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说:河南人怎么了
转
多年前,几位朋友聚在一起,其中一人书生模样,戴着眼镜,中等个头,白净的皮肤,不怎么说话。我是第一次见他。朋友之间相互介绍,他仍是很少言语。另外的友人就有些急,对着他瞪眼,你是哪儿的?说呀,干什么的?那位书生有些被迫,突然大声的回答,我是河南的,怎么了?我在大学教书,惹你了!从此,我又多了一个朋友。现在,因为工作关系,他已转到了武汉。还记得当时的第二天,我问另外的朋友,他为何说话的口气那么冲?朋友说,其实,他是一个很好的人,学生特别喜欢上他的课。之所以那样冲,心情不太好,因为,有一个河南作家写了一篇文章叫《河南人怎么了》。对他的印象蛮好的,所以,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开口针对这本书以及有关河南二字说什么。
曾经,去过深圳。回来后,跨地区的订阅了一些深圳的报刊。几月前,深圳某报连续报道了一则新闻,我是极为关注的。报道的是深圳龙岗区有个村委会开会集体决定:不准租房给河南人,否则,三年不分红。这个新闻被当地的媒体报道出来后,掀起了滔天巨浪。还有更为离谱的,同样的是在深圳。有一派出所,公然的在派出所的最醒目处打出一条横幅标语,横幅上写着:坚决打击河南籍犯罪分子。看后,我很愕然,这多少类似于解放前的上海,在法租界,外国人因为歧视中国人,树立了一个大大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那是在什么年代,又是什么人干出的事?现在,又是什么年代,为何中国人要对中国人如此的作为?
今天,有一个家长为了她的孩子来找我。我们谈的较多,后来,她跟我说,她是河南人,出来打工嫁到南京的,她的老母亲每年都会千里迢迢的来看她。我说,母爱是伟大的!她那么大年龄坐车多少不方便,你可以留老人家在南京生活呀。家长说,老人家会不习惯。尽管,河南不怎么样,老人家已习惯了。我说,你是河南人,怎么能说河南不怎么样,怎么对河南也有看法呢?这位家长不太好意思的笑了,说,真的,那边的人真的不行,挺坏的。我确实不太了解,河南人能坏到什么程度,就问她,比如?家长说,没有比如。现实中有二个河南人在一起,他们的内心都是想着要如何才能将对方骗倒,结果,总是有一个会赢的。失手很少。她还说,她的南京老公常跟她开玩笑:你们河南人十有八九都是不可救药的,只有你一个被我拯救过来了。玩笑归玩笑,这个家长走后,我的心里就有了许多的回响。我的那个大学老师朋友为何那么大声的坦承自己是河南人?深圳人为何那么远拒河南人?为什么那么多的河南人在全国各地造假?为什么许多的城市招工,只要一听说是河南人就推的远远的?为什么权威的媒体央视要在电视的大赛中用小偷和河南方言来丑化河南人……
无赖,刁滑,欺诈,野蛮,肮脏,造假等一些丑陋之词曾一度就是河南的代名词。有人说,十个河南人九个假,还有一个是聋哑。
前不久,河南有个女硕士为了救出她的弟弟,竟然被三个保安轮奸了,于是,又是一片舆论的海洋淹没了河南。针对此事,有人说,河南人根本就不需要读书,硕士又怎么样,不懂得自救,还不是被轮奸了?奸了等于白奸!谁让她是河南人?那些保安也没有被判死刑,几年工夫,出来照样是好汉,照样再奸她!……还有很多,说不尽!
哪里都有无赖刁滑欺诈野蛮肮脏造假,不仅仅是在河南,全国各地都有,为何要紧紧的抓住河南人的小辫子不放?柏杨先生说,中国人就像酱缸里的蛆,喜欢在浑浊恶臭的环境里相互搅来斗去。孙中山先生也曾对国人窝里斗,不团结,只顾自己不顾民族和国家利益而痛心疾首。陈独秀也曾激愤的说:中国人民简直就是一盘散沙,一堆蠢物,人人怀着狭隘的个人主义,完全没有公共心。虽然,先驱者的出语激烈而尖刻,但他确实击中了国民性的一个要害处。现在,我们要看到先驱者的目的是为了使国人觉醒。
畅观河南,泱泱中国,河南可谓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发源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河南就没有中国历史,从大禹治水到千年少林寺,从商丘古殷商遗址到南阳诸葛亮故居,从党的好儿女焦裕禄到人民的好警察任长霞,还有挣脱逆境奋发立志感动中国的洪战辉,点点滴滴的无尽处都在向世人告知,河南人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河南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位置!
诚然,河南人在现实中客观的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他区域的中国人也不该用主观的态度来审视或加以排挤。
三国时期蜀国先主刘备临终留给儿子刘禅二句话,前言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客观上河南人可以针对这一句来反省参照自己,要想改变他人对待自己的惯有看法,首先河南人还是要从自己的点滴做起。后句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则是众多国人要思考的,对待河南人要多一些宽容和善待,都是中国人,相互之间可以仁爱忍让,我们要说要做的是抛掉个人的无治主义,树立中国人的团结信念。只有中国强大了,那些真正的外来者才不敢也没机会对着中国人说: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所以,我们不要再用轻视或者弃离的态度来产生置疑:河南人怎么了?
阅读(2019) | 评论(3) | 转发(0) |