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939493
  • 博文数量: 633
  • 博客积分: 30780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753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5-12 21:07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633)

文章存档

2011年(10)

2010年(500)

2009年(47)

2008年(76)

我的朋友

分类:

2010-01-23 23:14:11

进入NSN已经有半年了,除了刚进公司的那两个月以外,其他时间都在断断续续练习听力,但说实话,效果并不是很好,这里做一个review,很多地方需要improve。

Bad Practice:

1. 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刚开始的两个月还在背《走遍美国》,后来觉得有点简单,感觉这样背没什么大的帮助,于是又放弃了,又转向VOA和奥巴马的讲演的听力练习,但后来又由于要看专业方面的资料,又有好一阵子没有继续听下去,很多单词,词组就又忘记了。 所以我觉得关键的地方还是没有给自己定制一个明确的目标:即要在哪个阶段达到哪个水平,每天要投多少时间进去,如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一点我觉得可以借鉴公司的项目planning和review以及retrospective的机制,学以致用嘛。

细化一下,即把自己学习英语的大的目标(content)分隔成小的目标(item),然后把小的目标再细化成任务(task),然后自己估计完成每个任务(task)需要的时间,最后把这些时间累加起来,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计划,并且制定好什么时候能完成这个计划,怎样检验是否完成了计划。

这里可以借鉴下公司的sprint机制。先要有一个大的content,大概制定一下完成这个大的content需要的时间,即几个sprint。然后要约定好一个sprint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sprint的planning之前要自己制定item,每个item的输出是分开的DOD checklist。然后是planning,planning的输入是item,输出是详细的task以及每个task需要的时间以及总的时间,在sprint之后要有review,review的输入是item以及review之后要有retrospective。

所以这里可以看出一个流程:sprint planning ---> sprint doing ---> sprint review ---> sprint retrospective. 而这个流程的关键是制定item以及怎样把item划分成各个小的task,最后的retrospective也很重要,要及时总结,输出good practice和bad practice,以及bad practice对应的action。


2. 方法不太正确

感觉自己还是有点浮躁,很多东西不愿意真正沉下去研究,总结,反复背诵。 前端时间的学习主要集中的《走遍美国》的背诵以及VOA和奥巴马演讲的听力练习上,对学习过的东西复习得相当少,所以导致了学一部分忘一部分。我想,英语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反复记忆,反复模仿的,如果急功近利,老是想着要听多少文章,我想最后的效果一定是比较糟糕的。

对于英语的学习,我觉得听说读写最好还是一起进行,不能专门放在听上面,写和说最好还是同步进行,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自己记忆的牢靠性,另一方面其实很明显:英文水平好坏的判断,往往是取决于你能否流利的说出来,所以"说"应该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而不是一味的去练习"听力"。 另外,不能急功近利。“急功近利”是我一直都有的毛病,总想着能多学多少东西,但没想到去回顾,去复习,这样的后果就是学了多少,就忘了多少,功夫下了,但收获不大,很致命! 所以对于学习过的东西作为复习,也应该作为一个item或者几个task,放到planning中去计划.


3. 自己毅力不够,容易被其他事情打断,惰性太大

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学英语学这么多年,最后还是几乎什么都不会的原因。人天生有惰性,我只是比较明显而已。另外,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难免有其他事情过来中断自己的学习,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很烦人的事情。但是自己应该心里要有谱,不要因为学习被暂时性的中断了,就趁这个借口放弃了继续学习。一个人毅力能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我一向都很佩服很有毅力的人,包括周末早上能按时起床的人。

这一点需要自己随时调整心境了,目标摆在那,技术,经验都OK,英语不行,那就真的是自己不行,机会是有,能不能达到目标,就是看自己能不能克服惰性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没有实质性的action point,这是问题,下面一篇日志我就来写实质性的计划了。

阅读(54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