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9188
  • 博文数量: 31
  • 博客积分: 1410
  • 博客等级: 中尉
  • 技术积分: 3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5-10-27 15:32
个人简介

梦去梦回之时,总有个头绪,相接在透明的风中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1)

文章存档

2014年(1)

2011年(1)

2010年(1)

2009年(2)

2006年(3)

2005年(23)

我的朋友

分类: 系统运维

2005-12-12 20:35:53


數位裝置 (Digital Device)已逐漸從技術玩家領域走入主流消費市場,出現在一般消費者或知識工作者的手上、口袋、家裡,甚至車上,如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 (PDA)、遊戲機、數位相機與音樂隨身聽等各種創新玩意。可惜的是,多數裝置雖都已提供資訊存取的能力,但由於彼此間缺乏一致的連結介面,而侷限數位裝 置接受軟體商所能提供的應用與使用情境的能力。

Web services價值之一便是解決整合系統與應用程式時所面臨的問題,而將Web services所提供的連結延伸到數位裝置也是非常合理的方向。不論是Microsoft .NET Compact Framework,或者是J2ME早已支援Web services。此外,日前更有超過680家以上的廠商加入UPnP論壇(),期望在PC與不同的數位裝置之間依據 TCP/IP與Web標準建立簡單且強固的連結。

Microsoft、Intel、Ricoh與Lexmark已針對UPnP提出Devices Profile for Web services的建議書,就像「隨插即用」一樣,未來符合這項規格的數位裝置,不必管是用什麼程式語言與作業系統開發,都可以輕易地被整合進入個人電腦 網路,甚至無線網路之中,而不需要額外安裝驅動程式。

雖然距離UPnP協定可以完整實作,同時實現無障礙存取的理想還是有段距離,但是數位裝置與Web services 之間整合與應用的可能已慢慢出現在日常生活之中。

不久之前,台灣微軟跟惠普、神達與O2等行動裝置廠商決定擴大舉行的一場.NET程式競賽,不僅要求參賽者同時開發Windows與Web應用程式,還要求利用Web services整合行動裝置平台的開發,如Pocket PC、Smartphone。

原 本還擔心技術門檻過高,沒想到短短一個月內已有超過50支團隊報名,之後有38隊完成雛型進入初賽,其中高達24隊開發出利用Web services整合且具備行動應用功能的系統。以下案例即是透過Web services整合不同行動裝置而成的智慧型安全監控服務。(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作品,獲得B組冠軍)

智慧型監控服務

文大推廣部計畫建構一套智慧型的安全監控系統,以維護校園的安全,雖然數位監控系統的使用已屬平常,但在管理層面仍有諸多限制與不便。例如,管理人員無法 即時瀏覽與監控各種裝置平台,也不能結合、進而操作其他設備,如電源等,對於隨時要巡邏、移動性高的警衛而言,並無太多助益。

利用.NET開發平台與Web services,文大將後端系統所面對的不同硬體,包括門禁系統、智慧卡、Web Cam、電源、冷氣、電燈等設備的存取方式重新包裝,進而整合、統一控管。在前端則透過PC、PDA、平板電腦或Smartphone等行動平台作為存取 控制介面。整體架構主要包括下列三大主系統:

  • 後端數位化教室管理

    在每學期開學前,只要設定好每間教室所需使用的各項設備的開啟/關閉排程表與權限控管,每當時間一到,學生或老師只要使用智慧卡輕輕在門禁鎖前感應一下,教室燈光、電力、空調皆會自動開啟;上課結束後,同樣會自動關閉,完全淘汰傳統請工讀生每層樓逐一開門的作法。

  • 前端M化監控系統

    該系統另利用Web Cam取代傳統監視器,以IP的方式傳送訊號,讓管理者可經由無線網路,再利用手持的PDA、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即時監看各監視器所監控的畫面,同時可即 時利用滑鼠或感壓式光筆操作Web Cam,使其轉動方向與放大、縮小功能。若搭配GPRS,亦可傳送即時影像至手機中,再利用手機的數字與方向鍵控制、切換不同的樓層監視器,幫然也可直接 使用手機操作各項設備的啟動/關閉。

  • 智慧型防盜系統

    將教室中的各項設備(如DVD錄放機、投影機、VHS錄放機、門禁系統…等)以磁簧的方式連接,當有人竊取,或是有人入侵未經過授權的教室中,系統會馬上 發送簡訊告知警衛與管理者。此時,正在各樓層間巡邏的警衛即可利用各項移動式設備,監看Web Cam傳回的現場狀況,讓警衛可以在還沒有抵達現場的空窗時間中,立即進行初步處理、判斷,或是得知入侵者容貌。

仔細看看這套系統架構,整合相當多的硬體設備,但已透過封裝技巧將各自的存取介面包裝起來,就像前期文章所提及的「共通平台」ㄧ樣,差別只在於之前為整合不同的商用系統,而此次是連結不同的硬體設備。

隨著UPnP協定演進,可預估未來的智慧型數位裝置將會朝著支援網路TCP/IP堆疊、Web化,甚至到內建Web services三個階段發展,創新應用也更多元有趣。

智慧型鬧鐘

想像消費者剛買ㄧ台支援Web services的智慧型鬧鐘,利用WS-Discovery, 與家庭無線網路中其他支援網路連結的裝置,或是其他資訊來源相互銜接,若再利用PC的輔助程式,使用者將可在鬧鐘上設定行事例、網路服務網址,指定上班路 徑,或是與特定資訊來源進行整合,如新聞、氣象、交通路況。

在美國的40多個城市已開始進行類似的先期導入計畫,嘗試微軟利用SPOT(smart personal objects technology)技術所研發的智慧型手錶。由於這類鬧鐘或手錶可訂閱路況交通服務,可在一大早即時傳送路況不佳的通知,還能提早十五分鐘喚醒使用 者。起床之後,消費者也可以直接查閱氣象、第一個約會的時間、準備聯絡的客戶清單,或者乾脆利用語音技術聽取所訂閱的RSS資料。

不可諱言,今日的應用程式不再只是單純面對後端資料庫、並在前端供應Web介面存取而已,通常還需要處理異質平台中,不同的資料來源與存取格式。另外,前端的資料展示層也走向複雜化,除PC之外,也可能是各式各樣的行動裝置。

如果準備讓所有開發者同時解決前、後端不同平台的應用程式存取介面,不啻是個不智之舉。我想,在UPnP大幅普及之前,企業若能利用Web services進行封裝,將可大幅提升開發人員的生產力,縮短專案開發時程,並創造更多的商業應用機會。

阅读(111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