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812)
分类:
2008-05-03 18:41:19
2005年6月,中国将迎来两个软件盛会,一个是14-16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以下简称软博会),另一个是23-26日在大连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以下简称软交会)。
两个大会不仅会聚集微软、英特尔、惠普、IBM、SAP、东软、用友、金碟、中兴通讯、几大电信运营商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还将吸引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爱尔兰以及东欧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的海外参展团。
更有意味的是,两个大会都将软件外包作为“重头戏”,有专门的论坛及高峰会提供有关软件外包商业模式探讨及商务洽谈的平台。
然而,关注之外,中国软件外包似乎更应该端正三大态度。
竞争还是合作
从中国软件市场的态势看,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另一方面则是海外企业在走进来。
以软交会为例,与第二届软交会相比,第三届软交会吸引了印度、爱尔兰、俄罗斯的参与,而这三个国家软件外包的业务量大,实力强。这使中国软件企业不得不思考,他们的加入,与中国软件企业是合作还是竞争,哪个更多一些?
就拿与我国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来说,毫无疑问现在已经是真正的软件大国。目前,印度的TATA、Infosys等多家知名的跨国软件公司已经在上海?⒘俗约旱姆止?尽Hツ辏琁nfosys斥资500美元成立Infosys(中国上海),落户中国这个人口比印度还要多2亿的庞大市场。Infosys负责中国业务的董事班特尼说:“到了2009年,我们在中国会有1万名员工。我们会在中国发展区域枢纽,除了着眼中国本身的市场外,还面向东北亚,即日本和韩国的市场。除了上海之外,我们很快便会在大连设据点,那边的软件业颇具基础。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字和文化,都与日本及韩国接近,我们在中国聘请员工,发展日韩市场便会事半功倍。”
事实上印度前5大软件公司已经全部落户上海,而他们看中的一方面是中国这个巨大的外包市场,另一方面则是曾被中国软件企业垄断的日、韩市场,这也是他们不谋而合都选择上海作为落脚点的原因所在。与印度在日、韩市场的争夺已经不可避免,这对于几乎将业务全部冀望在日、韩市场的中国多数软件外包企业来说,是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去年宣布与中华网旗下的CDC软件外包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的商业程序外包(BPO)公司Vmoksha创办人兼董事长帕旺·库玛尔表示:“当本土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我们便要找新的市场,新的枢纽。我们选中国是因为这个市场够大,而且可以兼顾日本及韩国,我们在东欧也有据点,目的是就近发展邻近的市场。”境外软件外包公司的眼光和野心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在软件外包领域,中国与印度之间难道就只有竞争吗?最近,中印在软件外包领域合作的话题也再次成为热点。
谈到国际外包合作,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认为:“中国软件业的国际化面临三大问题,第一,我们对国际市场不了解。第二,国际市场对我们也不了解。第三,中国缺少一批精通国际市场和具有高科技手段的营销人才。”
印度的软件外包基本上以离岸外包为主。而我国现在却多是人员外派,自然增加了成本,这就表明国际市场对我们的不了解和不信任。帕旺·库玛尔说:“美国的客户听到我们与中国组建合资公司,马上要求我们不要将他们的外包工作搬到中国,因为他们担心会被盗版。这个问题是中国急需改善的,但我在中国与不同的官员谈到版权保护问题时,他们总是说他们管不了,这样中国的外包生意发展不起来。”
2005年6月,中国将迎来两个软件盛会,一个是14-16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以下简称软博会),另一个是23-26日在大连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以下简称软交会)。
两个大会不仅会聚集微软、英特尔、惠普、IBM、SAP、东软、用友、金碟、中兴通讯、几大电信运营商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还将吸引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爱尔兰以及东欧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的海外参展团。
更有意味的是,两个大会都将软件外包作为“重头戏”,有专门的论坛及高峰会提供有关软件外包商业模式探讨及商务洽谈的平台。
然而,关注之外,中国软件外包似乎更应该端正三大态度。
竞争还是合作
从中国软件市场的态势看,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另一方面则是海外企业在走进来。
以软交会为例,与第二届软交会相比,第三届软交会吸引了印度、爱尔兰、俄罗斯的参与,而这三个国家软件外包的业务量大,实力强。这使中国软件企业不得不思考,他们的加入,与中国软件企业是合作还是竞争,哪个更多一些?
就拿与我国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来说,毫无疑问现在已经是真正的软件大国。目前,印度的TATA、Infosys等多家知名的跨国软件公司已经在上海?⒘俗约旱姆止?尽Hツ辏琁nfosys斥资500美元成立Infosys(中国上海),落户中国这个人口比印度还要多2亿的庞大市场。Infosys负责中国业务的董事班特尼说:“到了2009年,我们在中国会有1万名员工。我们会在中国发展区域枢纽,除了着眼中国本身的市场外,还面向东北亚,即日本和韩国的市场。除了上海之外,我们很快便会在大连设据点,那边的软件业颇具基础。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字和文化,都与日本及韩国接近,我们在中国聘请员工,发展日韩市场便会事半功倍。”
事实上印度前5大软件公司已经全部落户上海,而他们看中的一方面是中国这个巨大的外包市场,另一方面则是曾被中国软件企业垄断的日、韩市场,这也是他们不谋而合都选择上海作为落脚点的原因所在。与印度在日、韩市场的争夺已经不可避免,这对于几乎将业务全部冀望在日、韩市场的中国多数软件外包企业来说,是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去年宣布与中华网旗下的CDC软件外包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的商业程序外包(BPO)公司Vmoksha创办人兼董事长帕旺·库玛尔表示:“当本土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我们便要找新的市场,新的枢纽。我们选中国是因为这个市场够大,而且可以兼顾日本及韩国,我们在东欧也有据点,目的是就近发展邻近的市场。”境外软件外包公司的眼光和野心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在软件外包领域,中国与印度之间难道就只有竞争吗?最近,中印在软件外包领域合作的话题也再次成为热点。
谈到国际外包合作,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认为:“中国软件业的国际化面临三大问题,第一,我们对国际市场不了解。第二,国际市场对我们也不了解。第三,中国缺少一批精通国际市场和具有高科技手段的营销人才。”
印度的软件外包基本上以离岸外包为主。而我国现在却多是人员外派,自然增加了成本,这就表明国际市场对我们的不了解和不信任。帕旺·库玛尔说:“美国的客户听到我们与中国组建合资公司,马上要求我们不要将他们的外包工作搬到中国,因为他们担心会被盗版。这个问题是中国急需改善的,但我在中国与不同的官员谈到版权保护问题时,他们总是说他们管不了,这样中国的外包生意发展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