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284337
  • 博文数量: 8065
  • 博客积分: 10002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9670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16 17:0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065)

文章存档

2008年(8065)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5-06 13:18:03

iSCSI技术是最近几年来在SAN领域发展最快的一种技术,从其提出到被IETF组织接受,中间经历了长达3年及20多个版本的更新,使其在短短的几年中逐渐走向了成熟。目前,有很多厂商推出了各种各样的iSCSI存储产品,而正确认识iSCSI技术对未来的产品选型和企业存储规划是非常至关重要的。

iSCSI(SCSI over IP)作为存储网络传输协议,就是将SCSI的命令、数据封装成TCP/IP数据包,通过以太网传输到目标主机,在目标端将TCP/IP包进行拆解,还原成SCSI的命令和数据的过程。一个iSCSI包由三部分组成:TCP/IP头、iSCSI识别包和SCSI数据/命令。同时,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每个iSCSI的启动器(initiator)在首次运行时都要进行登入操作,与目标设备(Target)建立正确的连接。

从iSCSI的传输机理不难看出,该技术有三个较为突出的优势:(1) 可以利用现有的以太网通过划分VPN的方式建立基于iSCSI的SAN,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IT网络设施,初期投入较低; (2) iSCSI技术是SCSI和TCP/IP两种技术的结合,这两种技术尤其是IP技术,对企业IT管理人员非常熟悉,很容易被IT人员所理解和接受,技术门槛低,便于普及; (3) 基于iSCSI技术的存储设备的主机接口绝大多数是IT人员广为熟悉的RJ45接口,而且在服务器端可以不用插入存储连接卡,通过网口即可连接存储设备,因此实施简单。

就目前来讲,iSCSI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因此,在考虑建立存储网络时需要综合权衡。iSCSI就目前来讲,存在着三个现实的问题: (1) 传输效率低,TCP/IP协议是基于早期不稳定的网络而开发设计的,因此,加入了很多保证数据正确性的控制信息,有效的数据传输效率低。同时,以太网络是一种广播网络,同一子网内节点较多时出现冲突的机会大。又加上为传输iSCSI需要再加入iSCSI的包头,更加影响了数据的传输效率。(2) 系统资源占用高,iSCSI和TCP/IP的封包和解包都需要主机CPU的运算处理,占用了CPU和内存的资源,当传输数据量越大时,其消耗越明显,极大地影响了主机的服务能力。(3) 网络设施瓶颈,目前国内流行的以太网络为100Mb/s,很少是完全1Gb/s以太网络,而且iSCSI为了保证较高的传输效率,需要交换机的某些特性的支持,这和目前Fibre Channel的2Gb/s传输速度相去甚远

阅读(111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