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6314475
  • 博文数量: 2065
  • 博客积分: 10377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152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1-04 17:5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065)

文章存档

2012年(2)

2011年(19)

2010年(1160)

2009年(969)

2008年(153)

分类: C/C++

2010-02-01 13:32:38

陶方在《innodb_flush_method带来的性能影响》中从实验角度比较了fdatasync,O_DSYNC和O_DIRECT在性能上的差异。本文将试图从Linux/Unix”文件I/O”(unbuffered I/O)的角度来解释innodb_flush_method是如何影响MySQL的I/O。【附录1】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参数确定日志文件何时write、flush。innodb_flush_method则确定日志及数据文件如何write、flush。在Linux下,innodb_flush_method可以取如下值:fdatasync, O_DSYNC, O_DIRECT,那这三个值分别是如何影响文件写入的?首先我们需要先来了解Linux的文件I/O是如何工作的。

先来看看Linux/Unix文件I/O的一个典型例子:(Linux 2.6.24测试,gcc编译)

/**
A test about syscall of File I/O
Author:supu@TaobaoDBA
supu@taobao.com
*/

#include "stdlib.h" /* for exit */
#include "unistd.h" /* for write fdatasync*/
#include "fcntl.h" /* for open */
int main(void){
int fd;
if((fd=open("/home/zzx/test.file",O_WRONLY|O_APPEND|O_DSYNC))<0){
exit(1);
}
char buff[]="abcdef";
if(write(fd,buff,6)!= 6){
exit(2);
}
if(fdatasync(fd)==-1){
exit(3);
}
exit(0);
}

程序描述了一般的文件I/O操作的三个过程open、write、fdatasync,分别是打开文件、写文件、flush操作(将文件缓存刷到磁盘上)。

一、Open阶段

open(”test.file”,O_WRONLY|O_APPDENT|O_SYNC))

系统调用Open会为该进程一个文件描述符fd【附录2】。这里使用了O_WRONLY|O_APPDENT|O_SYNC打开文件:

  1. O_WRONLY表示我们以”写”的方式打开,告诉内核我们需要向文件中写入数据;
  2. O_APPDENT告诉内核以”追加”的方式写文件;
  3. O_DSYNC告诉内核,当向文件写入数据的时候,只有当数据写到了磁盘时,写入操作才算完成(write才返回成功)。和O_DSYNC同类的文件标志,还有O_SYNC,O_RSYNC,O_DIRECT。
    • O_SYNC比O_DSYNC更严格,不仅要求数据已经写到了磁盘,而且对应的数据文件的属性(例如文件长度等)也需要更新完成才算write操作成功。可见O_SYNC较之O_DSYNC要多做一些操作。
    • O_RSYNC表示文件读取时,该文件的OS cache必须已经全部flush到磁盘了【附录3】
    • 如果使用O_DIRECT打开文件,则读/写操作都会跳过OS cache,直接在device(disk)上读/写。因为没有了OS cache,所以会O_DIRECT降低文件的顺序读写的效率。

二、Write阶段

write(fd,buf,6)

在使用open打开文件获得文件描述符之后,我们就可以调用write函数来写入数据了,write会根据前面的open参数不同,而表现不同。

三、Flush阶段

fdatasync(fd) == -1

write操作后,我们还调用了fdatasync来确保文件数据flush到了disk上。fdatasync返回成功后,那么可以认为数据已经写到了磁盘上。像这样的flush的函数还有fsync、sync。

  1. Fsync和fdatasync的区别等同于O_SYNC和O_DSYNC的区别。
  2. Sync函数表示将文件在OS cache中的数据排入写队列,并不确认是否真的写磁盘了,所以sync并不可以靠。

忽略文件打开的过程,通常我们会说“写文件”有两个阶段,一个是调用write我们称为写数据阶段(其实是受open的参数影响),调用fsync(或者fdatasync)我们称为flush阶段。

回到MySQL,参数Innodb_flush_method(Linux)可以设定为:Fdatasync、O_DSYNC、O_DIRECT。我们看看这个三个参数是如何影响程序MySQL对日志和数据文件的操作:


Open log Flush log Open datafile Flush data
Fdatasync
fsync()
fsync()
O_DSYNC O_SYNC

fsync()
O_DIRECT
fsync() O_DIRECT Fsync()

fdatasync被认为是安全的,因为在MySQL总会调用fsync来flush数据。使用O_DSYNC是有些风险的,有些OS会忽略该参数O_SYNC

我们看到O_DIRECT和fdatasync和很类似,但是它会使用O_DIRECT来打开数据文件。有数据表明,如果是大量随机写入操作,O_DIRECT会提升效率。但是顺序写入和读取效率都会降低。所以使用O_DIRECT需要谨慎。

阅读(1029) | 评论(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10-02-04 16:38:25

不断给自已充电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