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的男一号,似乎都有点吃错了药,诸葛有点妖气,宋江有点怪气,悟空有点土气,宝玉有点傻气。
??诸葛是半仙,宋江是半臣,悟空是半人,宝玉是半憨。
??诸葛英明,宋江精明,悟空聪明,宝玉洞明。
??三国的男一号诸葛亮,确实英明,“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这是神气,是学识见地与冷静思考的结果,是他一生最重要的科研成果,是应该评奖的。运帱帷幄而决胜千里,这是豪气,是运用科学原理对未来的正确把握,腹有科学气自豪,这一种豪气,让人叹服。“七星坛孔明借东风”,玩妖弄妖,非妖气而是灵气,这是他的聪明,装妖卖妖,只不过是为了金蝉脱壳,蒙蔽敌人,保护自己,我们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倒是他那个锦囊妙计,让人感到是故弄玄虚,是十足的装妖弄妖。还有他那披纶巾,摇鹅毛扇的样子,装神弄鬼,分明就是一个妖道。看了魏延一眼就说人家有反骨,把自己作贱成了一个麻衣相者。假如真要是相得那么透,还会错用马谡吗,还会看不出黄皓的小人之心吗?鲁迅说:“诸葛亮足智而近妖”,这个评价是相当精当的。罗贯中把诸葛描写为半仙之人,可以说是一个败笔,他给诸葛凭空添了许多妖气,实际上起了丑化诸葛的作用,有点画蛇添足,弄巧成拙了。
??水浒的男一号宋江,确是精明之人。他在郓城作押司时,就是一个半臣之臣,一方面拿朝庭俸禄,另一方面却和当地黑恶势力勾结,私放晃盖等人犯。后来事发,不惜杀人灭口,确也够歹毒的。后来上了梁山,还是“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风城春色,”半臣成了半贼,真是怪气。他在梁山,先是抓实权,架空晃盖,后又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对梁山的基本路线进行了修正,其后通过排座次,改组领导班子。这一切,都不失为精明之举。后来投降朝庭,出卖梁山基业,妄想通过招安,名利双收,实现自己转正为“国家干部”的理想。就是最后要死了,还要拉上李睦一同饮下自己酿制的毒酒,这不是怪气是什么,真的让人不可理解。
??西游的男一号孙悟空,做了神仙,却还是一身山大王的土气和匪气。当初学艺,就认定一个“可得长生乎”不放,真是一个土冒。大闹天宫,与玉皇谈条件,也是屡屡上当受骗,如陈奂生进城似的,傻乎乎的让人感到好笑。吃了那么多亏,受了那么多气,一点教训也不接收,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也没有多少长进,还是张口“俺老孙”,闭口“你孙爷爷”,稍有一点不顺自己的意就动粗,活脱脱一个泼猴。观音给他一个紧箍咒,还以为是宝贝呢,高高兴兴地戴在了头上,却从此陷入苦难之中。说是去取经还不是被如来和观音当猴耍,费净千辛万苦取回来了,却又被观音指使的老龟一翻身弄到了河里,你说气人不气人,这不是明欺负人吗?说到底,这孙猴子这儿进修那儿进修,这般修炼那般历炼,也还是一只猴子,顶多是个半人,那里算得上“仙”呀?说来这猴子也真是聪明,从石缝里蹦出来就有一种特别的灵气,凭一时勇气冲进了水帘洞就闷了个美猴王,做了王之后就想长生,而且求学,一家伙就跑到了海外混洋文凭,海归之后就要和玉帝分享天庭。然而有些东西,却是永远也学不来的,如贵族身上的那种贵族气,就很不好学,如果硬要去学,恐怕也只能落个东施效颦的笑话。
??红楼中的男一号贾宝玉,不仅聪明,而且已达到世事洞明的境界。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英明是有很高的政治眼光,是大政治家们的专用词汇。精明是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可用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大的利润。聪明是有很好的智力因素,可用较小的努力获得较多的学问或见识。洞明则是把世界把世事彻底看透了,可用最少的路程获得最为理想的人生。宝玉无心仕途,无意经济,无心学问,但他的聪明是不可怀疑的,这有警幻仙姑对他的评价作证,贾政也说宝玉少用功夫便有很好的学习成绩,做学问,考功名,是不成问题的。但宝玉却是一个半痴之人,根本不把功名当回事,还嚣张劝他读书上进的宝钗“也说这种糊涂话”,他认为老功名做官是糊涂,可以说是当时的《狂人日记》,还说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形象地从根本上道出了男女的差别。他最终看破红尘,循入空门,这一个半痴,终于成就正果,进入无我之境界了。
阅读(1684)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