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3961
  • 博文数量: 21
  • 博客积分: 1415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34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10-16 17:3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1)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2)

2009年(14)

2008年(4)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09-06-22 11:32:43

    唐僧虽然被上级内定为取经团队领导,但他的实际领导地位其实是在取经途中逐步确立的。他一开始很不像个领导的样子,倒有点像抗日电影里的伪军。
    让我们看看他当初的表现。
    出发没几天,还没出大唐国境,就碰到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三个妖精。当着唐僧的面,把他两个随从“剖腹剜心,剁碎其尸”,很有尊卑长幼之节的给吃了。
       往下,被困于虫蛇虎豹之间,虽然没被攻击,却也被吓得走不动道了。幸亏双叉岭的猎户刘伯钦出现,才算又有了继续前进的勇气。
       这之后,唐僧就把刘伯钦当作倚靠了。到两界山,听说刘伯钦不能再送自己了,唐僧是什么反应?“牵衣执袂,滴泪难分”。(摘自《西游八十一》)
    
    首先值得分析的就是在大唐国境内的那三个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它们并不简单。
    他们把唐僧的从人吃了,但没吃唐僧,而护送唐僧的六丁六甲等也没有现身保护,太白金星也不在唐僧被俘之前来营救。据太白金星说是因为唐僧“本性元明”,理由实在牵强,十有八九是他知道这三个妖怪不会吃唐僧。西天路上关于吃了唐僧肉长生不老的消息没有传到大唐倒也罢了,即使是当一般的肉吃了下酒,这三个妖怪也没有,特别注意,他们连马都没有吃。
    
    这三个妖怪的出现,首先是精简了编制,为猴哥等的加入腾出了位置。其次是给了唐僧一个下马威,让他明白取经不是件容易的事,对唐太宗夸下的“只在三年,径回上国。”是不现实的,为他日后容忍猴哥等打下了基础。最后,让西天的第三梯队领导人对以太白金星为代表的天庭有好感,为日后西天与天庭的关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这三个妖怪是活雷锋吗?不,据我推测,他们是天庭受西天委托派下来执行特殊使命的天兵天将。
    
    唐僧的随从,勉强也和佛门有点关系,虽然西天没有他们的位置,但要直接出面解决他们,确实很不方便,影响也很坏。因此西天委托天庭处理。而天庭也不好直接处理,比如用雷电打死他们之类,这样不就显得佛法不行,连两个随从也保不住么?由天兵天将下凡,化身为妖怪,还可以算到八十一难当中,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最后由太白金星出面营救唐僧,更是给唐僧一个好印象,对天庭的感激在日后肯定是有用的。
    
    就这样,一幕自编自导自演的剧目就在唐僧眼前上演了,可怜那两个随从作了牺牲品。
    
    吴思先生在《潜规则》里提到“合法伤害权”:“无论正式规定是怎么样的,掌握了合法伤害权的人就是牛气得要命。在他们的眼睛里,老百姓形同鱼肉。我们的祖先也就以"鱼肉百姓"一词来形容这些人和老百姓的关系。 ”“挥动伤人的利器需要使用者心存恶意,这就需要克服良心的障碍。"赇"则替人免除了这些麻烦。只要你手中有了权,它就会主动找上门来,甜蜜蜜地腻上你,叫你在绝对不好意思翻脸的情境中缴械投降,放下武器,跟他们变成一拨的,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你无须任何恶意,甚至相反,拒绝这种赇,倒需要几分恶意,需要翻脸不认人的勇气和愣劲。因为赇通常是通过亲戚朋友的路子找上门来的。你不仅要翻脸不认谦恭热心的送礼人,还要翻脸不认你的亲戚朋友。”
    
    天庭做这种杀人的勾当其实也和这个“合法伤害权”有点类似。首先天庭有“合法伤害权”,下凡杀几个凡人真是一点困难都没有,还化身为妖怪,连借口都不要。其次,这个活是西天找他们办的,要拒绝他们就会伤害双方的关系。所以虽然正式规定是“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但实际是为了政治目的不择手段。
    
    
    双叉岭的猎户刘伯钦在猴哥之前承担了保卫唐僧的重任,他的回报是唐僧给他做了佛事,超度了他的亡父,也算刘伯钦卖命杀虎的“血酬”了。
    
    猴哥加入取经队伍,是取经路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猴子被压在山下五百年了,寂寞透顶,备受煎熬,看前途始终一片黑暗。忽然听说有了解脱的希望,欣喜之何如,那是不消说得。这几年里,当然是日夜盼望着唐僧的到来。“师父,你怎么此时才来?来得好,来得好!救我出来,我保你上西天去也!”真是心声。
       同时,猴子怕也不免一直在设想,这个来救自己脱困的,将是何等人物吧?
       绝境中的人幻想自己的救星,大约总是往英明神武的路线上走的。何况,观音还说了要他拜取经人为师。有和菩提祖师相处那十年的经验,“师父”这个词,在猴子脑海里,该是很温馨的回忆。于是,猴子对这个还未见面的师父,大概还会些格外的期待。
       所以,等发现唐僧是个脓包势的和尚,猴子怕是几乎要生出荒诞感来。
       不久之后,猴子打死几个毛贼,唐僧跟他絮叨个没完。猴子一怒,就撂挑子了。
       固然,是“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但对老和尚这么没耐性,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普遍真理的体现吧。”(摘自《西游八十一》)
    
    猴哥听龙王一番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后,回到了取经队伍。让我们研究一下龙王的话有什么含意。
    
    龙王道:“此仙乃是黄石公,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失履于桥下,遂唤张良取来。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龙王道:“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摘自《西游记》)
    
    猴哥原本只是凭一颗对唐僧救他的感恩之心加入取经队伍,没有考虑到其中的政治意图。龙王则把其中的玄机点了出来。首先引用张良的典故,暗示猴哥唐僧的无能和啰嗦其实是上级对你的考验,只有通过这个考验才能进入体制。猴哥当年反抗体制,付出了被压五百年的惨痛代价,他当然不愿反抗体制,而愿意进入体制。然后更明白的把保唐僧和成正果联系起来。最后,龙王告诉猴哥,要想进入体制,就必须服从取经这个大局。
    
    猴哥很明白,他没有再抱怨什么,马上表明态度:“莫多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
    
    回来以后,观音和唐僧用欺诈的手段给猴哥上了金箍。但猴哥并没有太多反抗,刚开始只是因为头痛难忍想打唐僧,这只是本能反应。他在以后都没有伤害唐僧的企图,否则,偷空给他一下实在太容易了。实在不好下手,也不用费劲,让妖怪把唐僧吃了就是。他后来是完全理解了取经的重大意义后的自觉行动。
    
    而对唐僧来说,猴哥戴上金箍,完全理解取经的含义并自觉拥护他的领导,是他的取经领导核心地位确立的标志。对于如来、观音等来说,这是猴哥进入体制的前提,他必须服从西天的一元化领导。当然,这个时候取经团队还没有完全稳定,累积的矛盾也很多,需要日后的逐步化解,但取经的成功保证已经有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阅读(415) | 评论(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09-06-25 14:34:18

好文,作为同龄人,我不得不顶你。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多了,这个民族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