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9226
  • 博文数量: 31
  • 博客积分: 1410
  • 博客等级: 中尉
  • 技术积分: 3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5-10-27 15:32
个人简介

梦去梦回之时,总有个头绪,相接在透明的风中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1)

文章存档

2014年(1)

2011年(1)

2010年(1)

2009年(2)

2006年(3)

2005年(23)

我的朋友

分类: 系统运维

2005-12-09 12:36:31


除了服務導向架構 (SOA) 之外,「水電运算”(Utility Computing) 的主題,近年來也收到頗高的點播率。幾家大廠透過各自創造出來的響亮口號,輪番宣揚炒作,儼然下一世代的軟硬體架構,即將降臨。

暫且撇開時間點的問題(不少人認為目前仍在剛起步的宣導期,還有很多年要走),先來談談這些口號背後要表達的意涵和精神;以及從策略的面向,看看廠商推動這波行銷戰的動機。

IT 用量水電化, 聽起來振振有詞,言之成理,就像每月付水電、電話費一樣,水龍頭一開即來,用多少付多少,既經濟又可靠。尤其是對那些前幾年在網路和達康潮中投資過熱的企業和 IT 主管來說,用多少算多少的模式,或許只能用相見恨晚來形容。

事實上,這點正是宣揚水電运算高明之处。因为在 IT 預算相對緊縮的時代,只有聽起來make-sense、為客戶設想,替客戶精打細算的运动,才會再次打動買主的心。

也聽到有廠商借用 Grid 這個字來發揮,而有所謂的 “Grid Computing” 的稱呼。到底什麼叫 grid?有的刊物已開始用「網格」的譯名來稱呼它,但其實質意涵,乍看之下似乎仍難以從字面輕易理解。

事實上,grid 是 “power grid” 的簡稱。還記得美東不久前的大停電,還有駭客任務第二集中,破壞電所的劇情吧?美國的電力設施,多年來採取相互支援、將多區電廠透過電塔串接成棋盤網路的模式运作,形成power grid。全國共劃分成三個主要的大「電力格子」。上次的停電事件,充分暴露這個系統不出狀況則已,一出便驚人的問題及隱憂。

不管怎樣,Grid 是“Power Grid”的简称,與水電运算类似,用这样的概念来营运data center,對 IT 外包和中小企業來說,的確有其誘人之處。從大型企業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模式讓他們不需要自開始便投資在大量的軟硬體設備上,而可以隨時視需要補充运算力,运算力甚至可以在機房的伺服器間流動,相互提供支援。

近幾年來逐漸成熟的叢集化應用伺服器架構(clustering),搭配上分散式元件及服務導向的應用設計,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已開始朝向滿足這樣的企業需求。

叢集化、多節點的架構是近幾年來在高階的應用伺服器和資料庫上所提供的分散負載及容錯備援的機制。其設計初衷是透過分散式咚銇磉_到負載平衡和線上相互熱備援,或許不如 Utility/Grid Computing的野心來得那麼大,但從務實的角度來看,卻是目前在技術上比較接近水電运算的即有技术。也因此有的廠商以此架構為基礎,進行邁向水電运算的开发。

Grid 的靈感有部分來自於像 SETI (搜尋外星智慧)這類已進行多年的網路學術計畫。SETI 的全名為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它是透過網路上熱心的志願者,將自己 PC 上閒置的咚懔ω暙I於協助分析天文資料。透過螢幕保護一類的程式,將一小部分下載的外太空資料在參與者的電腦上加以分析运算,稍后再一一整理想来。也有网路上的公民利用相同的模式,玩起破解加密演算的競賽。這些或許是人類至今所實驗過,最大規模的 Grid 运算工作

不過從大停電中得到的可怕經驗和教訓,grid 或 power grid 一詞,或許已無法再營造出讓人信靠、無懈可擊的形象。這恐怕是當初廠商在設計市場行銷策略時所始料未及的。


阅读(93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