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516)
发布时间:2013-01-04 17:50:30
前几天一个同事问我:如果一个模块要调用另一个模块的函数,要不要做什么特别的处理?我当时只是知道需要将被调用的函数EXPORT_SYMBOL();。但是由于具体的模块实验自己还没有做过,我就立马做了一个给他看,自己也验证一下。这实验一做,问题就来了:虽然在编译通过了(有警告:WARNING: "exported_function_2" [/home/tekkaman/development/research/Linux_module/caller/caller.ko] undefined!),但是当把导出函数的模块挂载后,再挂载调用模块的时候出了错误无法挂载:# in......【阅读全文】
发布时间:2013-01-04 17:48:32
前两天把内核关于内核启动参数的一些知识彻底地分析了一遍《Linux内核源码分析--内核启动命令行的传递过程(Linux-3.0 ARMv7)》,发现了一些以前没有注意的细节问题,这里总结如下:一、2.6.32以后的内核不再对cmdline中的未知参数输出警告信息 以前在移植内核的时候,如果cmdline中有未知的参数,内核一般会打印如下警告:Unknown boot option `**********': ignoring 但是这次我在uboot的bootargs中添加了内核未知的参数,比......【阅读全文】
发布时间:2013-01-04 17:44:26
最近看到linux的设备驱动模型,关于Kobject、 Kset等还不是很清淅。看到了struct device_driver这个结构时,想到一个问题:它的初始化函数到底在哪里调用呢?以前搞PCI驱动时用pci驱动注册函数就可以调用它,搞 s3c2410驱动时只要在mach-smdk2410.c中的struct platform_device *smdk2410_devices {}中加入设备也会调用。但从来就没有想过具体的驱动注册并调用probe的过程。于是打开SourceInsight追踪了一下:从driver_register看起:in......【阅读全文】
发布时间:2013-01-04 17:44:16
1、I/O 端口和 I/O 内存每个外设都是通过读写其寄存器来控制的。通常一个设备有几个寄存器,它们位于内存地址空间或者I/O地址空间,并且地址是连续的。在硬件层上,内存区和I/O区域没有概念上的区别: 它们都是通过在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上发出电信号来存取(即,读写信号),并且通过数据总线来读写数据。在一些CPU制造商在其芯片上实现了一个单地址空间(统一编址)的同时,其它的CPU制造商认为外设不同于内存,应该有一个独立的地址空间给外设(单独编址),其生产处理器(特别是x86家族)的I/O端口有自己的读写信号线和特殊的CPU指令来存取端口。因为外设要与外设总......【阅读全文】
发布时间:2013-01-04 17:44:05
一、统一编址与独立编址该部分来自于:http://blog.chinaunix.net/space.php?uid=21347954&do=blog&id=443670,感谢mason_hu的分享。 从CPU连出来一把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这把线上挂着N个接口,有相同的,有不同的,名字叫做存储器接口、中断控制接口、DMA接口、 并行接口、串行接口、AD接口……一个设备要想接入,就用自己的接口和总线上的某个匹配接口对接……于是总线上出现了各种设备:内存、硬盘,鼠标、键盘, 显示器……对于CPU而言,如果它要发数据到某个设备,其实是发到对应的接口,接口电路里有多个......【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