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99089
  • 博文数量: 436
  • 博客积分: 7854
  • 博客等级: 少将
  • 技术积分: 322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12-18 16:3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36)

文章存档

2013年(2)

2012年(56)

2011年(70)

2010年(308)

分类:

2010-03-04 15:34:35

图像基础知识

  为了以后能掌握图像处理技术,这里叙述一下电脑存储图像的基本概念。因为有好些最基本的知识,在图像处理书籍中都很少写到,所以有好多初学者对图像的基本概念都搞不清,这里先让大家学习一些在其他书中都没有写到的知识。

  大家知道电脑的基本功能是用来处理“数据”的,那么要处理图像,首先就要把图像变成数据。为了把图像数据化,就用把图像分成“像素”,所以第一步我们先弄清楚“像素”这个基本单位。

  常见教材都说像素就是图像上的小“点”,因人们一般见到这个“点”字都有一种“圆”点的印象,其实像素不是“圆点”,而是很小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有没有固定大小呢?没有,它是随着输入设备的不同而不同的。上面这话有点“专业”了点,下面再举例说明。你用15寸显示器和17寸显示器每显示图像,每个像素大小是不同的,你用激光打印机和用喷墨打印机印图像每个像素也不同,就是说像素的大小是随设备而异的。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像素的大小呢?你打开显示设置看一下,如果你的屏幕是600X800,那么你屏幕上的图像每个像素的宽度就是屏幕的1/800,高度是屏幕高度的1/600,如果你设置为768X1024,那么像素宽度是屏幕的1/1024,高度是屏幕的1/768了。你知道把显示属性设置为1024时,桌面上图标和文字为什么都变小了吧,因为每个像素都小了,每个图标的像素数没变。

  看下面这一组图片,“图1”是一个宽度100高度100像素的头像,“图2”中用一个紫色方框套住一只眼睛,方框是10像素宽、10像素高,我们把小方框放大看,变成了“图3”的样子。
搜狐社区网友上传图片
查看原图


  看来这看图片和看直接看真人时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在远处看人,可能和“图1”一样,可我们向真人走近,放大看人的眼睛应该是“图4”的样子,可把图片中的人眼睛放大却变成了“图3”的样子呢?因为在图片中,对于眼睛只记录了10X10=100个像素的信息,从“图3”中可以看到这是100个小方块。那么如果想看到“图4”的效果,这个眼睛就要100X100=10000像素的信息才行。可是如果这样,“图1”的头像宽度是眼睛的10倍,高度是眼睛的10倍,整个头像就要1000X1000=1M(兆)像素才行了。通过以上分析,你认清“像素”的基本概念了吗——像素就是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可以看做是一个面积单位。

  现在大家都熟悉的摄像头和数码相机,也都从像素数来看质量优劣。常用摄像头摄像可以在屏幕上显示600X480,我们不难算出总像素数近30万,可我们要想拍1024X768的图片,要用至少80万像素以上的数码相机,要拍1600X1200图像就得200万像素以上的相机了。

  下面我们再看电脑怎么存储像素的数据。从上面“图3”可以看出,每个像素都有一个特定的颜色,电脑把各像素颜色值按顺序记录下来,以后需要输出时再按顺序显示就可以了。

  要知道“色值”的意义,应对彩色显示器原理有个简单的认识。显示器的荧光屏涂有红、绿、蓝3种荧光粉,分别可发出红、绿、蓝3种颜色的光,红、绿、蓝3种单色光叫做“三原色”,分别用“R、G、B”表示。

  混色系统的理论根据:任何色彩都可以由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混合色的光的总亮度等于相混各色光亮度之和。每种颜色光的亮度分为256级,“0”表示完全不发光,“255”表示亮度最高。用来表示某种色光亮度的数值称做“色值”。如果3个色值框中红(R)为“255”,绿(G)、蓝(B)都为“0”,就显示为纯红色,因为绿、蓝荧光粉都不发光。 如果色值达不到255就显示为较暗的色光。如下图中右边的红和蓝就成了“黑红”和“黑蓝”色。
搜狐社区网友上传图片
查看原图


