2008年(21)

2007年(49)

分类: LINUX

2007-10-20 15:47:42

Linux设备驱动程序学习
 前言:
    接触ARM-Linux已经有9个多月了,经历了毕业设计和公司的练习设计,对ARM-Linux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我爱上了ARM-Linux,决心以后从事Linux的工作。
    8月份开始,我算是从头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ARM-Linux。先后对博创UP-NETARM2410-S和友善之臂SBC2440V4进行了系统移植,包括U-Boot1.2.0、Linux2.6.22.2,并针对3个网卡芯片进行了U-Boot和Linux的驱动移植,制作了一个cramfs和nfs文件系统。可以说已经很好地构建了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ARM-Linux开发平台。这些工作不仅是以后开发必须的,我也在这些过程中进一步地加深了对ARM-Linux系统的认识。由于工作的需要,两个平台上的其他外设的驱动移植已经基本停滞了,现在开始完全投入到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学习中。
    我早在7月底开始就在看《Linux设备驱动程序(第3版)》但是发现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缺乏实践。学编程就和学游泳是一样的,只是纸上谈兵是学不会的。没有在实践中学习,很快就忘了所学的知识,到头来只学了个大概。从今天开始我将跟随《Linux设备驱动程序(第3版)》的路线,边学习边编程,同时写这份记录,来巩固学习的效果。
    首先,因为我是在学习ARM-Linux,所以我所做的编译都是交叉编译,然后在ARM9开发板上运行。至于内核版本,我使用的是从 上下载的主线标准内核Linux2.6.22.2。引用《Linux设备驱动程序(第3版)》的原话:“如果想要学习驱动程序的编写,则标准内核是最好的。跟随内核的变化,发现变化的好处,从中学到编程思想。


阅读(73985) | 评论(94) | 转发(36)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qiu11232009-06-30 16:58:05

哎……驱动层与用户层的,代码上的联系是怎么样的?说实话,这个驱动我看完了都不知道它能做什么?更不知道测试程序应该怎么写...惭愧啊

qiu11232009-06-30 16:35:01

请问测试程序read(sculltest , &buffer2[20-i] , i),write(sculltest , &buffer1[20-i] , i)两个函数与驱动是怎么挂钩,是怎么样一个运行机制?谢谢。

chinaunix网友2009-05-23 13:35:19

请问楼主你的程序哪里来的,书上都不全呀?

jj8072009-05-14 16:27:54

博主,请问一下你的hello模块没什么没写Kconfig文件,我看有的书上说添加模块必须写kconfig文件啊····?请指教,谢谢!

chinaunix网友2009-05-13 10:54:25

刚才申请的帐号居然登录不上,所以只能匿名了,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