  三原色中任意两色加以混合所得的色称做“间色”,也称作“第二次色”。如蓝+绿=青、红+蓝=紫、红+绿=黄。原色和间色混合,或者两间色相加,可以得到“复色”,也叫“三次色”。如青色再加上部分红色变成较亮的青白色,如紫色再加上部分绿色变成亮紫色。 如下图:
搜狐社区网友上传图片
查看原图


  如果三原色都达最大值(255)就显示为白色,都为最小值(0)就显示为黑色(无光)。合成的颜色还随各色值的比例不同而变化为多种颜色。例如红+蓝=紫,改变红或蓝的混合比例可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偏红或偏蓝的紫色。 

  每个原色值分256级,根据数学计算,三原色可混合成1600多万种颜色。用二进制表示是24位,所以这种描述方式也称做24位真彩色。 

  “色值”的另一种标记法是十六进制。十六进制就是逢16进位。十进制中9以上的数在十六进制中用“A、B、C、D、E、F”表示。“A”相当于十进制的10,“B”相当于十进制的11……“F”是15,“F”再加1则进位,进位后是十六进制“10”(注意读做“一零”,不能读“十”)。为了和十进制区别,一般在前面加“#”号表示十六进制。#10=16、#11=17……#1f=31、#20=32(等号左边为十六进制数,右边为与之对应的十进制数)。在十六进制中2位为1字节,1字节值最大为“#ff”,转换为十进制是“255”。这里只作简要说明,详细学习十六进制请参考有关书籍。
 
图像文件类型

  根据上一节所讲的把图像分为像素再输入电脑中存储,即成为图像文件。现在电脑中每个字节为8个位,第个字节可存储0~255之间的任意值,这样一个字节就可以记录一种色的值,每一个像素的颜色都可以用三个字节来记录,这样记录的数据存储成的文件叫“位图”文件。Windows标准位图文件扩展名是“.bmp”。

  当然用这种方式记录成的文件占用字节数是很大的,就是说一个纯单色的图像和一个很复杂的图像只要像素数一样多,文件的大小就一样。于是人们又想到,图像中如果有部分区域中颜色一样,能不能只记录下该色值,然后再记一下在多大区域里有多少个像素和该色值一样,这样不是可以大大减少记录的信息量了吗,这样可以把字节数大量压缩,生成的文件叫“压缩位图”,压缩方式很多,类型也很复杂,在网上常见的“.jpg”文件就是压缩位图文件。

  早期的网络由于速度慢,为了减少文件字节数,还流行一种用256色记录图像的方式,这种压缩方式采用“索引颜色”算法,因它能支持“透明”背景和“动”画显示,所以至今还很常用,这种文件扩展名是“.gif”。其他格式因在网上不常见,这里就不再叙述了。

  说了这么多了,我们还是试试Photoshop怎么处理图像吧。启动Photoshop,选择菜单“文件——打开”,弹出选择文件对话框,从中找到一幅“.bmp”文件,如一个位图文件是86K字节。
   把图片调节器入到Photoshop编辑版面,不用做任何处理,选择菜单“文件——存储为”,在弹出的存储文件对话框中选择“.jpg”格式,如下图:
搜狐社区网友上传图片
查看原图


  输入文件名后按“保存”又弹出存储参数设置对话框,把质量选择为“10”,如下图:
搜狐社区网友上传图片
查看原图


  最后生成文件如“图2”,从视觉效果上看与“图1”没什么区别,可文件只有15K字节了。
搜狐社区网友上传图片
查看原图


  我们使用“.jpg”格式可满足一般工作需要,又可大大缩小文件,所以我们要详细掌握这种基本格式文件的使用。前面说压缩位图是要考虑色值“相同”的一起来记录,可是如果是一幅照片,每个像素都有不同的颜色,有时虽然我们眼睛看着差不多,可详细分析色值还是有差别的,为了减少文件占的字节数,我们可以把“差不多”的颜色作为同一种色处理,那么这个“差不多”的程度就直接影响了压缩率的大小。如果是一幅远景风景画,我们不去看画面中的细节,就可取差值大一些,这样可把文件占字节数压缩得更小,如果是人物像,或者是要从图像中分辨细枝末节,那么色差就要取值较小,当然这样压缩率就低些,相应地生成文件较大。上面试验中我们在存储参数设置对话框,把质量选择为“10”,你可再试选择为“5”或“3”存储,生成的文件字节数更少,但图像质量就明显差了。
阅读(52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